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16小时前
本来该爆的一部剧,起个什么鬼名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章来源于 Sir 电影(ID:dushetv)
作者:毒 Sir

果然还是太超前了。

一直单身一直爽?不婚不育保平安?

独身主义,在今天网上更多开启的是爽文模式。

而家长催婚的终极杀招,就是 " 以死相逼 " ——

等你老了谁养你?没有子女到了养老院被护工虐待怎么办?一个人在家死了都没人发现 ……

老实说,这些话听着烦,但也很难回怼。

因为我们都被当下现实压得透不过气,迫切想要得到爽感和喘息。

哪有心思认真掂量几十年后麻烦的生老病死问题。

但一部剧。

直接快进到了终极那一步。

它告诉你," 准备后事 " 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名字可能就要吓跑一大片人——

想一个人死去

ひとりでしにたい

还得是日本这个 " 测试服 "。

泡沫经济、老龄化、低欲望社会 …… 哪一步他们都经历过了。

现在更绝的精神状态来了——

提前给自己制定一份独身到死的临终规划。

主演,绫濑遥。

日剧学院赏三届 " 最佳女主角 ",四届 " 最佳女配角 ",我们熟悉的 " 大姐 "。

其他卡司,似乎平平无奇。

但这不妨碍我推荐这部剧,因为它不仅质地轻盈,观感流畅,同时,又非常务实地回答了一个你逃无可逃的问题——

如果你决定单身一辈子,你怎么养老?

或者说得再残酷些。

单身一辈子,你怎么死得体面?

女主鸣海,39 岁,本来单身得爽爽的。

可一个噩耗,撕破了她体面平静的生活。

她单身了一辈子的姑姑去世。

由于长期独居,基本上与社会绝缘。

等到被人发现时,她已经化作了一滩 ……

尸汤。(不巧就死在了自动加热功能的浴缸里)

好惨。

但。

姑姑生前一直是独立女性的典范啊。

叱咤商界,自信果敢,而且对生死风轻云淡。

一直是女主的人生榜样。

没想到结局却是如此凄凉。

一生爱美又要强的她,如果知道自己是以这样不堪的面目离世的,一定会很难过吧。

而姑姑的死,现在变成了女主的紧箍咒。

一回家,老父亲就开始念经,念得她头疼——

果然单身女人只要一个人过

就很凄惨啊

你啊,不要重蹈覆辙

本来的人生榜样,现在成了 " 负面典型 "。

死者走后,旁人并没有停止对她的审判。

同事说姑姑单身恶心——

单身老人还用 " 玩具 ",好恶心。

话里话外全在说,单身好空虚,好寂寞。

鸣海醒悟了——

女人,还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可这时候找对象,是不是有点 …… 晚?

大龄剩女,长期独居,已经不习惯另一个人闯入生活了。

保持单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单身,更可怕的是,自己主动把自己献祭给市场。

所以,一场声势浩大的羞辱来了。

相亲。

年龄摆在这,登上恋爱 APP,滑到的 " 对象 " 大概分几类。

老头,还没玩够的。

二婚带娃,家里还有痴呆老父亲待你接盘的。

年轻,但想来骗 pao 的。

看上去最理想的一个,其实一个跨国杀猪盘 ……

全是金钱与算计,最后还得靠一个多嘴又热心的同事及时点醒。

三句话,让一个单身女人绝望。

——结婚就安心,从昭和穿越来的?

——靠孩子养老,不是都市传说?

——额,你的人生从来没做过规划?

直击的,还是屏幕前的观众。

结婚不愿结,单身不抓紧赚钱,风口错过一个又一个,就连规划养老这事,都像个新兵蛋子在裸奔。

嘻嘻哈哈间,这部剧把名为 " 真实 " 的小巴掌呼你脸上了。

既然结婚难,为了不至于孤独死,抱紧亲人大腿 。

姑姑咋死的?

欠嘛

嘲讽妈妈是家庭主妇,被疏远,举目无亲死的。

解决方法,不就是多联系下亲人嘛——

于是鸣海给养孩子的弟妹发 " 吃多了香肠会得癌症 " 的短信。

结果换来弟弟一通责骂

别再制造焦虑了!

