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ZAKER 15小时前
病房到课堂的奔赴:记王百姓老英雄的国防教育初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消毒水的味道尚未散尽,王百姓老英雄的手已紧紧握住了电话。7 月 5 日清晨 8 点,刚走出病房的他,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却字字如钉:" 小孙,我上午出院了,下午的国防小卫士活动,我准时到。"

电话那头,河南省全民国防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工作人员孙某握着手机,指尖发颤,心头震动。就在前一晚,中心工作人员还在紧急商讨活动备选方案。毕竟,老英雄此次住院牵动着太多人的心,医生反复叮嘱需要静养,大家都做好了老英雄无法到场的心理准备。谁也没想到,刚走出病房,王百姓的第一件事就是兑现与孩子们的约定。

下午四点,那抹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中心基地门口。王百姓一身警服笔挺,胸前的军功章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他的步伐虽比往常缓慢,腰杆却依旧挺得笔直。看到翘首以盼的孩子们,他原本略带疲惫的脸上立刻绽开温暖的笑容,像往常一样张开双臂:" 孩子们,我来啦!"

这堂国防教育课,王百姓讲得格外投入。从他亲手经历的排爆惊险瞬间,到阐释和平年代国防建设的深远意义,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的种子。讲到动情处,他会手把手教孩子们辨认各种爆炸装置模型;面对孩子们稚嫩的提问,他总是耐心解答,眼中闪烁着欣慰,更承载着沉甸甸的期许。

站在教室后排的工作人员注意到,许多在场的老师、教官眼眶悄然湿润,他们无数次见证王百姓的坚守。身为家喻户晓的 " 感动中国 " 人物,王百姓最挂心的始终是这群 " 国防小卫士 "。无论风霜雨雪,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只要是和孩子们约定好的课,他从未缺席。有一次,他刚从外地做完讲座回来,不顾旅途劳顿直奔课堂,课后才悄悄服下降压药,只为不让任何人担心。

课间,一个孩子捧着自己的营员手册跑到王百姓面前,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谢谢王爷爷,我长大也要保护祖国。" 老英雄郑重地接过手册,对眼前的孩子说:" 好孩子,国防不是一句口号,是一代代人的责任。爷爷老了,但你们是未来的希望。" 说完,他提笔在手册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下课了,孩子们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自发围拢到王爷爷身边。稚嫩的声音齐声响起:" 谢谢王爷爷!" 许多孩子眼眶泛红,悄悄抹着眼泪,小手紧紧拉住王爷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王百姓的眼眶也湿润了,他微笑着,俯下身,一个一个郑重地回握孩子们的小手。

课程结束后,中心工作人员送王百姓回家。车上,他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眉头却还微微皱着,仿佛仍在构思下次课的内容。工作人员轻声劝道:" 您太拼了,该好好休息了。" 王百姓睁开眼,摆摆手:" 这些孩子,是国防的‘幼苗’啊。我多讲一次,他们就多懂一分,值。"

夕阳透过车窗,映照在他花白的鬓角上,也映照在那枚熠熠生辉的 "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 奖章上,折射出温暖而耀眼的光芒。此情此景,让在场者深深领悟:所谓英雄,不只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更是在平凡日子里,用一生的坚守践行初心的执着。

王百姓老英雄用行动昭示:国防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有人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需要有人不计回报地无私付出。而他,正是这样一位在国防教育沃土上执着不倦的播种者。从病房到课堂,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对祖国未来、对孩子们最深沉的爱。

这份爱,早已超越了病痛与疲惫,成为无数国防小卫士家庭心中最温暖的光。而国防教育工作者们,也必将带着这份感动,将国防教育的接力棒坚定地传递下去,让更多孩子明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