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识研究所 昨天
MCN公司大量签约医生,不少推荐非本专业药品,公司称不违法,谁来管管这些医生“卖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医生跨界卖药谁来管?MCN 旗下大量签约医生背后存推荐卖药灰色产业链

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短视频平台上医生以科普名义荐药,部分网红医生存在话术高度雷同、跨界推荐药品的乱象,如精神科、骨科医生跨界推荐胃药、咳嗽药等。

视频揭露了部分网红医生名为科普实则推销药品,表面上给你讲健康知识,实则要么是给药品、保健品带货、打广告。

实际上,这些网红医生跟 MCN 有合作,账号由 MCN 机构运营,他们负责出镜,他们视频里的话术都一模一样,把药品当作带货,推荐购买从中获取高额提成。

据青蜂侠报道,某 MCN 公司人员透露,网红医生与多家 MCN 合作较常见,公司会按医生账号数据定价。医生可以贴药品(通用名)的词条、口播药品的适应症来 " 科普 " 药品,与 MCN 合作的医生或自行评估药品风险及药厂脚本,MCN 则孵化自己的账号则完全受控。此外,MCN 还会安排专人维护品牌评论区。

白大褂成带货工具?北京刘女士刷到妇科医生推荐的止咳药,满心信任买来后,却被药师告知 " 含麻黄碱,高血压患者禁用 "。视频里只字不提的风险,让她心寒:" 本以为能信赖医生,没想到他们眼里只有流量。"

2025 年 4 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针对 " 神医 "" 神药 " 广告的整治风暴。此次行动聚焦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明确将互联网违法广告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这一背景下,MCN 公司大量签约医生推荐药品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平台上各科医生频繁推荐非本专业领域药品,形成灰色产业链。某视频公司负责人透露:市面上的医生推荐视频很多由演员扮演,两千块就能请群演穿白大褂,三万块连医学 " 专家 " 的抬头都能定制。

MCN 公司声称医生荐药行为不违法的说法存在明显法律漏洞。第一,药品广告必须经审查批准,未经审查发布广告属于违法行为。其次是《执业医师法》规定医生应在注册专业范围内执业,跨专业推荐药品可能构成超范围执业。最后是广告内容限制,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其他任何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不得使用医疗用语。

然而,灰色产业链仍在不断规避监管。据今日头条采访,某 MCN 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他们通过 " 科普 "" 健康分享 " 等名义包装药品推荐内容,采用 " 调理 "" 改善 " 等模糊表述替代疗效宣传,打擦边球逃避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医生荐药广告乱象暴露出三大监管难题,一是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内容难以全面审核,二是 " 科普 " 与 " 广告 " 的界限模糊,三是跨部门监管协调效率有待提升。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今年 5 月发布的《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细化了监管规则,标志着我国医疗广告监管进入更加规范、精准的新阶段,但要根治乱象,还需多方合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生 网红 医疗 产业链 执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