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绽 07-06
看完《恶意》,陈思诚如果当调查记者一定会下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由陈思诚编剧并监制,张小斐和梅婷等主演的电影《恶意》昨天正式公映,由于该片已经点映了数日,从票房的走势来看,预计最终票房会在 2 亿左右,要想复制陈思诚此前电影的大成功,难度很大。

《恶意》改编自 2019 年韩寒发起的故事大爆炸 ONE" 一个 · 故事 " 征文大赛的年度评委会一等奖作品《恶女阿尤》,由咸良著作。

《恶意》的编剧只署名陈思诚,艺绽君一开始还有点怀疑,认为他现在这么忙,不太可能真的会静下心来写一个剧本,但看完电影后,发现是陈思诚的作品无疑。

有两个陈思诚以往最常使用的情节模式可以佐证:

一是在《恶意》中,李庚希饰演的实习生晨晨原来是一个 " 卧底 ",她是陈创饰演的试药人陈福军的女儿。晨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张小斐饰演的自媒体主编叶攀多年前报道了 " 试药案 ",当时晨晨父亲曾经找到叶攀,希望她不要刊登这篇文章,得知陈福军就靠这养活晨晨时,她犹豫了。说话间,晨晨父亲在马路上被一辆车撞死。晨晨后来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公司,接近叶攀,就是为了替父报仇。她在后面的关键时刻,当着很多年轻人的面,将叶攀操控大众情绪的证据打在大屏幕上,让叶攀背上了 " 恶女 " 的骂名。

这个情节设计,让人想起了《消失的她》,该片中这么多人一起演一场戏,就是为了惩罚朱一龙饰演的 " 渣男 ",而类似的故事套路又在《误杀 3》中用了一遍。网上也有眼尖的网友看出了这一点。

另一个情节模式是,《恶意》中有一场警方在阳台上测量距离的片段,由此推算出尤茜当时到底有没有看清楚情况。类似的情节在《唐人街探案 3》中也用过一次。

一个导演多次使用自己最拿手的 " 绝招 ",最具有辨识度。詹姆斯 · 卡梅隆都说,自己一生的好点子就那么几个,剩下的就是反复使用。

陈思诚这些年来也是饱受争议,这一点他在很多场合做出辩解。他认为公众对于自己存在很多误读和不理解,这次亲自编剧《恶意》,想必也是有感而发。《恶意》将故事放在了滨江市(虚构地名),而不是像 " 误杀 " 和 " 唐人街 " 系列放在国外,估计也是想加强影片的现实感。

艺绽君在看完《恶意》后,感触良多。

艺绽君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新闻记者,有过一些暗访的经验,因此当影片开头案件发生后,本能地代入到了调查记者的视角,设想如果这起案件让我来报道,我又该如何做呢?

这样一想,就发现《恶意》剧情设计存在不少漏洞。

影片开头,身患重病的女孩静静(杨恩又饰)从病房中跑出,上楼梯跑向天台。随后,陈雨锶饰演的护士李悦也跟了上去,镜头刻意放大了两人的表情,似乎暗示着一段不寻常的关系。很快,梅婷饰演的母亲尤茜也跟了上来,但为时已晚,她惊恐的表情表明了静静和李悦双双坠楼。

这个开头放出了两个悬念:静静和李悦是如何坠楼的?尤茜最后看到了什么?

可以说,影片就是围绕着这两大疑点展开的,而陈思诚电影中常用的反转又反转的绝招由此展开。

不过随着剧情发展,有些情节就让艺绽君感到困惑了,叶攀作为一个传统媒体出来的自媒体人,她此前应该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面对这样的一个案件,她要做的首先是去到现场查看,其次是找到当事人以及周边的人开始调查,逐渐还原出案情的真相来。

事实上叶攀也是这么做的。她一开始也是极力反对抢发新闻,随后还专门到医院做了暗访。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叶攀和晨晨的暗访简直是一塌糊涂,问了几个人,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线索。看到这里,艺绽君不仅哈哈大笑,既然是暗访,至少不能让对方看出身份来,而且,有些话题也不能太直接,要采用迂回的方式,一开始要打消暗访对象的疑虑。没想到叶攀这样的老记者,原来这样菜!

