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酷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赛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这是酷赛智能第一次呈交的申请版本,因此并未包含任何关于拟募集资金或发行股份数量的内容。
申请文件显示,酷赛智能计划将此次 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分为五部分,分别用于扩大产能、提升研发及 AI(人工智能)能力、战略并购、升级 IT(信息技术)系统及基础设施,以及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但公司尚未披露每项用途的拟投入资金及占比。
具备全栈式研发设计能力
酷赛智能成立于 2006 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主要业务涵盖智能手机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供应。公司定位为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端到端解决方案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服务于缺乏自主设计和生产能力的本土品牌客户。
申请文件显示,酷赛智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作为一家控股公司,酷赛智能通过其中国经营实体(如四川酷比)开展业务。
申请文件显示,公司具备全栈式研发设计能力,已积累了射频、天线、光学、音频、工业设计等多种专业技术和成熟工艺,能够满足客户广泛的定制产品需求。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酷赛智能已开发超过 526 款智能手机及印刷电路板组件型号,以及超过 46 种其他智能设备。此外,公司持续优化自主开发的 didoOS,实现多次迭代,以满足全球本土品牌和电信运营商的具体定制化需求及提升用户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酷赛智能生产基地配备 6 条 SMT 生产线(年产能为 630 万件)及 8 条智能设备组装线(年产能为 470 万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出货量计算,2024 年,酷赛智能是全球第二大面向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于 2025 年一季度升至榜首。
公司面临供应商依赖风险
经营方面,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酷赛智能实现收入分别约为 17.13 亿元、23.02 亿元、27.17 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度利润分别约为 1.10 亿元、2.03 亿元、2.07 亿元人民币。
申请文件显示,酷赛智能股东架构中,陈凯峰通过家族信托控制的 Coosea Holding 持股约 63%,为控股股东。其他股东包括吴庆、汪乐辉通过各自的家族信托控制实体分别持股 13.50%、13.50%。另外,四家员工激励平台合计持股约 10%。
记者注意到,酷赛智能 2024 年主要本地品牌客户和电信运营商客户的留存率分别达到 92.9% 和 100%,公司的主要客户集中度也较高。2022~2024 年,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38.4%、44.1% 和 42.8%,其中最大客户收入占比 2022 年为 11.1%,2023 年升至 17.4%,2024 年回落至 10.5%。
从申请文件来看,酷赛智能 2024 年有超过三分之一(35%)的营收来自大中华区,还有 28.2% 的营收来自美洲。
除了客户较为集中,酷赛智能还面临供应商风险,公司在 " 风险因素 " 中提及,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的 48.8%、37.6% 及 33.2%。" 由于我们通常不与供应商签订预定价格的长期采购协议,无法保证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未来会继续以优惠的价格为我们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
对于募投项目和对大客户、供应商的依赖等问题,由于酷赛智能在其申请文件和官网都未披露联系方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只能通过天眼查所提供的邮箱地址发送了采访问题,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