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 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
牛奶营养丰富,胃溃疡患者大量喝牛奶有助于胃溃疡的恢复,可以养胃。
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这两种成分都会促进胃酸分泌,尤其是蛋白质。对胃溃疡患者来说,在发作期和治疗期不适合多喝牛奶,否则可能会间接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胃疼痛,更别提 " 多喝牛奶来养胃 " 了。
" 胃不好,喝点牛奶养养。" 这几乎成了不少人下意识的自我安慰。特别是胃灼热、隐隐作痛的时候,喝一口温热的牛奶,好像真的能 " 润一润 "。有的人甚至把牛奶当作天然的 " 胃药 ",睡前来一杯,早晨空腹喝一杯,觉得既养胃又助消化。
甚至还有些言论称: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那么,对于胃溃疡患者,喝牛奶真的能保护胃吗?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牛奶对胃酸分泌的 " 刺激效应 "
胃溃疡患者在发作期和治疗期不适合多喝牛奶,否则可能会间接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胃疼痛。
所有的食物都能通过胃的膨胀来刺激胃酸的分泌,但蛋白质是主要的刺激物。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这两种成分都能促进胃酸分泌。
虽然在小鼠的研究中牛奶可以抑制胃溃疡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验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且模式为 " 先喝牛奶再伤胃 "。这种 " 预处理 " 的保护性,并不等同于 " 胃已经受伤时再喝牛奶 " 的效果。更何况,人和老鼠之间在生理结构和代谢机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虽然数据看上去不错,但用在人身上还需谨慎对待。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种类牛奶(包括全脂、脱脂、低钙)对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它们都会显著刺激胃酸分泌,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反应比正常人更强烈。 [ 3 ] 尤其在进食后的 90 分钟内,牛奶诱导的胃酸峰值可达空腹水平的两倍以上。这种 " 先缓解、后反弹 " 的刺激模式,反而可能加重黏膜负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这些成分可刺激胃泌素分泌,从而促使胃酸释放。虽然听起来像是 " 正常的进餐反应 ",但对于胃酸分泌本就旺盛或溃疡易感人群而言,这种刺激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研究曾尝试用牛奶作为 " 中和胃酸 " 的天然方法,但结果发现它的缓冲能力非常有限。以 Piper 在 1969 年的研究为例,如果想要中和胃里相当于 50 毫克当量(mEq)的胃酸,需要喝下近 960ml 牛奶,相当于日常推荐摄入量的两倍以上。 [ 4 ] 而且这种数据是在体外滴定实验中得出的,实际到体内时,胃液 pH 值受牛奶影响微乎其微,几乎不足以抵消其对胃酸分泌的刺激。
因此,对于本就黏膜受损的胃溃疡患者而言,饮用牛奶可能带来反效果,尤其是在摄入量过大或空腹状态下。
牛奶对你是 " 润 " 还是 " 胀 ",
还得看体质
如果说动物实验是在探讨牛奶有没有 " 潜力 ",临床研究是在检视牛奶的 " 风险 ",那么人群调查和个体体验,则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多元与个体化。
一项针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每日饮用普通牛奶超过 250 克者,消化性溃疡的报告率显著高于摄入量较低者;而在摄入酸奶的人群中,这一趋势则刚好相反,酸奶摄入量最高组的溃疡患病率约为最低组的 60%。 [ 5 ] 研究指出,发酵乳制品中的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胃内微生态、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这种差异在控制了年龄、性别、BMI、吸烟等多种因素后依然显著,提示了 " 喝什么奶 " 比 " 要不要喝奶 " 更关键。
2023 年一项临床营养研究发现,即使没有乳糖不耐,部分健康成年人在饮用牛奶后,依然会出现胃胀、腹痛、嗳气等不适症状。 [ 6 ] 其中,有 16% 的受试者在摄入 250ml 牛奶后报告了明显的胃肠反应,且这些不适与乳糖代谢无显著相关。
这与个体间对牛奶蛋白(尤其是酪蛋白)消化效率的差异有关。例如,消化过程中产生的 BCM-7 等活性肽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引发肠道不适;而肠道菌群结构也会影响牛奶成分的代谢,部分菌群较 " 特殊 " 的人对乳制品耐受性较差。
此外,另一项研究指出,即使是低钙牛奶,也能在溃疡患者体内引发胃酸分泌增加,这类人群对多种刺激源反应更敏感,轻微的酸分泌波动就可能导致不适。 [ 3 ]
换句话说,有人喝牛奶是 " 润 ",有人喝完却是 " 胀 "。胃的不适,不是 " 娇气 ",而是一种真实的肠道反应。
对于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者,或者容易胃胀的人来说,牛奶未必是理想的 " 疗愈饮品 ",尤其是空腹、大量饮用时更需警惕。但这也不意味着必须远离乳制品。调整温度、减少饮用量、改在餐后饮用,或尝试酸奶、发酵乳等形式,可能会带来更友好的体验。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别用牛奶代替专业治疗。如果出现长期胃痛、胃胀、灼烧感,还是要查明病因,比如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否有消化性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明确诊断,科学干预,才是对胃最好的照顾。
比起问 " 该不该喝牛奶 ",不如先问:" 我的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照 " 谣 " 镜
这类谣言通常披着 " 以食养胃 " 的外衣,看似合理、实则误导。它们常以某种食物短暂缓解症状的表象来误导大众。此外,这类说法还往往脱离病情的具体阶段和个体差异,一概而论地推荐某种食物,忽视了医学研究和病理机制。将片面的生活经验当成普遍规律,是这类谣言常见的误导方式,容易让患者误信 " 吃点就能养好 ",反而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 1 ] Yoo JH, Lee JS, Lee YS,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bovine milk against HCl and ethanol-induced gastric ulcer in mice. J Dairy Sci. 2018;101 ( 5 ) :3758-3770.
[ 2 ] Dial EJ, Lichtenberger LM. A role for milk phospholipids in protection against gastric acid. Studies in adult and suckling rats. Gastroenterology. 1984;87 ( 2 ) :379-85.
[ 3 ] Ippoliti AF, Maxwell V, Isenberg JI. The effect of various forms of milk on gastric-acid secretion.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and normal subjects. Ann Intern Med. 1976;84 ( 3 ) :286-9.
[ 4 ] Piper DW.Milk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Disease. Am J Clin Nutr. 1969;2 ( 22 ) :191-195.
[ 5 ] Elmst å hl S, Svensson U, Berglund G. Fermented milk products are associated to ulcer disease.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 study. Eur J Clin Nutr. 1998;52 ( 9 ) :668-74.
[ 6 ] Tagliamonte S, Barone Lumaga R, De Filippis F, et al. Milk protein digestion and the gut microbiome influenc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after cow milk consump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Food Res Int. 2023;170:112953.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委员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 " 转载 "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