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
银行理财又成香饽饽了?
近日,有不少投资者发现,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似乎又回来了。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工商银行 App 发现,其销售的多款银行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提升显著,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 6% 以上。
当前,在 " 存款搬家 " 持续的背景下,银行理财规模不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已超过 31 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 3%。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5 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在存款利率下调和估值整改的双重影响下,呈现规模扩容与结构优化。理财产品持续向 " 低波、稳健 " 风格聚焦," 存款替代 " 逻辑得到进一步强化。
近期,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近段时间市场变化快,优质资产比较稀缺,叠加估值整改等因素,产品管理压力较大。
在受访人士看来,当前市场环境下,优质资产稀缺,叠加理财估值整改等因素,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将有所放大。
来源:图虫创意
多只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大增
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曾经高息的存款产品在市场上已难觅踪影, " 货币基金 + 债基 + 黄金 " 的 " 新三金 " 配置成为新宠,也有部分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银行理财。
近期,有不少投资者注意到,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有点 " 出乎意料 "。
有投资者表示,其近期购买了两只工银理财旗下的理财产品,每只投入的本金在 17 万元左右,每天单只持有收益约 60~70 元。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用户购买的其中一只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 5.49%。
7 月 10 日,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工商银行 APP 发现,多款低波稳健类理财产品展示的年化收益率都在 3% 以上,个别产品超过 6%。
以工银理财旗下的 " 鑫尊利固定收益类每周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 3 号 " 为例,其介绍页面显示,该产品 1000 元起购,近一月、近三月、近六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6.19%、6.1%、2.84%。该产品说明书显示,其业绩比较基准(年化)为 2.40%-2.70%,风险等级为 R3,投资组合为 80%-100% 固定收益类资产、0%-20% 权益类资产、0%-20%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来源:工商银行 App
此外,还有多款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显著提高。如 " 工银理财鑫添益 365 天持盈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 " 近一月、近三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4.09%、2.76%;" 工银理财核心优选 150 天持盈固收类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 近一月、近三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3.72%、2.87%。从投资范围来看,这两款产品均 100% 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对理财产品估值进行整改,需在 6 月底前完成一半。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银行理财过去依托收益平滑信托等模式 " 削峰补欠 ",实现了较多浮盈积累,根据监管要求,后续要逐步释放收益,回归净值型运作模式;整体看,6 月 30 日后历史存续的浮盈空间已释放一半有余,后续银行理财更应考虑通过交易策略减少银行理财波动水平,如加大短久期资产买入,同时将资金委托给公募基金以增厚收益。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还有部分银行理财展示的年化收益率较为夸张。在浦发银行 App 理财展示页面,多款 R2 风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 10% 以上。
以浦发银行代销的 " 浦银理财年年鑫最短持有期 32 号 " 为例,该产品成立于今年 6 月 5 日,截至 7 月 9 日,其年化收益率高达 14.91%。产品说明书显示,这款银行理财风险等级为 R2,其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在 80%(含)以上,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不超过 20%(含)。
来源:浦发银行 App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这些年化收益率极高的理财产品成立时间都较短,大多只有几个月,且底层资产中固收类占比较高。
例如兴银理财旗下的 " 丰利悦动 9 个月最短持有期日开 7 号固收类理财产品 " 成立于今年 5 月 8 日,近一月、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16.44%、9.93%;" 稳添利日盈增利 93 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 " 成立于今年 3 月 13 日,近一月、近三月、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6.86%、5.86%、9.25%。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部分新发理财为吸引客户做大规模,可能会获得资源倾斜,因此短期收益率可能冲到较高水平,不过投资者在购买之前需要特别注意收益率回落的风险。
理财规模站上 31 万亿,下半年收益率波动或加大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定期存款具备一定优势。
上述国信证券研报测算显示,2025 年 6 月份,银行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 2.62%,较上月上升 11 个 bp。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1.43%,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2.61%," 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 2.57%。
" 比价 " 效应下,存款搬家现象持续上演。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普益标准数据显示,6 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约 31.0 万亿元,因季末回表,总规模环比较上月回落 0.3 万亿元,但较去年年底增长 3.4%。
结构上,非现金管理类的固收产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 23.4 万亿元,规模超过 70%,同时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约 6.9 万亿元,占比接近 20%。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下半年,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仍然存在,存款利率仍有较大的下调可能,银行理财规模将在存款搬家效应助推下维持增长。
收益率方面,武泽伟表示," 鉴于估值整改工作持续推进,预计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将有所放大。而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继续落地,债市收益率继续下降,预计银行理财依然会有不错的收益水平。"
温彬认为,今年下半年,在 " 低波、稳健 " 的经营模式下,叠加估值整改持续推进,理财产品净值预计小幅波动。其中,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有望维持年内相对高位、或小幅上行,短期限、高流动性理财将继续承接存款迁移,而现管类收益率下行趋势预计延续,规模继续收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