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7-10
高新兴的“车联网执念”:业绩三连降陷困局,仍定增3.74亿再加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7 月 9 日晚,高新兴(300098.SZ)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 3.74 亿元,用于 " 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 " 和 " 深圳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 " 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尚未确定。

投资者记忆中,这已是公司第八次抛出定增方案。前四次定增累计募资超 32 亿元(三次折戟)。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定增,高新兴的业绩曲线却走出了一条清晰的反向轨迹:营收连年萎缩,净利润深陷亏损泥潭。市场对其 " 习惯性圈钱 " 的质疑,已成为挥之不去的背景音。

回望十五年上市路,高新兴已三度改换门庭:从通信运维到大安防,再从大数据到车联网,每次转身都踩中行业风口。细看募投项目,高新兴有着持续加码车联网的意味。但考虑到前次定增曾上演两度问询后主动撤回定增的戏码,此次定增能否如愿落地,需要打个问号。

定增机器再启动

高新兴《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显示,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 3.74 亿元,其中,1.76 亿元用于 " 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 ",8776 万元用于 " 深圳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 ",1.1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拟募投的 " 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 " 内容为购置 SMT 贴片机、自动镭雕设备等先进生产及检测设备,提高公司自主生产、制造能力。新增产能将用于扩大对 4G/5G T-Box、5G RedCap 等车载前装产品及 OBD、Tracker、UBI 设备等车联网后装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公司拟募投的 " 深圳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 " 则主要是在南山留仙洞建设 7500 平方米基地,借此承载车联网、公安信息化及 AI 大模型三大研发中心。

从两大募投项目看,公司押注车联网的意图明显。公司方面表示,此次定增是为改善当前外协生产依赖度高的情况,通过新建自动化产线,大幅提升公司车载通信产品的自有产能。

尽管公司在定增方案中描绘了诸多美好愿景,但投资者却不买账。在股吧、雪球等平台上," 低位定增不利于保护散户利益 "" 习惯性圈钱 " 等质疑声此起彼伏。质疑的诱因是,高新兴历史上已成功实施四次定增,累计募资超 32 亿元,融资规模惊人,但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未能令投资者满意。

更耐人寻味的是,实控人刘双广此番选择置身事外。笔者注意到,预案中未提及实控人将参与此次定增。此外,由于公司实控人刘双广持股比例并不高,刘双广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仅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15.79%。为防控制权旁落,预案还埋下保护条款:若认购方已持股,则本次发行后合计持股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 5%(即 8686 万股),超额认购无效。实控人刘双广此番缺席认购的举动,更让这场融资蒙上 " 信心不足 " 的阴影。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兴曾在 2020 年,上演了一出定增虎头蛇尾的戏码。2020 年 10 月,高新兴抛出了一份募资不超 18.28 亿的定增方案加码车联网,惊诧众人。但后续募资金额历经两次缩水至 12.42 亿、定增方案前前后后改了十多版,历经深交所两轮凌厉问询后,最终以 " 市场环境变化 " 草草收场。

前次定增未能落地的阴影下,如今这份 3.74 亿的 " 缩水版 " 车联网定增方案能否顺利落地,仍然存在多重变数。

转型狂飙十五年后业绩三连降

翻开高新兴的资本履历,堪称一部 " 蹭概念 " 转型简史。高新兴成立于 1997 年,于 2010 年登陆创业板。上市的前七年,高新兴在通信运维、大安防、大数据等曾经的热门赛道玩了个遍。

2017 年初,高新兴开始了第三次赛道转型。当时的背景是,物联网行业方兴未艾,高新兴将经营重心聚焦车联网和公安执法规范化两大垂直应用领域。

为进一步强化车联网业务,高新兴选择走并购的捷径。2016 年,高新兴作价 1.48 亿元收购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兴智联 ")84.86% 的股权,中兴智联是一家机动车电子标识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7 年,高新兴又作价 6.8 亿元收购深圳市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兴物联 ")84.07% 股权,中兴物联则是车联网通信技术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不过,转型车联网赛道以来,公司的经营发展并不乐观。先是由于通过收并购转型追风口,导致自身背上了巨额的商誉包袱。iFInd 显示,截至 2018 年末时,公司商誉总额为 17.42 亿,而这一数字在 2012 年仅为 6451 万元。而后由于收购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公司开始尝到商誉暴雷的苦果。2019 年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 10.24 亿元;2020 年公司再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5.55 亿元。

" 排雷 " 完毕后,如今的财务报表仍难掩隐忧。由于客户群体属性原因,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数据显示,近三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 16.63 亿元、15.70 亿元、14.88 亿元。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追问,为何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如此庞大,未来有何改进措施?但公司的回复,依然是那份投资者耳熟能详的 " 标准答案 "。

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也连续三年下滑。数据显示,2022-2024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3.32 亿元、17.99 亿元、14.17 亿元,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净利润分别为 -2.73 亿元、-1.03 亿元、-2.54 亿元,三年时间已累计亏损超 6 亿元。(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定增 车联网 高新兴 深圳 5g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