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驱动的高速成长期,到补贴退坡后的市场洗牌期,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卷无可卷。在此背景下,制造端的 " 硬实力 ",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支撑。这是蔚来近年来战略聚焦的重点,也是它被选为「走进标杆工厂」探访目的地的原因。
7 月 6 日,近百名企业家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带领下走进蔚来新桥二工厂,以探索行业先进制造案例为切口,解码新能源汽车行业突围路径。
蔚来智造工厂探秘|从智能制造到生态破界的全链路革新
参访团从全球最大的蔚来中心(牛屋)启程,沿空中参观连廊深入厂区。
第一个打卡点是蔚来全球首创的 " 魔方 " 智能立体存放平台,6 层 753 个车位的立体空间设计配合大范围应用的穿梭机与升降机,让车身存储调用更为灵活自由,轻松实现个性化订单与批量化生产之间的平衡,让 "360 多万种配置组合 +14 天交付 " 的高效柔性生产成为现实。这个仿佛 " 巨型抓娃娃机 " 的智能存放系统让在场企业家们无不惊叹。
步入总面积 84960 平方米的车身车间,可见全铝车身和钢铝车身 2 条生产线。这里每小时最大产能 60 台车身,完成四门智能装配仅需 98 秒,高自动化生产既精准又高效。更令人震撼的是,重复精度仅 0.05mm。
总装车间内,智能化底盘拼合 & 拧紧系统采用 " 机械精定位 + 视觉引导 " 双重保障,让定位误差小于 1mm,拧紧合格率达 99.9%;自适应高精度在线测量闭环分析系统可实现全过程云数据管理与质量追溯。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及先进装备,让蔚来总装车间成为行业 " 高精度 + 高自动化 " 标杆。
智能硬件与智能制造管理中枢的协同,让企业家们直观感受到全链智能化与工艺柔性化的深度融合——作为蔚来首创的全球首个大规模 AGV 应用场景," 飞地 " 智能装配岛将传统 " 单行道 " 产线重构为 " 立交桥 " 式并行制造模式,新车型调试周期缩短 2/3,实现不停产迭代;而 " 天工 " 智能制造管理系统作为工厂 " 智慧大脑 ",既管控底盘拼合到整车装配的全流程智能协同,又通过千人千面的定制化工位界面,兼顾效率提升与员工愉悦体验。
一路向前,参访企业家通过沉浸式观察各工艺环节,清晰洞察蔚来这座全链路数字化工厂的底层逻辑:以毫米级精度、分钟级节拍与全流程数据闭环,构筑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
行程末尾,蔚来换电站的 " 快速能源补给 " 场景,让参访团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 第二增长曲线 "。
" 从电池快换技术的全自动化流程,到换电网络与整车的协同布局,换电站不再只是补能设施,更成为蔚来 " 车 - 电 - 服 " 生态的关键节点。" 工作人员介绍道:" 这一生态的构建不仅回应用户的续航焦虑,更通过 " 电池资产化、能源服务化 ",为行业探索新增长曲线,让制造端竞争力向能源服务端延伸,夯实蔚来生态护城河。"
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这种生态化创新能力,或将让蔚来跳出单一产品竞争,以生态优势建立差异化壁垒。
从生产车间的智造升级到能源生态的创新拓展,蔚来以技术突破重塑汽车制造边界。这既是对 " 用户至上 " 理念的生动诠释,也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树立标杆,注入变革动能。
深度访谈|新能源车企如何突围?从蔚来实践看产业未来
一场聚焦产业未来的深度研讨在工厂参访后展开,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人李斌与蔚来工厂负责人殷亮,立足企业实践,着眼产业全局,为与会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极具价值的分享。
蔚来李斌以汽车产业变革为核心议题,展开了极具前瞻意义的论述。他指出:" 智能电动汽车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与新能源技术,不仅彻底革新了传统汽车产品形态,更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他进一步强调:" 这一技术变革不仅重塑了智能汽车产业格局,其创新影响力更将辐射至机器人制造、高端家电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对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随后,殷亮的主题分享聚焦智能制造,通过详实的技术数据与阶段性成果阐述,全面展示了蔚来工厂智能化转型成效,他表示:" 依托 AI 技术与制造流程优化,目标实现资源占有率降低 50%;在数字研发、数据运营及 AI 应用方面,已发展到中级阶段,达成产线通电后 3 至 11 小时内产出合格整车的技术突破。"
专业严谨的分享内容,让在座企业家对蔚来的智能制造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有企业家表示,看到蔚来在制造方面的投入与积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品牌深受车主信任。
此外,殷亮还着重介绍了蔚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详细阐述了在车型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及车路云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领域,与高校及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他的分享,与会企业家对蔚来在柔性生产体系构建、成本精细化管控、技术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实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经验,对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极具参考价值。
在两位企业嘉宾分享之后,财经作家吴晓波从应用创新案例切入,围绕人工智能及供应链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展开分享。他认为,这两者将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分享的最后,吴晓波总结道:" 在今天的产业环境下,无论产业规模大还是小,可以说制造企业都各有各的难处。但是,我觉得我们每次「走进标杆工厂」,来看这些企业,都能看到一些中国制造业的希望。今天在蔚来,我相信大家肯定也有一些发现——发现一些工具、一些技术,去反哺、帮助我们自己事业。"
在场企业家们深受触动,伴随着一阵热烈掌声,本次 " 走进标杆工厂|蔚来站 " 活动圆满落幕。这场探访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次工厂参观或一场观点交流——它更像一扇窗,让我们得以透过蔚来的实践,触摸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脉搏,窥见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突围路径——当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本土竞争迈向全球竞合的关键阶段,企业唯有以制造硬实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整合突破全球化壁垒,方能在国际赛道中占据主动权。
当 0.05mm 的误差精度与生态协同的宏大愿景相遇,当智造硬实力锚定产业升维目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已然明晰:以智能制造为根基,以生态协同为羽翼,深度整合供应链、能源网与用户生态,中国新能源汽车或将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现有格局,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