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事者发现,高通在官网上架了第三代骁龙 8 的两个细分型号 SM8650-Q-AB 和 SM8650-Q-AA,从而使得整个 " 第三代骁龙 8" 家族的细分产品达到了 5 款之多。
经验丰富的朋友可能会立刻就会联想到,当年的骁龙 820、骁龙 821 家族。在那个时候,它们也曾靠着 CPU、GPU、内存频率上的差异,硬生生分出过多达 5 个版本。
虽然这次第三代骁龙 8 的情况与当年相比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第三代骁龙 8 发布于 2023 年秋季,到现在来说已经算是快两年前的旧平台了,因此高通现在为其推出新的细分型号," 目的 " 自然不同于当年骁龙 820、821 作为 " 当代旗舰 ",通过官超而进一步推高性能的情况。
另一方面,能体现这种差异的更直接证据,出现在近日曝光的某款联想新款平板跑分成绩里。从中不难发现,这个新的 " 第三代骁龙 8" 采用了 6 核、而非之前的 8 核 CPU 配置。具体来说,其 CPU 是由一颗 3.3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四颗 2.96GHz 的 Cortex-A720 大核,以及一颗 2.27GHz 的 Cortex-A520 小核组成。相比于 " 原版 " 的第三代骁龙 8,至少删去了一颗 A720 大核与一颗 A520 小核,同时将原本 3.15GHz 的两颗 A720 核心进行了降频。
乍看之下,这似乎可以理解为高通方面是要将第三代骁龙 8 这款经典的老旗舰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得其在更低价位段延续生命力。但事情会有这么简单吗?
首先追溯历史不难发现,高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从来没有过这种 " 主动将老旗舰降格销售 " 的举措。特别是在第三代骁龙 8s、第四代骁龙 8s 这类专门的 " 次旗舰 " 平台诞生后,他们更是没有了拿自家老旗舰 " 下放 " 的必要。
但一方面来说,高通不这样做,并不妨碍其他芯片厂商不拿这样的办法来清理它们的库存。特别是对于一些制程状况不那么好、本身良品率比较 " 拙计 " 的厂商来说,别说一款产品 " 割 " 出 5 种变体了,就是弄出十几种来,还不是照样有消费者买单?那既然有人带了好头,高通自然就会产生有样学样的 " 冲动 "。
另一方面,从第二代骁龙 8 到第三代骁龙 8,高通其实一直都用着比较 " 奇葩 " 的 CPU 设计方案,例如第二代骁龙 8 本质上是 1+2+2+3 的四个 CPU 簇,而第三代骁龙 8(原版)则是 1+3+2+2 的四丛集设计。这种增加(中)大核、减少小核数量的方式,确实能在跑分软件和性能测试里表现出不俗的能效比,但站在开发者角度来说,这样不对称的 CPU 组合难保不会增大软件优化的难度。
况且在那之后,高通目前的旗舰平台骁龙 8 至尊版,以及可能不久之后就要发布的第二代骁龙 8 至尊版,都改回了明显更常规的 2 超大核 +6 大核设计。虽然这是因为它们换用了新的架构,但也不免有高通对自己此前 " 四丛集 " 设计进行反思的因素。
考虑到这两点之后,再来看此次曝光的 " 六核版 " 第三代骁龙 8 就会意识到,高通在这两个新平台上的设计还真不是简单的减少两颗 CPU 核心。一方面,他们将原本第三代骁龙 8 的 CPU 设计从 " 四丛集 " 简化为了更主流的 " 三丛集 ",有利于开发者更积极地使用那四颗 Cortex-A720 大核进行并行计算。
另一方面,总计六核心的 CPU 配置也很难不让人与如今的旗舰骁龙平台产生联想。毕竟高通客观上依然占据着安卓移动设备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们力推 " 六核 CPU" 作为次旗舰主流设计,就必然会通过开发者的适配工作,反向对竞争对手的八核、十核产品造成影响。说白了,这更像是一种抢夺话语权的技巧,而非单纯的技术路线之争。
当然,可能有些朋友对我们的看法也会产生疑惑。毕竟如果高通的目的包含了让开发者更熟悉六核 CPU 这一因素的话,那他们为啥不拿第四代骁龙 8s 为蓝本去做衍生型号呢,毕竟这可是一款 " 全大核 " 芯片,阉割成六核 CPU 配置后会更接近骁龙 8 至尊版。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第四代骁龙 8s 一是刚刚发布不久,现在就拿来 " 割 " 未必能降低多少成本(或者说变相提高多少良品率)。其二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第四代骁龙 8s 的名号显然不如第三代骁龙 8 来得响亮。所以无论是出于低价、还是从市场宣传的角度来看,六核的第三代骁龙 8 似乎都是对于高通而言,目前最值得去下的一步棋。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