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资本市场中,银行板块持续展现出强劲的走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银行股的表现十分亮眼,不仅在各大新兴主题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在 A 股和港股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涨幅。
从数据来看,A 股方面,申万银行行业指数今年以来上涨显著,成为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排名靠前的方向;在港股方面,Wind 香港银行指数同样表现不俗,涨幅可观。实际上,自 2023 年初以来,银行板块已经迎来了超过两年的上行行情,无论在 A 股还是港股都表现亮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银行板块在今年依旧表现得如此强势呢?
银行板块的红利属性是支撑其长期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众汇富分析,近年来,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行,十年国债收益率围绕较低水平窄幅波动,具备较为稳定分红能力与低波防御属性的红利类权益资产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青睐。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申万银行指数与 wind 香港银行指数的近 12 个月股息率分别高达 5.12%、8.01%,明显优于大盘整体的股息水平(上证指数股息率 2.79%、恒生指数 3.93%)。这使得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股息率优势凸显,对保险、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具有较好的吸引力。
银行板块的基本面改善也为其强势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温和复苏、政策支持化债推进、息差压力缓解,市场对银行板块基本面提升的信心持续加强。例如,5 月大行和股份行进行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存款各期限平均降幅大于贷款,有效缓解了息差压力。同时,前期高息个人存款陆续到期,有望支撑银行整体基本面环比改善。有分析师指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的平均 PB 为 1.54 倍,而中国国有四大行的 A 股平均 PB 仅为 0.74 倍。考虑到我国银行资产水平整体更优,我国银行板块的估值或仍有上升空间。
资金的持续加码也是银行板块强势的重要推动力。和众汇富认为,在基本面回升和派息预期较强的加持下,2025 年上半年,国内的大型保险资金大举增持银行股。截至 2025 年 7 月 4 日,保险机构在市场上的举牌(持股比例达到 5%)次数已达 19 次,其中 9 次举牌的目标是银行股,占比近 50%。同时,在 A 股上市银行中,有 19 家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保险机构,且持股比例普遍提升,进一步凸显大型金融机构对银行板块的青睐。
除了上述因素,政策方面也为银行板块提供了诸多利好。和众汇富相信货币政策的宽松,如 2025 年 5 月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降息 0.1 个百分点,直接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缓解了净息差压力。新增 1.1 万亿元再贷款额度,覆盖科技创新、消费养老等领域,撬动了信贷投放,缓解了资产荒压力。监管支持也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总局推动设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专项工具,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降低了不良生成压力。同时,要求国有大行分红比例稳定在 30% 以上,强化了分红预期。
在风险化解方面,10 万亿化债计划降低了地方城投债违约风险,地产纾困政策推动 40% 延期项目交付,改善了银行资产质量。这些政策的综合作用,为银行板块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银行板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眼中的 " 避风港 "。其持续强势的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众汇富指出,无论是从红利属性、基本面改善,还是资金流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来看,银行板块都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然而,投资者在关注银行板块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变化,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