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医药行业格局中,创新药产业正展现出极为明确的投资趋势。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自 2025 年开年以来,创新药领域就动作不断,诸多利好因素持续涌现,为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极具影响力。众赢财富通分析,这一政策提出了 16 条全链条支持政策,涵盖了加速创新药研发与完善支付体系等关键方面,并且同步推进首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政策的大力扶持,为创新药产业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从研发端到市场端都给予了坚实保障。
在资本市场上,创新药产业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5 年创新药估值和基本面的双重修复进程持续推进。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在主动权益基金的上半年收益榜中,多只创新药与北交所基金携手 " 霸榜 " ,这无疑彰显了创新药在投资领域的强劲实力。进入 7 月,创新药市场在经历 6 月下半月的短暂盘整后重新走强。例如,7 月 11 日,创新药指数开市指数为 1252.9310,最高涨至 1274.0720,最终以 1.1431% 的涨幅收盘 ,成交金额高达 92.78 亿元,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创新药的积极态度。
从行业发展的基本面角度分析,国内创新药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随着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创新药出海授权数量持续攀升。2025 年截至 6 月,创新药项目完成 BD 项目数量已超过 80 项,分子形式丰富多样。从跨国药企(MNCs)引进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情况来看,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创新药企从 2020 - 2024 年,首付款金额从 5 亿美元大幅增长至 41 亿美元,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国内药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当创新药产业进入成果兑现阶段,一系列对管线创新带来的前沿贡献,在企业出海的推动下转化为行业的结构性趋势。财通证券研报显示,从临床开发的角度,受益于过去 20 年创新技术的积累,未来三年中国创新药品种在美申报数目或将持续增加。2015 - 2024 年期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药数量爆发。按历年首次进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进行统计,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 3575 个,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实力,成为一批中国创新药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在资本端吸引到了来自全球的共同关切。在 7 月内发布的一份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报告中,高盛指出,截至 2025 年年中,中国在全球临床管线数量中的占比已达到 1/3 左右。" 对一些可能成为未来标准治疗方案的新成药模式而言,中国企业要么是主要的管线贡献力量(ADC、BsAb/TCE),要么是新崛起的重要玩家(如 siRNA、PROTAC)。
创新药产业投资趋势的明确,还向上传导至产业链,带来了诸多产业链机会。以创新药产业链中的 CXO 板块为例,经历投融资冰点和相关事件后,其竞争力愈发凸显。众赢财富通观察,像药明生物、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等龙头公司,在手订单持续稳健增长;多肽、ADC、小核酸等第二、三增长曲线的布局,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昭衍新药等公司基本面改善,后续还有进一步的催化空间。
上游产业链同样前景可期。众赢财富通相信,上游出海趋势向好,国内市场价格竞争压力有所减缓,国产替代趋势持续,业绩表现有望逐步回暖,诸如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等企业值得关注。以百普赛斯为例,自去年 Q4 起连续三个季度国内收入增速超 30%(其 90% 以上客户为工业端,反映工业端需求复苏),海外收入保持 20% 以上增长,关税影响有限;预计 Q2 收入增长或达 25% 以上,利润增速更快,且 Q1 利润率已开始复苏,超出公司自身预期。
综上所述,创新药产业投资趋势明确且积极向好,其向上传导为产业链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无论是从政策支持、资本市场表现,还是行业基本面及产业链发展等多维度考量,创新药产业在未来都极具投资潜力,有望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优质选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