随后,静静的死开始在网上被渲染和质疑,网友们推测,原因是她无意间发现了李悦跟肿瘤科医生孟医生之间的 " 婚外情 ",导致李悦被单位开除。出于报复,李悦将静静推下楼。而李悦在夜店娱乐的视频也在网上大量被转发,让人怀疑她的私生活很乱。

在这里,影片有一个很大的 "bug",那就是人物关系设置:叶攀不但认识静静的母亲尤茜,还给静静过生日,这绝非一般的关系。既然这样亲密,叶攀对于这对母女应该很了解才是,但从后来的情节来看,她简直是一问三不知。

其实对于李悦的调查非常简单,只需要找到她的几个身边人就行,这个对于专业的调查记者来说并不是难事。但叶攀却没有让手下这样做,甚至静静患病这么多年,做过两次骨髓移植和九次化疗等事情也不清楚,这就让人有点不能理解了。她对尤茜的为人也一无所知,包括她这几年在酒吧卖酒和跟老同学魏强住在一起等事情。

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对片头尤茜为什么一口咬定 " 是李悦把静静推下去 " 的口供进行过解释:她到底看到了没有?如果没有,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有什么样的目的?片中尤茜是反转最大的一个,她一开始被怀疑有意拔掉静静的氧气管,但很快就迎来了反转,成为了一个为了挣钱为孩子治病愿意去酒吧卖酒陪侍的好母亲。而作为好友的叶攀居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人,丝毫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艺绽君这样说,有人会质疑,这部影片的主题是网络暴力和舆论失控,过于纠结故事的细节有点吹毛求疵。这点艺绽君也承认,但既然是一个现实题材的电影,要想真正拍出深度来,还是需要在细节上下很多功夫的,比如《坠落的审判》,也是一个类似的开头,但人家就是能够围绕着这个简单的案件,真正深入人物的内心,拍出婚姻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刻来。相比之下,《恶意》还是更多在 " 巧合 " 和 " 反转 " 上做文章,并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

如果影片最后,不是在一个塔吊上装有意外的摄像头,这个故事又该如何结束呢?如果以前没有摄影头,警方就不破案了?

艺绽君认为,如果让陈思诚来做传统媒体的调查记者,他这样的工作方法,估计很快就会下岗。

类似的案件,《三联 · 生活周刊》等媒体以前就做过很多,一起案件发生后,记者除了及时赶到现场外,还要采访大量的案件主角身边人,采用 " 层层剥笋 " 的方式,还原出事实的真相。

最后,艺绽君还是要夸夸《恶意》的不少优点。

看得出来,陈思诚这次是真的有感而发,而且做了不少功课。对于流量时代的很多乱象,和有些自媒体为博眼球而无视可能会对焦点人物带来伤害的做法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其中还引用了齐格蒙 · 鲍曼的 " 道德消失点 " 说。

片中有不少精彩台词,比如 " 网络时代,指尖的恶意是可以杀人的。"" 我想问问屏幕前的千百万人,你们真的有那么正义吗?"" 别整天狼啊狗啊,咱当个人不好吗?"" 射出的箭,最终会伤到自己。"

影片通过叶攀的视角和心理转变,道出了一个有底线的自媒体人的反思和清醒。

张小斐在表演上很出彩,陈思诚在发布会上说,自己 " 觊觎 " 张小斐很久了,看来此言不虚。影片有大量 " 怼脸拍 " 镜头,虽然化了妆,但张小斐的表情和眼神依然经得起大银幕的检验。

最后,艺绽君还想说句话,虽然网络流量时代出现了很多的乱象,除了《恶意》,《热搜》和《人生开门红》等影片也都有表现,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不可阻挡,辩证地看,流量时代除了放大了 " 恶意 ",同时也放大了 " 善意 " 和舆论监督作用,关键是如何引导和监督。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陈思诚 张小斐 陈创 实习生 卧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