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23小时前
学生用AI写作文用豆包做试卷,老师怎么办?教育怎么办?这场论坛有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学生用 AI(人工智能)写作文,教师却不知道它是怎么生成的 "" 老师出的一张练习卷,被学生 3 秒钟就用豆包答完了,老师还能怎么教?" ……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扑面而来,从中小学到大学,一线教师时常发出类似的疑问,这也被称之为教师的 " 群体困境 "。

当 AI 的表达、生成、反馈、建构能力不断重构教学的边界,学校教育究竟要如何改变?今天(12 日),由虹口区教育局、文汇报教卫部主办的第三届北外滩教育发展论坛在世界会客厅举行。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专家学者围绕 " 融合与创生:AI 驱动的教育变革 " 的主题,共同描绘 AI 时代下未来教育的蓝图。

步入 AI 时代,尽管教育的探索百花齐放,但与会者几乎达成共识:AI 的根本价值不仅局限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公平性,而是让更多的教育者更好地关注人的发展。

北外滩教育发展论坛启动

从 " 教 " 到 " 创 ",AI 改变学习范式

步入 AI 时代,教育如何在 " 变 " 与 " 不变 " 之间把握好平衡?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昨天在做主旨报告时给出回答:就教育而言,立德树人的初心不变," 教学相长的本质不变,而改革步伐则要与时俱进,学习范式正在深刻变革。

在复旦大学,AI 大课通过一年时间建设,已实现从 1.0 版本到 2.0 版本的迭代。金力介绍,在原有 1.0 版本建设 116 门课程、"AI+ 教育 " 覆盖全部一级学科和全体本研学生的基础上,2.0 版本将全面推进以师生共创为核心,实现教与学的融通。复旦大学将每年设立超过 100 个 "AI+ 师生共创 " 专项,支持学生与高水平的师资协同开展自教、自学及科研创新实践,并建设超 300 个 AI 创新案例,引领 AI 教育模式的创新。" 通过 AI 驱动的教与学融通改革,学校正构建具有鲜明复旦特色的 "AI+ 创新生态 ",全面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胜任力。" 金力说。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做主旨报告

跨越 " 数字焦虑 ",用未来课堂打开未知疆域,在更多的学校,AI 驱动下的 " 智变 " 正改革课堂范式。

北京大学 -TBI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TBI 全球胜任力研究所秘书长姜振鹏以北京一所中学举例。过去,学校的地理教师为了讲解 " 太阳高度角 " 这个知识点,往往会安排学生在国庆节期间每天测量一米长棍的影子长度,形成记录实验报告。而现在,整个教学范式都有所不同:老师会直接让 AI 生成一份报告,让学生去判断,报告是否准确。结果,就有学生发现,部分数据与他观察到的生活经验并不相符。结合这一发现,老师再顺势引导学生就此展开思辨和讨论,并引出 " 太阳高度角 " 的知识。

" 传统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解答问题、遵守规则、接受任务、交付成果。AI 时代下,教育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规则、发布任务、验收成果。" 姜振鹏说。

AI 变革并非始于 " 技术 ",而是始于 " 人 "

在更多专家看来,AI 技术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场关乎 AI 的变革并非始于 " 技术 ",而应始于 " 人 "。

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孙磊认为,AI 赋能教育,离不开一支敢用、会用、能创的教师队伍。今年 1 月,"HEADS 虹口教育智能体导航系统 " 正式上线,用 " 大模型 + 知识库 + 工具链 " 搭建数字底座,通过接入主流大模型提供基础能力,沉淀区域教学资源形成本地知识库,支持教师通过自然语言开发智能体。

在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寅看来,HEADS 平台就像虹口教育的 " 应用商店 ",上面的每一个智能体,都是不同老师针对各自学科的学情亲手创造的 " 数字助手 "。

论坛现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案例展示

去年 9 月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英语启用了新教材,这本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们找到学英语的感觉,上海市长青学校英语教师邵嘉如和同事们根据课程内容,决定搜索一些英语绘本作为课外学习材料,但事实证明,这些材料的效果并不理想。她们又想到,借助市面上已有的大模型来生成一些新内容,但由于大模型不熟悉具体教材和不同年段的学情,给出的答案也不是学生想要的。于是,她们开始尝试用 HEADS 平台设计 " 小学英语绘本助手 " 智能体,通过词汇的输入实现生成符合学生学情的绘本故事,以及适配的英语课外练习。目前,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这些预设的功能都已基本实现。

在虹口区,诸如邵嘉如这样的 200 多位教师,已成为 " 主理人 ",他们开发的 182 个教育智能体成功在 HEADS 平台上线,后续还有约 150 个教育智能体正在开发上线过程中。

会上,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吕鸣还介绍到,虹口构建起 " 基础 - 特色 - 卓越 " 的三级进阶课程体系,联合华师大开发 30 课时 AI 基础课程,在全区中小学实现 100% 普及;支持南湖职院向中小学提供 AI 职业体验特色课程;依托 " 青少年科学院虹口分院 " 打造 "AI+ 工程 + 项目 " 卓越课程,培育人工智能 " 未来之星 "。

AI 可以成为教学助手,但不能替代学生成长过程

随着 AI 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正在变化。比起技术,教师的个人魅力、学校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AI 进入基础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值得我们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原校长俞立中直言,AI 对教师发展是积极的,教师利用 AI 助手不仅可以在备课、上课、评价学生等环节提升效率,还能把握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此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不足。然而,学习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认知、感知、思辨能力。如果仅通过技术加快学生掌握简单知识的速度,并不是理想中的 AI 教育。

与会专家热议 AI 推动教育变革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谈到,面对 AI 浪潮的巨大机遇,教育人应该 " 见机而做 "。AI 如何赋能教育、赋能什么,需要教育者更具智慧。" 技术的根本价值或许并不在于提升效率、促进公平,更是让更多的教师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身上,人才是最核心的。"

在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AI 赋能教育的探索也在进行中。在校长薛磊的眼中,利用 AI 完成试卷批阅、错题推荐已经远远不足以描绘 AI 教育的美好愿景。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要通过课程、教师发展、学生评价等系统设计,改变学校教育的生态和环境,支持教师投入更多情感支持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挖掘。

论坛上,虹 " 芯 " 魔方青少年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将为虹口的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更具科研气质的试验场;北京大学 -TBI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虹口实验区也宣布启动共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教学 ai时代 人工智能 复旦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