没情商,还傻?

评论区也有人质疑,姑姑作为堂堂的女强人,不是有钱吗,晚年可能这么潦草吗,这剧太假。

不不不,这剧很真实。

因为它知道,哪怕你再理智,再牛逼,也很难一个人包办人生的所有大事。

年轻时向往的自由,到了老年会慢慢变成孤独与不安,因为恐惧,对外亲密动作变形。

慢慢蜕变成外人眼中的傻瓜。

也许你会说,没有爱人,没有亲人,那至少还有精神偶像吧。

咱可以追星啊。

但不好意思,明星也会塌房。

务必提醒你一下,上一个追星致死的,还是被嫌弃的松子。

《想一个人去死》这部剧看上去就是给你添堵的——

扒开单身贵族的生活,简直狼狈。

更绝望的是。

有些人的大龄单身,根本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

稀里糊涂就这样 ……

吧?

别急,这剧不是贩卖焦虑,而是真正的行动派。

不管你是被迫单身,或者坚定地想当个独身主义者,又或者还没想清楚是否单身,都完全可以避免死后被叉出去的命运。

方法就一个——

提前规划。

可能你会说,说半天就这?

趁早规划,这事谁不知道啊。

不就是多准备些钱?

但如果这事更复杂,也更远些——

比如死呢。

谈性色变,但换成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继续聊之前,我必须得夸一下这部剧。

它不想回避任何东西,而是往你最不愿面对的地方深入,目的就是敲敲你任性的小脑瓜,告诉你——

来吧,趁你年轻,提前准备。

比如,死,有时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这个单身 go die计划第一拦路虎是——

如何送走父母。

那便是父母的老去与死亡

我如今还在回避这些

这当然是个顺序问题,但更是一个利益问题。(是的,别那么 " 美德 ",来想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单身女性,你极有可能担负上赡养父母的责任。

鸣海的弟弟,已婚,有小孩。

鸣海虽单身,有房,工作在艺术馆,高低算是独立女性。

结果,被问到如何养老问题的父亲,先是一脸懵,紧接着脱口而出,那肯定是你啊。

k.o.。

一问理由,也一概没有,全是螺旋反击。

——你不是还没结婚嘛。

——那我还买房子了。

——房子可以卖嘛。

——那我的工作呢?

——女人的工作有什么重要呢?

buff 再多,一招你单身就破了。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不单单是家务和育儿,连照顾老人这件事,都会理所当地被当成是女人的职责。

很抱歉,我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又被狠狠提醒了一回——

单身女人,不仅市场单价低,可能连家庭内部地位也处在末尾啊。

比如鸣海的女同事。

一个单身职场女性,要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妈妈,两头忙。

哥哥呢,偶尔过来看望妈妈,每次泪眼婆娑,用手摸摸妈妈的脸颊。

女同事怒评——

有时间不如把屎擦干净!

就这,妈妈还感激涕零。

无偿劳动,情绪价值还全被抢走,女同事仿佛在服苦——

擦屎,跑养老机构,陪医院,拿报告,甚至为了照顾老人要辞职。

发现了吗。

原来。

单身女性也是女性。

哪怕是你执意想跳出条条框框脱离家庭,选择独身,你也翻不出这座五指山面临的处境,其实也和家庭主妇一样没什么区别

原来。

独身只是帮女人避免了婚姻。

但始终也避不开女性的身份啊。

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只懂一些朴素生活道理的广大女性的无奈,因为她们除了喊一句 " 去死 ",做不了什么了

还记得姑姑为什么众叛亲离?

表面情商低,实际上是因为——

在那个更早的年代啊,做个女强人,可不就是一次忤逆。

一个绝对的异类,处处受着冷眼活?

