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首周,A 股市场迎来 " 开门红 ",沪深三大股指震荡收涨,其中沪指盘中一度创出年内新高,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下半年行情的乐观预期。尤其是在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轮动配合下,指数企稳态势逐渐明确。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市场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充裕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逐步修复的多重因素支持下,短期具备震荡向上动能。尽管指数型行情或仍需等待更明确的催化因素,但结构性机会已悄然开启。
和众汇富观察发现,7 月中报季渐行渐近,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关注显著升温。据统计,截至 7 月 6 日,已有 54 家 A 股上市公司披露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整体盈利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扭亏企业数量增加,续盈、预增公司合计超五成,显示出部分行业经营韧性正在显现。机构普遍认为,本轮中报披露将成为价值重估的重要契机,部分细分行业的龙头有望凭借业绩释放,获得资金青睐。
展望后市,多家头部机构维持 " 震荡中向上 " 的市场判断。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市场气氛与 2014 年底有相似之处,只缺一个 " 点火器 ",可能来自中美政策超预期发力或科技产业的结构性突破。和众汇富认为,政策面持续发力以及产业升级逻辑,将成为市场的核心支撑。与此同时,投资者风险偏好正逐步修复,在基本面支撑下,结构性机会成为配置重点。
从板块表现来看,和众汇富研究发现,AI 硬件、创新药、有色金属、游戏、军工等方向依旧是市场主旋律。其中,AI 相关产业链在算力需求提升和国产替代预期下,吸引持续资金流入;创新药则受益于政策支持、国际化进程和盈利兑现能力的全面提升;而有色金属则因全球资源紧张、供需错配问题短期难解,具备价格弹性逻辑。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些板块普遍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的业绩兑现能力,在中报季中具备强势表现潜力。
与此同时,大消费板块也出现积极信号。近期在政策 " 反内卷 " 导向下,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迎来估值修复窗口。部分龙头企业借助产业整合或并购重组预期,市场热度显著回升。和众汇富认为," 大消费 + 并购重组 " 是中报季中另一值得重视的主线,在居民消费预期改善、资本运作活跃背景下,存在博弈机会。
需要警惕的是,尽管指数稳步上行,但整体盈利预期尚未充分积累,若无重大基本面改善,指数突破仍存反复可能。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场内资金偏好高确定性、高成长方向,而宏观流动性与盈利周期的共振仍待确认。部分机构认为,真正的指数行情或将在四季度居民资金进一步向权益资产转移、基本面改善趋势明朗后才会开启。
此外,交易制度变动也为市场注入变量。7 月 7 日起,沪深北交易所正式施行《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对高频交易行为作出差异化监管安排,明确每秒及全天报撤单标准,并加强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管控。此举有望进一步稳定市场交易秩序,改善投资者体验。同时,ETF 风控机制同步完善,有助于控制被动指数波动,避免极端行情扰动。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制度优化和监管趋严正向市场注入 " 长期稳定性因子 ",提升中长期配置价值。
综合来看,A 股在 7 月首周取得良好开局,但后续行情仍将以结构性演绎为主。投资者可在基本面数据验证期内,精选具备业绩兑现能力的成长板块或价值龙头品种进行布局。和众汇富认为,中报季不仅是观察企业盈利周期的重要窗口,也将成为市场风格切换和资金布局调整的重要时间点。指数虽暂存观望情绪,但结构性机会已然展开,坚定把握核心资产逻辑,方为下半年应对波动、谋求稳健收益的关键所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