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26讲武堂 21小时前
这款美军坦克太威猛,90mm大炮备弹70发,战场上德军虎豹都得绕着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堂 ,作者战史堂

1943 年 2 月 19 日凯塞林山口战役开始,美军第一次与德军交手便损失惨重,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集群在虎式坦克的掩护下向前进攻,轻而易举的将美军战线撕裂。

短短六天时间里,美军 6300 人阵亡、负伤或失踪,损失了 183 辆坦克、194 辆半履带车和 512 辆各型车辆。

美军 37 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力击穿德军坦克,甚至装甲较为薄弱的四号坦克都无法击穿,美国并没有重视此前战争的经验教训,孱弱过时的火炮是无法对德军新型坦克构成威胁的。

▲德国非洲军团的三号坦克。

▲德军四号坦克。

美军的 M2 系列坦克和 M3 格兰特中型坦克性能严重落后,只有 M4 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性能与德军长身管火炮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性能相近,但其前装甲仍旧无法抵御德军长身管 75 炮和 88 毫米炮的攻击。

由此可见,装备的性能差距是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难道美军缺乏有效武器对付德军坦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一战结束后长达二十年的间战期里,美军对于坦克的定位和要求并没有落后于时代,但德军不断总结从战争中积累的经验来对坦克性能进行升级,比如为三号和四号坦克换装更长火炮身管,提高其火炮穿深。

德军显然比美军在坦克战上更具经验和技术优势,1942 年,美国研制并测试了的第一辆重型坦克 T1E2,随后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制造了 M6A1 重型坦克。

▲美国 M6A1 重型坦克。

虽然 M6A1 重型坦克在火力和防护上足以对抗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但是其糟糕的可靠性最终迫使美军放弃了该项目。

而现在,德军新型坦克的威胁迫在眉睫,这促使美国加速研制能够有效对付德军装甲部队的新型坦克。对此,美国设计了两种型号的坦克,也就是 T25 和 T26。

二者装备同样的 T7 型 90 毫米火炮,但最终只有 T26 项目得以继续进行,该项目共设计三种试验型号,其中 T26E3 型脱颖而出,被赋予美国名将 " 铁锤 " 约翰 · 约瑟夫 · 潘兴将军之名,1945 年 1 月定型生产,随后运往欧洲战场实战检验。

▲美国 M26 潘兴坦克。

潘兴坦克采用炮塔稍靠前布局,车内乘员共五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无线电兼机枪手,驾驶员和无线电员并列而坐,他们的头上有两个向上开启的舱门,舱门安装了两部潜望镜,炮塔置于车体中部微微靠前。

为了稳定火炮,保持平衡,炮塔尾部向后略突出,炮手和车长位于炮塔内部右侧,装填手位于炮塔内部左侧。

炮塔顶部装有一挺 12.7 毫米勃朗宁 M2HB 重机枪,炮塔内部还装有一挺 7.62 毫米 M1919A4 同轴机枪,车体右侧无线电员处还有一挺 7.62 毫米 M1919A4 车体机枪。

▲ M26 潘兴内部结构。

潘兴装备的 90 毫米 M3 坦克炮总备弹数为 70 发,火炮最大俯仰角为 -10 度至 +20 度,复杂地形作战能力很强。

在发射主力弹种 M82 被帽风帽穿甲弹时,在距离 100 米开火可击穿 170 毫米入射角 0 度的均质钢装甲和 131 毫米入射角 30 度的均质钢装甲。

在距离 1000 米开火时仍能击穿 147 毫米入射角 0 度均质钢装甲和 114 毫米入射角 30 度均质钢装甲,而虎式坦克的首上垂直装甲厚度仅为 102 毫米。这意味着,潘兴具备了在远距离交战时摧毁虎式坦克的能力。

▲德军虎式重型坦克。

潘兴装备的福特 GAF6002B 液冷 V 型 4 行程 8 汽缸汽油发动机每分钟工作效率 2600 转产生 500 匹马力带动潘兴 41.6 吨的车体,其最大公路时速可达 48 公里,最大越野速度可达 8.45 公里。

潘兴发动机的强大马力使其具备了极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即便日后在多山的朝鲜战场,潘兴也能始终伴随美军作战。