通过贬损一辈子当家庭主妇的妈妈,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很不幸。

她抗争过,却失败了,甚至因此孤独一生。

但更悲哀的是。

这已是大多数女性无法涉足的区域回望自己人生踏足最多的地方,无非厨房和闺房。

所以。

一个独身女性,注定不被社会承认与接纳,你还能坚持吗

这才是这部剧想解决的问题。

它的回答很坚定

某种程度上,这个方法论能稍微扩大下使用范围,不止于女性——

单不单身,结不结婚,生不生子。

都可以。

生活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选择,都会遇到对应的阻力与困难。

它想告诉我们的是——哪怕世俗的浪潮再大,不公的声音再多,我们也有智慧过好我们选择的人生。

老实说,虽然名字很沉重,但这部剧其实挺欢脱的。

最近日剧的走向也越来越 " 脱线 ",比如《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很无脑,但戳中日本职工的心窝。

这也是这部日剧的实践方式——试图用最欢乐的方式,聊最沉重的现实命题。

我说它沉重,当然是因为它并没有止步于噱头或概念,而是真诚而笃定的给出了解法。

比如,它会带你去硬核分析,如何避免单身孤独死——

1、尽快进入养老机构

2、尽快开始与他人共同生活

3、使用生存确认服务

(不得不说,都是些很实用的建议)

又或者,探讨孤独死的人,因何孤独死。

原因不是单身,也不是没钱。

而是情报弱,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到帮助的人,也是自尊心高,明明知道自己有困难,却羞于启齿。

更是,因为孤独而失去希望。

失去希望,所以变成 " 行尸走肉 "。

对外不再与人交往,对内不再关注健康与卫生。

懒得洗澡,懒得上厕所,于是穿着纸尿裤生活,或者用矿泉水瓶来装。

最后 ……

屋子还是那个屋子,却不再有回忆,垃圾堆积,粪便沉积,明明堆满了屋子,抬头看天花板,却全是空荡荡。

被黑暗与孤独笼罩,然后死去。

这种人很少吗?

很多。

但都藏在你不想知道的暗面——

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数据,2024 年全日本孤独死亡(含自杀)人数为 21,856 人。日本政府甚至将孤独与孤立居住视为 " 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 "。

数据很冰冷。

但我要再次提醒你,那是一个人。

和你一模一样的,能感受到绝望痛苦,也曾经感受到过快乐的人。

说到底。

单身而体面的活着,这是一个选择问题,也是能力问题。

但。

单身而体面的死去,这是一个关乎 " 希望 " 的问题。

而这部剧。

我觉得,它聊单身,也超乎单身,它戳中了我们心中更普遍的痛处,并传递了希望——

剧中所谓的单身去死计划,与其说是研究着自己怎么去死。

不如说是,因为决定单身去死,反倒更认真谨慎地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

它以诚恳的态度,给出切实可行步骤,告诉我们,支持我们——

哪怕背离了世俗的规则,你也能靠自己的智慧,给自己挣出一个体面的生活。

这就是这部看似嘻嘻哈哈的日剧,带给人的信心。

只是。

剧在播,现实的死亡也在轮番上演。

老龄化社会,经济下行,年轻人恐婚恐育 .......

新一代的选择,正在脱离主流倡导的理想模式。

但国产剧表达仍然是滞后的。

一方面,主流拒绝承认现状。

企图用温情、包饺子、大团圆去矫正 " 颓势 "。

另一方面,孤立无援的年轻人,也缺乏信心去审视清楚选择背后的一系列后果。

我们还需要从日剧,来窥见一些先机——

豆瓣 9.3 的《住宅区的两人》讲了老龄化社会两个老人结伴生活的故事;8.2 分的《吃饭睡觉等幸福》讲了打工人怎么用食物治愈自己的故事;关注主妇的痛苦有《老公啊你能去死吗》;关注职工的痛苦,拍了《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

还有 " 终活 " 的概念——

" 为生命终点而进行的活动 " 的缩写,是指人们在意识到死亡临近时,为生命最后阶段做的各项准备,以及对人生的回顾与总结。

反观现在很多剧。

要么甜,要么爽,要么躲到悬浮的古装里。

偶尔有脱口秀敲击一下痛点。

但也只能点到为止。

我们面前的路,为什么不能有探照灯去照亮?

这也是我推荐这部剧的原因。

它聊的不仅是单身的去向,还是每个人走向最终的归途之前,应该要遵循的行动方针——

保持规划,保持信心。

尽管它太落地了,根本就不高大上。

是的。

这不是什么主义,不是什么教条,无关于宏大与严肃。

它就是一次温柔的告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绫濑遥 审判 日本 养老 养老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