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9小时前
复旦教授为中专老师策展!这些小众作品拍对了什么?给教育界哪些启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位 985 大学的教授,为一位认识不到一个月的中专教师,策划了一场摄影展。

7 月 5 日下午,在上海市黄浦区 THE PRESS · 申报馆,一场名为 " 逐日者 " 的针孔摄影展拉开帷幕,展期延续到 8 月 5 日。

记者闻讯后到现场采访,一眼就被在展厅里挂着的 25 件黑白针孔摄影作品吸引。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拍摄对象:太阳。但根据曝光时间的不同,在摄影作品上,太阳有的时候呈现为一个点、有的是线、还有的是面,据说,最长曝光时间达到了 3 年。

这些作品的拍摄者,正是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美术高级讲师陈晓峰。从 2010 年起,15 年间,为了拍摄太阳,陈晓峰制作了 40 余台形态各异的针孔相机。

正值暑假," 逐日者 " 的开展,不仅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很多在大学和中小学从事的科学教育的老师们专程赶来。他们中,就有担任此次展览策展人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

" 教育的源头,是人类的好奇心和发现世界的欲望。而要激发一个人的兴趣,除了课堂教学,亲身体验更重要,很大程度上,体验才是兴趣的基石。" 包括张力奋在内,很多观展人的感受是:这不仅是一场摄影展,更像一堂生动的科普,给当下教育诸多启迪。

科学顾问金晓峰带孩子们 " 透过针孔看世界 "。 李相如摄

谈不上突出科学价值,却给人 " 直抵心灵的震撼 "

" 你看,这就是相机的针孔。" 展厅里,一位父亲正拿着一个木盒子一样的相机,向儿子展示。在展厅的长桌上陈列的,正是此次展览作品的摄影者、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美术高级讲师陈晓峰自制的针孔相机。在现场,不时有人提问 " 它怎么换焦距 "" 原理是什么 " 等等,也有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好奇地从相机里向展厅穹顶望去。

大多数人对针孔摄影并不陌生,初中物理教材里就有。这其实是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摄影方式,不需要镜片,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在胶片上成像。而在陈晓峰的手上,这个普通的物理学知识点,不仅变成了一台台真实的相机,且还可以拿来拍摄。

每制作一台相机,陈晓峰都会以历史上对光学原理或摄影术有贡献的科学家或发明家命名,比如 " 墨子号 "" 牛顿号 " 等等。这些年,为了拍摄和制作相机,他克服了无数困难,但 " 挑战成功 " 带来的成就感,也让他 " 上瘾 "。

陈晓峰制作的 " 舒尔茨号 " 和它的 " 焦距筒 "。 李相如摄

正如担任此次展览的科学顾问、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所说,陈晓峰的作品并没有突出的科学价值,拍摄太阳轨迹也没什么挑战,但却带给人 " 直抵心灵的震撼 "。

为什么拍的都是太阳,但在不同的摄影作品中,呈现的画面会如此不同?

" 我头脑中的太阳,似乎不是这样在相片上呈现。" 比如,摄影作品中那些上凸下凹的角度究竟代表什么,可能大部分物理教授一时间也答不上来。而细细琢磨后,金晓峰才意识到,照片中展现的太阳轨迹,实际上跟纬度、拍摄方向、还有进光角度相关。拍摄者是在上海还是在哈尔滨、是朝东还是朝西,相机与地面成 30 度还是 60 度夹角,都会影响太阳最终的成像。

简言之,陈晓峰用摄影作品,形象展现了太阳光线的弧度、与地面的角度等,这些都是天体物理学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赤道、黄道、黄赤夹角等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那种热情就是 " 现身说法 "

难道,大学物理系教授会不知道太阳轨迹的原理?非也。在展览现场,更多老师们都有类似的观后感:比起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这种用艺术方式来呈现科学知识的创意和坚持,更打动人心。这也正是这场展览让人惊喜之处。

" 一生做一件事,真好!" 活动现场,专程赶来的 69 岁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石兢这样说。

" 通过自己动手、用感官去发现世界的能力,其实在当下的教育中并不被重视。" 张力奋说,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往往围着课本,学习的目的仿佛就是为了知晓答案,却丧失了自己深入探索未知的能力。没有实际体验,我们和知识始终 " 隔了一层 "。

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讲解针孔相机。 李相如摄

作为一个典型 "i 人 ",陈晓峰热衷于独自一人制作相机、拍摄照片,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育中。在学校,这位美术老师会带着学生们记录太阳落在地面的影子,也会带学生亲手制作一台属于自己的针孔相机。这种体验,其实是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吸引人的特点。

" 在学校,很多‘学霸’在知识层面都有系统、深入的学习,但缺少充满热情地去做一件事、去体验和感受的经历。成绩不能决定一切,成功有千万条路,最需要的是探究精神。" 衢州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周晓天如是说。

衢高曾请陈晓峰到 " 科创大讲堂 " 做讲座,获得了很多掌声,成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们从他的言语、眼神中,都能感受到他对科学和艺术的追求,那种激情和热情就是‘现身说法’。" 周晓天说。

正如一位观展者所言,不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不是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亲手体验的事物。"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应当是鼓励青少年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需要不断探索的长期主义,以及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

在摄影展之外,这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启蒙探索。

观众在陈晓峰的作品前驻足。 (受访者供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张力 中专 曝光时间 美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