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 10 人走向 100 人,根本就不是管理技巧的 " 加强版 ",而是整个思维方式的重装上阵。本文用 "10 人与 100 人管理差异模型 " 给出了清晰的剖析。
作者 | 智慧君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13801295388
很多管理者可能会觉得,10 和 100,数字变了十倍,但只要方法对,总能 " 带得动 "。可现实是,从 10 人走向 100 人,根本就不是管理技巧的 " 加强版 ",而是整个思维方式的重装上阵。
带 10 个人是做人带人,带 100 个人,是搭系统、调结构、控节奏、建文化。
你不再是 " 第一执行人 ",你得是那个能让系统自己跑起来的人。
小团队,靠的是信任和默契
当你只有 10 个下属,很多事都不用说得太清楚。大家都很熟,你会很自然地知道每个人上周干了什么、这周准备干什么,谁最近情绪有点低,谁主动性强但需要方向感。这个时候,你几乎就是团队的大脑延伸,这个阶段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参与和反馈。
说得更直接点,你可以亲力亲为。不是因为你控制欲强,而是小团队让你 " 管得过来 ",所以,你有更多时间干涉、支持、辅导、激励、约束,去带着团队取得成果。
一旦到了 100 人,光靠你的 " 努力 " 已经远远不够了。
这时候,分工和组织在变化。你开始对 " 体系 " 负责,对分工和组织的一体化体系负责,而不是对每一件事负责。
大团队,靠的是结构和授权
100 个人时,你不再是 " 每个人的领导 ",你是 " 领导的领导 "。
你不可能再 " 理解每个人 ",你只能根据分工的状态,去设计系统,使这个系统由于你的介入变得高效。
如果说小团队的管理是一种肌肉记忆,你凭直觉就能判断谁该干什么;那么管理大团队就是考验你的概念思维能力,你必须想办法通过战略、组织、流程、运营、信息和文化机制,让大家即使 " 看不到你 ",也能知道方向在哪。
你要开始做减法,你要主动决定:哪些例外的、关键的任务你来盯,哪些例常的任务必须下放?哪些决策你必须保留,哪些你愿意让别人做完再告诉你?
这其实有点像是写剧本:你不再是每一场戏的主角,而是那个设定场景、安排人物登场顺序的人。你不出镜,但必须让整场戏顺利演完。
管理者都知道要学会授权。
我见过不少领导嘴上说放权,给员工自主权,但私下动不动就 " 顺手指点两句 ",当然,一指点就是风向突变,搞得下面的人变得无助和无语。
所以,大团队的管理,真正的挑战在于你能不能忍住干预的冲动,尤其在你觉得对方 " 做得不够好 " 的时候。
这时候,你得愿意接受一个事实:你的领导力,就是团队的天花板。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
内在驱动,才是真正的 " 团队感 "
当人多了以后," 你好我好 " 这种人情维系已经撑不起组织氛围了。信任感不能只靠关系,要靠结构支持下的自主与成长。
举个例子,我在一个 100 人团队试过这样的做法,把大目标拆成小模块,让模块之间自主组成项目组,同时设立交叉评审的机制。其实就是让资深的人帮忙引导新手,同时也给他们 " 看别人作品 " 的机会。
目的其实很简单,人是会对自己参与评价的东西更上心的。你越把 " 责任 " 留在组织架构里,越少需要靠 " 人情 " 推动。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得放下对 " 完美交付 " 的执念。你必须承认,一个群体会犯错,但那是成长的副产品。你也不用担心,随着系统和团队的成熟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也会趋于稳定。
" 隐身 " 的管理,才是成熟的管理
管理者真正的成熟标志,是你可以 " 淡出视线 ",而一切照常运转。
这不等于你不管,而是你变成了一个只在关键节点插手的人。你可以 " 安静地关注 ",但不会 " 到处都在 "。
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没有这种经验,当你的老板总在你背后盯着,你会觉得自己是个 " 被监控的工具人 ";而当你知道老板信你,不追问细节,只问目标和方向,你会更想把事儿干漂亮。
很多时候,员工的动力不是来自压力,而是来自 " 被看见、被信任 "。而信任,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感。
对很多人来说,从带 10 人到带 100 人,最难的一关是:学会放手、愿意退场。
当你不再是最懂业务的那个,当你做的事不再那么 " 能立刻看到成果 ",你可能会有些不安。
但你必须理解:你的位置,就是为了让别人发光。
你不再是队伍的尖兵,而是那个守住节奏、分配资源、处理关键冲突的人。你的影响力来自 " 托得起一群人 ",而不是 " 干得过所有人 "。
你要能接受:别人做得不如你快、不如你好,但依然值得让他们去试、去错、去成长。
不要逃避管理复杂性
最后,很多管理者在带大团队的时候,容易走一种极端,就是一上来就想办法 " 瘦身 ",比如 " 太多人了,能不能少带点?"
这个想法不是错的,但你得想清楚,你是在逃避管理复杂性,还是在优化结构效率?
如果你是前者,就是单纯觉得累了,那你可能需要的不是砍人,而是砍干预的欲望。有时候你累,是因为你自己太想控制。不要试图逃离管理的复杂性,管理本身就是枯燥的,比如不论你管理 10 人团队还是 100 人团队,你都要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人,通过去现场、一对一绩效面谈等形式关注他们。
阿拉巴马大学管理学教授韦沙尔・古普塔说:" 如果下属觉得你忙得顾不上他们,你就会失去控制力和领导能力。你要让员工感觉到,你有时间和精力为他们服务,你是他们的后盾。"
如果你是后者,那就真的是结构有问题,比如人均产值、人均利润这类指标如果低于市场平均水准,那可能确实该重构。你需要的数据是:现在这种结构是否造成了信息阻塞或重复劳动?是否真的影响了业务目标?有没有更优的搭配方式?
所以,别急着喊 " 我要缩编 ",你可能只是还没找到新规模下的管理方式。
管 10 个人和管 100 个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你管 10 个人的时候,你是 " 领导 ";
你管 100 个人的时候,你得变成 " 系统 "。
这两个角色,不是层级差异,而是意识方式的变化。
你要从 " 我怎么带人 ",切换到 " 我怎么让一群人彼此带动 ";从 " 我有没有说清楚 ",切换到 " 他们在我的缺席下能不能照样运转 "。
我们都在不同阶段体验着从 " 自己能干 " 到 " 让别人干好 " 的转变。
这个转变并不容易,它要求你变得更抽象、也更耐心。你要忍住不插手、忍住不着急、忍住不当英雄。
你会更焦虑,但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 " 领导力 " 真正的内涵:不是你能做多少事,而是你能激发多少人、创造多少结构、托起多少可能性。
所以,德鲁克会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
下图是 "10 人与 100 人管理差异模型 ":
—— · END · ——
☆ 咨询合作|王老师:13801295388(微信同号)
包政老师新书《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已经上线,新书链接如下:
隶属于华夏基石咨询集团
※ 咨询服务领域 ※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中国领先的实战型、陪伴型咨询服务机构
地址:北京中钢国际大厦 A 座
投稿、转载及开白等:87824329@qq.com
咨询合作:13801295388(微信同号)
业务咨询合作扫码
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及时分享有价值的原创文章,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