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Auto 昨天
广汽集团绝地反击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前两天,广汽集团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财务情况的预告,预计亏损 18.2 亿到 26 亿元。从国内最会赚钱的车企到如今亏损不断扩大的局面,广汽集团被钉在各大平台的热搜榜上被黑子们无情地嘲讽。

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广汽在预告中给出了四个原因,其中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公司于报告期内推出的几款重点新能源车型,销量仍处于爬坡期,未达计划目标,多个主力车型受价格战影响,收益下滑。

事实上,自从去年底开始 " 番禺行动 " 以来,广汽集团的市场表现已有好转:在 2024 年 Q4 年底冲量之后,2025 年 Q1 的销量也有 37.11 万辆,同比下滑 9.42%,虽然还是下滑,但是比起 2024 年前三季度动辄百分之二三十的降速,跌幅已经大幅收窄。

进入到 Q2,广汽集团的几款重磅车型已经全部上市,包括埃安 UT、RT,传祺的向往 S7 和向往 M8,昊铂 HL,还有广汽丰田的铂智 3X...... 按理说,这正是广汽反击的时机,却未料友商们在此关键时刻发起了今年以来最猛烈的价格战。

并不擅长价格战的广汽,在这个时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广汽集团最主要的几款车型,终端几乎都没有优惠:即便像传祺 E8 这种上市已经很长时间的车型,终端优惠也仅 1 万左右,要知道这是一款起售 21.68 万的车,这点优惠并不大。

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广汽集团三大自主品牌在售的车型平均优惠幅度不到 1 万元,且优惠多集中在老款车型,新车型除上市时的权益外,基本无优惠。这种终端态度,在车圈实属一股清流。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强硬的价格体系,所以今年二季度,广汽集团的销量仅 38.42 万辆,跌幅回到两位数,环比增加了 3 个百分点。虽跌幅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但它抑制了广汽回暖的势头,再加上上半年持续扩大的亏损,以及广菲克重组失败,广汽 debuff 加满,引来了众多落井下石。

然而,真的大可不必!

做企业会有三个阶段,前两个都非常容易理解,分别是创业和上轨道,也就是从 0 到 1,然后从 1 到无穷。但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一直顺风顺水走下去的,所以许多伟大的企业都会出现第三种情况,就是 " 救业 "。就如 2019 年的比亚迪,还有 1985-1997 年的苹果公司。

所以你也看到,广汽集团在去年年末开始了为期三年的 " 番禺行动 "。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逆风翻盘更难。一是要调整内部士气,重拾信心;二是,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有惯性的,从顺风到逆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的,要逆风翻盘也需要克服惯性,而且阻力还更大,首先就要学会在唱衰声前行。

就如打英雄联盟从顺风到逆风一样,先是要卖掉顺风局用来抢 " 人头 " 的装备,然后存钱买用来翻盘、能提高韧劲的装备,在钱不够的情况下,肯定需要猥琐发育一阵子。

这大概也是古人所说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过去这半年,广汽更多还是在 " 磨刀 " 的过程中,内部的组织架构可以说是焕然一新,让沟通更加顺畅之余,效率也更高,成本也更低。所以,这场逆风局,远没到打完的地步,甚至才刚刚开始。

预告发布前一天,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也在 2025 中国汽车论坛上宣布广汽集团全面进入 " 战时状态 ",要打响三场战役—— " 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 "。

那么,广汽集团能打赢这三场战争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其实并不复杂,就三个字符——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冯兴亚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道出了 IPD 的重要性:" 番禺行动 " 目前为止做了四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 IPD,甚至可以说其它三件事都是为 IPD 服务的。

按照冯兴亚的说法,过去车辆的产品力上限是由工程师的能力上限决定的—— " 我有多大的本事,就造出什么车 "。但导入 IPD 之后,车辆的产品力上限是由市场和用户需求决定的,如果工程师的能力与之不匹配,要么提升,要么滚蛋,让有能者替之。

所以,导入 IPD,为的是让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倒逼自己谋发展。但这说易行难!

目前国内最成功的 IPD 就是华为模式,由任正非在 1998 年花巨资引进的。后来,很多企业——也包括很多车企——都开始学习华为。如果是像理想汽车这种刚起步就用 IPD 的组织架构还好,但像广汽这种 " 正在掉头的大船 " 就很难学。

因为他需要打通所有部门沟通的桥梁,让大家毫无障碍地共同研发新产品。要知道,在 IPD 之前,广汽集团光是广汽研究院内部就有十几二十个平行、独立的部门,很容易出现有劲使不上的情况。

为了配合导入 IPD 流程,广汽还成立了一个变革与流程管理办公室,也开了好几轮的誓师大会。这才有了广汽现在的 " 三院一部 " 的产品研发体系——整车开发院、平台技术院和造型设计院,加上产品本部。

前段时间,冯兴亚去华为拜访了任正非。

" 磨刀 " 的同时,广汽也没有停止 " 挥刀 " 进攻。

在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的当下,广汽集团在研发上却没有吝啬半点——今年一季度,广汽的研发投入是 3.77 亿元,同比增长了 0.45%,虽然增幅不大,但对比下滑了 160% 的利润和跌了 7.95% 的营收,似乎也能看到广汽在产品研发上的豪气。

虽然目前来看,广汽三大自主品牌的销量还是没有企稳回暖,但并不妨碍其产品在同级中出色的表现。

例如埃安的 UT,一款小型车,能在价格与竞品相当,甚至更低的情况下,搭载功率 100kW,扭矩 320Nm 的电驱系统,配合全系标配的 215mm 的宽胎,让小车也有绝佳的行驶质感,让小车廉价但不廉质。

例如传祺向往 S7,一款起售价不到 17 万,顶配也不过 22.38 万的中大型插混 SUV,打破当下插混 SUV 的审美风格,以 " 高大 " 形象示人,配合可增程也可混联的混动系统,给用户足够舒心与安心的用车体验。

还例如昊铂 HL,一款 5.1 米车长,将近 3.1 米轴距的大型 6 座 SUV,搭载了 60.33kWh 同级最大增程电池,让其纯电续航突破 350km,创造了一个同级之 " 最 " 的同时,也完成了增程车从 " 油车 + 电池 " 向 " 电车 + 油箱 " 的转变。

从昊铂 HL 身上,你还能看到广汽走在行业前面的领先技术。

例如它的智慧底盘能结合激光雷达的预瞄,精准把握前方路面的情况,然后主动调整悬挂的阻尼和高低,配上能主动修正车身姿态的鹰爪系统 ASTC,让昊铂 HL 从容面对各种复杂的路口。从智驾到底盘再到动力系统,如此高程度的整车智能,在业内绝对是翘楚。

看到当下的广汽,让我想起了 2019 年比亚迪。两者都遇到了威胁到 " 生命 " 的状况——销量下滑的同时,营收和利润也都大幅下滑,但他们都坚定不移地持续在研发上投入,反正穷什么都不穷研发,而且面对着困难,没有乱了阵脚,以长期战略的目光审视当下的战况。

后来,比亚迪的辉煌成就已为众人所共见,而广汽的 " 逆袭之战 " 尚需时日,以当下如今惨烈的市场环境,或许也不那么容易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广汽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机遇来临之前,低调发育不成问题。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广汽 传祺 广汽集团 自主品牌 苹果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