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近日表示,在宏观环境保持稳定的背景下,A 股企业盈利有望于 2025 年实现逐季温和复苏。尽管短期市场仍可能出现震荡波动,但从中长期看,结构性上涨机会正在逐步积蓄,A 股整体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 A 股市场处于盈利预期改善与政策托底共振的敏感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中期配置窗口。
孟磊预计,沪深 300 指数 2025 年全年盈利增速或可达 6% 左右。这一增速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仍显得相对稳健,反映出企业逐步走出低基数影响后,利润增长恢复动能初现。尤其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发力增强、房地产领域逐步见底的多重因素推动下,企业盈利质量和持续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从一季度数据表现来看,多数上市公司经营端已显现边际改善迹象,部分制造业和消费行业已率先走出周期底部。
估值方面,瑞银认为 A 股当前相对新兴市场仍存在 12% 至 13% 的折价空间,估值修复基础牢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A 股整体估值依然处于历史偏低区间,若全球流动性保持适度充裕,人民币汇率趋稳、海外扰动风险缓和,则中长期有望实现系统性修复。目前市场整体风格尚未稳定,部分资金已提前进入高股息与稳定成长板块,显示出对中期行情的布局信号。
从资金结构看,瑞银将市场动能归纳为五类核心力量:一是政策性资金,代表如中央汇金,截至去年底已累计买入 7700 亿元规模的 A 股 ETF,其中 70% 集中于沪深 300 指数;二是险资等中长期稳健资金,偏好高 ROE、稳定分红的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电信运营等;三是量化与个人投资者为主的短线资金,偏好中小盘题材如中证 1000;四是公募基金则呈现阶段性轮动格局,未来或在绩优成长股中重新发力;五是南向资金在科技与 AI 主题引领下持续净流入,并对 A 股科技板块形成正向反馈。和众汇富认为,结构性资金博弈已成为当前行情的主要特征之一,投资者需识别核心资金的风格偏好与阶段性目标。
中期来看,瑞银指出三大催化因素或成为 A 股修复主线:一是增量政策的持续出台,包括财政支持、货币宽松、地产托底等组合工具,有望带动风险偏好回升;二是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如汇金、险资、公募、社保与外资协同发力,为市场注入稳定流动性;三是结构性改革深化,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准入、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等方向均将提升市场信心与活跃度。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中期改革配合流动性释放,将为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形成内外共振格局。
短期内,A 股市场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压力,宏观数据节奏、政策落地效率、国际局势变化等变量均可能引发阶段性波动。但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类短期扰动更多体现为对外部信号的反应,而非经济基本面恶化的表现。当前市场仍在寻求明确的趋势拐点,若盈利预期兑现、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指数有望稳步抬升。
综上所述,瑞银关于 A 股 " 盈利逐季复苏 " 的判断已获得一定现实支撑。在政策托底、资金支撑和结构改革共振的推动下,A 股市场中长期具备坚实的上涨基础。和众汇富认为,当前调整阶段是对风险的消化与估值的重新评估过程,而非趋势逆转。投资者应关注具有稳定现金流、高股息回报与科技成长属性的核心资产,逐步建立中期持仓,迎接市场从震荡走向复苏的关键阶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