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4 日,领克首款中大型豪华运动轿车——领克 10 EM-P 迎来首秀亮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20 万级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当多数车型仍在比拼基础配置堆砌时,领克 10 EM-P 以 "30 万内唯一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的混动轿车 " 身份横空出世,用技术突破打破高端配置的壁垒,对现有市场格局形成降维打击,重新定义了高端新能源轿车的竞争规则。
高端配置的稀缺性,早已是行业共识。四驱系统自诞生起便是豪华车的专属标签,数据显示,整个新能源市场中四驱车型占比不足 17%;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的 " 火眼金睛 ",2024 年中国乘用车产量达 2747.7 万辆,但其装机量仅 159.5 万颗,普及度极低。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上同时标配这两项配置的混动轿车屈指可数 —— 如尊界 S800 等车型,售价高达 70 万元以上;即便近年来激光雷达 " 加速上车 ",腾势 Z9、享界 S9 等车型虽有搭载,却鲜少同时标配四驱;若将价格锚定在 30 万内,领克 10 EM-P 成为唯一的选择。这种 " 顶配变标配 " 的魄力,直接撕开了 20 万级市场的价值缺口。
领克 10 EM-P 的四驱系统,更是对传统认知的颠覆。传统燃油车的机械四驱因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油耗居高不下,始终难以普及。而领克依托 CMA Evo 原生新能源架构,搭载由 1.5T Evo 电混引擎 + DHT Evo 混动电驱 + 后桥 P4 异步电机组成的智能电四驱系统,彻底解决了这一痛点。其中,P4 异步电机相比行业现有异步电机尺寸更小、性能更强,相较同步电机稳定性更优、能耗更低,更能实现 "0" 拖曳损失 —— 这意味着,在享受四驱带来的全场景稳控时,其 CLTC 亏电油耗仅 4.2L/100km,接近同级别两驱车型水平。从起步时的平稳输出,到高速加速的 0.01 秒响应,从山路弯道的精准扭矩分配,到冰雪路面的 50:50 动力均衡,这套四驱系统让 "20 万级混动轿车驾控天花板 " 的称号实至名归。再配合 390kW 综合功率、755N・m 峰值扭矩,以及 5.1 秒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与经济性的平衡被推向新高度。
激光雷达的全系标配,则让领克 10 EM-P 在智能化赛道上同样领跑。激光雷达以 100-150 米的厘米级探测精度,即便在夜晚、弱光等复杂环境下,也能精准识别高出地面 15cm 的障碍物,为智能驾驶筑牢安全基底。再叠加英伟达 Thor 芯片的 700TOPS 算力与千里浩瀚 H7 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其不仅能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通用障碍物连续避让等 30 余项功能,更依托 23.5 EFLOPS 算力储备与日均 2 亿公里的真实路况数据训练,让决策逻辑无限接近人类老司机。这种 " 硬件拉满 + 软件迭代 " 的组合,让 20 万级用户首次享受到与百万豪车同级的智能体验。
从设计上的 "The Next Day" 家族语言与双珠光车漆,到座舱内 18㎡软包、哈曼卡顿 23 扬音响、四座云感零压座椅构建的豪华体验,再到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带来的操控质感,领克 10 EM-P 的每一处细节都在印证:它的 " 降维打击 " 并非单纯的配置堆砌,而是以技术突破为内核的价值重构。当其他车型还在纠结 " 是否配备 " 时,领克已通过原生架构升级、电混技术创新,将四驱、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从 " 轻奢品 " 变为 " 普及品 ",真正实现了 " 技术平权 "。
这场变革的意义,远超一款车型的成功。领克 10 EM-P 的出现,不仅为 20 万级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树立了新标杆,更推动整个行业从 " 价格战 " 转向 " 价值战 " ——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用技术突破打破配置壁垒,让高端体验不再受制于价格。或许,这正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真正的竞争,从来不是比谁更便宜,而是比谁能为用户创造更持久的价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