1945 年 1 月,第一批共计 20 辆 T26E3 潘兴被运至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军第 3 和第 9 装甲师各接收了 10 辆,经过一个月的选拔和训练,美军终于获得了可以与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分庭抗礼的利器。

▲ M26 潘兴坦克开火绘画。

▲德军豹式坦克。

2 月 25 日,潘兴开始投入战斗。2 月 26 日,在埃尔斯多夫的路口处美军第 3 装甲师 33 装甲团 F 连一辆绰号为 " 火球 " 的潘兴被德军虎式坦克在 90 米左右的近距离伏击。

德军虎式坦克首发便取得命中,直接击穿了 " 火球 " 的炮盾,装填手和炮手当场阵亡,第二发命中炮管,炮膛内的炮弹由于剧烈的震动炸膛,炮管损坏,第三发炮弹擦过炮塔右侧装甲,将指挥塔舱盖直接打飞。

虎式坦克偷袭成功后便倒车撤退,但虎式车组却因为错误操作卡在废墟中,最终被迫弃车,但 " 火球 " 并没有因伤下火线,经过修复后,它于 3 月 7 日重新加入战斗。

▲被虎式坦克打坏炮管的 " 火球 "。

3 月 6 日,美军第三装甲师 32 团的一辆 M1A1 谢尔曼坦克在靠近科隆大教堂时被一辆在暗中埋伏的豹式坦克摧毁,全车 5 人仅有两人生还。

E 连的潘兴随即展开反击,在 110 米距离,潘兴抢先开火,连续开火三次,先后命中豹式坦克炮塔和车体侧面,豹式坦克弹药殉爆,车辆焚毁。

在同一天 D 连和 G 连的 2 辆潘兴又击毁了一辆虎式坦克和一辆四号坦克。但第三装甲师 33 团 H 连的一辆潘兴在科隆市附近的尼赫尔被德军犀牛坦克歼击车击穿首下装甲而起火,坦克焚毁,所幸车组乘员安全逃生。

▲在科隆大教堂下被潘兴击毁的豹式坦克。

▲战地的 M26 潘兴坦克。

此外第三装甲师还改装了一辆 T26E4 超级潘兴,在潘兴原版的基础上换装了火力更为强劲的 90 毫米 T15E1 坦克炮,该炮在距离 100 米开火时可击穿 208 毫米的均质钢装甲。

在火力上追赶德军虎王重型坦克的同时,它在防护上也获得了加强,美军从豹式坦克首上切割下 80 毫米的钢板用作附加装甲焊接在了炮盾和首上处,并留有缝隙,组成了间隙装甲,显著提升了防御能力,但仍无法有效抵御虎王坦克的长身管 88 毫米炮的打击。

该车炮手宣称在德绍击毁了一辆虎王坦克,但在当时,装备虎王坦克的德军重装甲营不是被歼灭、解散,就是距离德绍百里之遥,所有的证据均无法有效证明,显然这是一次错误的战果汇报。

▲ T26E4 重型坦克。

▲德军虎王重型坦克。

同样装备潘兴的美军第九装甲师在强渡莱茵河的 " 战利品 " 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夺取鲁登道夫大桥的步兵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成功阻止了德军的炸桥计划。

在欧洲战场进行实战检验的同时,美军也打算将潘兴投入到太平洋战场,1945 年 3 月 31 日,美军将 12 辆潘兴装上运输舰,准备送往冲绳作战,但由于各种延误,潘兴们运抵冲绳那霸时已经是 7 月 21 日,冲绳战役早已结束。

关于日军在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期间报告的,遭遇正面 200 毫米至 240 毫米的美军重型坦克的情况便可排除潘兴,极有可能是对谢尔曼 M4A3 坦克的错误报告。

▲搭载了大量步兵的 M26 潘兴坦克。

▲ M4A3 谢尔曼坦克。

截止到二战结束,潘兴一共生产了 1436 辆,其中有 310 辆部署到战场作战。虽赶在战争尾声投入战场,未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让美军装甲部队面对虎式坦克时终于有了正面对决的实力。

其装备的 90 毫米 M3 坦克炮与德军 88 毫米 Kwk43 型坦克炮一起并称 " 二战最成功的坦克炮 ",此外潘兴坦克还发展出诸多衍生型号,为战后坦克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