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7-09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发改委回应经济增长热点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政策速递

7 月 9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今年是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之年,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高质量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高质量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的首场。

郑栅洁表示,5 年前制定的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各项目的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都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 8 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 102 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据介绍," 十四五 " 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 140 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 35 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 左右。前 4 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在 5.5%。

在发布会上,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关热点问题,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作出了回应。

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对于中国 GDP 潜在增长率和增长拉动力的变化和趋势,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过去五年到未来五年发生了哪些?在拉动内需方面,未来五年是否会设定消费增长目标来指导相关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表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十四五 "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再次充分证明这一点。

从内需整体看,过去 4 年中国经历了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 5.5% 的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86.4%。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没有稳定向好的中国经济。

袁达进一步指出,从内需构成看,有 3 方面特点尤为突出。

一是消费向新而行。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 56.2%,比 " 十三五 " 期间提高 8.6 个百分点。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比如商品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360 全景运动相机、AI 智能眼镜等新产品火爆全网;国风国潮商品表现亮眼,汉服、文创产品等销量成倍增长。再比如服务消费方面,文体、旅游、康养等供需更加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博 IP 等 " 爆款 " 频现,城市漫步、中式茶饮等成为时尚潮流。

二是投资向优发力。过去四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30.2%。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我们更加注重补短板利长远,比如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着力解决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自上而下、" 软 "" 硬 " 结合,高质量推进 " 两重 " 建设;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后劲,比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纷纷落成;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比如,过去 4 年,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 780 万套,有效解决了 2000 多万人的住房问题;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更加注重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比如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吸引民资入股,有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到 20%。

三是投资消费相互促进。一方面,市场消费的扩大,通过产品生产、配套建设等渠道带动投资,比如 5G、智能手机等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近 4 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 21.9%、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 11.2%。另一方面,有效投资的增加,通过生产等链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提高了消费能力,也通过完善设施、优化环境等改善消费条件,直接促进了消费,比如 2024 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到 1281.8 万台,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

袁达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断激发和释放内需潜能。

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基建投资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经济 " 稳增长 " 提供了巨大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 " 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撑起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也托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李春临用四句网友留言来描述基建投资的新变化。

第一句话," 路网织密比刺绣,绣出千里江山图 ",讲的是基础设施网络更加系统完备。比如," 主动脉 " 更畅通,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6 轴 7 廊 8 通道 " 目前建成率已经超过 90%,覆盖超过 80% 的县,服务 90% 左右的经济和人口,形成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通疆达海的国民经济主动脉。又比如," 毛细血管 " 更发达,2024 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 464 万公里,脱贫攻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更多乡亲 " 出门就上车、村口取快递 "。

第二句话," 当日达让新鲜不过夜,村村通让山乡若比邻 ",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高效实用。一方面,物畅其流带动全社会降本增效。2024 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 4000 亿元,今年有望再节约 3000 亿元左右。冷链物流体系也更加健全完善,不但 " 长安 " 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另一方面,人享其行的现代生活更加触手可及。旅客联程联运更加快捷顺畅,出门旅游抬腿就走、转眼就到,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就到 " 尔滨 " 看冰雕。

第三句话," 技术增活力,绿色添动力 ",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智能绿色。新技术让传统基础设施焕发了新的活力,2024 年全国港口平均每小时吞吐 3.8 万个标准箱、比 2020 年提高 26%,作业时效领跑全球。绿色能源点亮千家万户,2024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3.46 万亿千瓦时,约为 " 十三五 " 末的 1.6 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 4 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 98.4% 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少了新能源汽车驾驶员的里程焦虑。

第四句话," 国之重器扛得住地动山摇、经得起百年风雨 ",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安全可靠。近年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深中通道等,设计寿命都长达百年以上;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 华龙一号 " 核电机组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扛得住 17 级台风、9 级地震。2024 年全国水库通过拦蓄洪水,减少淹没耕地 1600 多万亩、避免转移人口 1100 多万人次。同时,我国已建成 44 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另有 4 条正在建设,电网不仅规模大、覆盖广,而且坚强可靠," 十四五 " 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重大电力安全事故。在上周五,也就是 7 月 4 日,全国用电负荷创了 14.65 亿千瓦的历史新高,发电量也创了历史新高,达到 329 亿千瓦时。在本周一全国用电负荷又迭创新高,达到 14.67 亿千瓦。去年 9 月,超强台风 " 摩羯 " 登陆后,仅用 80 个小时就实现了琼粤跨海电缆恢复供电。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外商投资政策红利持续赋能

" 十四五 " 期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未来五年对外商投资的规划是什么?如何进一步促进外商在华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至今年 5 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 4.7 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 " 十三五 " 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 1/3 的进出口、1/4 的工业增加值、1/7 的税收,创造了 3000 多万个就业岗位。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

周海兵具体指出,一是与中国市场同行大道越走越宽,负面清单持续瘦身。中国在 2021 年、2024 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现行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清单已分别压缩至 29 条、27 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 " 清零 ",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去年以来,中国还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一批外资企业已开始投资经营相关业务。

二是投资促进强磁场效应凸显,政策红利持续赋能。中国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 1474 条,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企业投资鼓励目录内的项目,可依法享受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中国对重大外资项目实施全流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问题。中国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过境免签等政策持续扩容,为外商来华考察洽谈提供了便利。

三是营商赛道阳光公正,各类企业尽展所长。中国充分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外资企业创造规则透明、机会均等的政策环境。例如,我们正在推动的 " 两新 " 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又如,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规定等,持续加大对涉外资企业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

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郑栅洁表示,经过 " 十四五 " 这五年,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十四五 " 必将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也充满信心," 十五五 " 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经济增长 发改委 新闻发布会 郑栅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