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不装空调的欧洲人因高温改变原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长久以来,空调欧洲民众家庭中被视为 " 非必需品 "。据统计,目前欧洲仅有约 20% 的家庭安装了空调,英国和德国更是分别只有 5% 和 3%。然而,随着极端高温天气愈发频繁,席卷欧洲的热浪正在悄然改变当地人的原则。

以往没有使用空调的需求

欧洲人不装空调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缺乏使用空调的需求是首要原因。以往在欧洲,热浪虽时有发生,但很少像近期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那么长、频率那么高。国际能源署专家马瑟韦指出:" 在欧洲,我们根本没有使用空调的传统,因为直到最近,空调还不是主要需求。"

长期以来,欧洲都依靠自然通风和建筑设计来应对偶发的高温天气。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通风需求,高挑的天花板、大窗户和穿堂风成为天然的制冷系统。法国人则习惯通过百叶窗和厚重窗帘来阻挡阳光,西班牙人更是将午休发扬光大,通过改变作息时间来躲避正午的炎热。

老旧的建筑结构也给安装空调带来一定限制。欧洲大量房屋建于 20 世纪中叶甚至更早,普遍缺乏安装中央制冷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历史保护区,还面临严格的建筑外观限制。在巴黎的蒙马特高地,许多 17 世纪的石制建筑受到保护,建筑外立面不能随意加装设备。在佛罗伦萨的历史城区,任何改变建筑外观的行为都需经过文物保护部门的审批。

经济成本同样不容忽视。对于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而言,空调不仅是购置负担,更是用不起的日常开销。此外,许多租房者还需要承担房东不同意安装、搬家时恢复原状等额外成本。

政策导向也抑制了空调普及。为实现 2050 年 " 碳中和 " 目标,欧盟积极推广节能建筑与绿色生活方式。西班牙政府曾要求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不得低于 27 摄氏度,意在降低能耗。德国政府通过多项财政激励和税收政策,而传统分体空调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在荷兰,政府推出 " 绿色屋顶 " 计划,鼓励居民在屋顶种植植物以自然降温。

热浪撬动社会的传统观念

愈发频繁和持久的热浪正撬动欧洲社会的传统观念,也引发了关于气候公平的激烈讨论。德国环境部长施奈德坦言,有钱人可以买空调、修建凉亭、远离城市来躲避高温,而低收入人群只能忍受,但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是最需要获得有效保护的人。

在法国,政府坚持优先为特定场合提供降温设施。法国政府官员直言,空调适应性不足,其高耗能与排放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对此,法国极右翼政客勒庞批评政府无所作为,呼吁全国范围内安装空调," 普通民众正被迫在酷暑中煎熬,而精英阶层早已享受凉爽 "。

在政治争议与公平担忧的背后,市场的现实需求已经迅速抬头。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50 年,欧盟空调设备总量将增至 2.75 亿台,是 2019 年的两倍以上。德国空调安装商施密茨表示:" 过去,空调被视为奢侈品,现在成了不少家庭的生活刚需。" 英国一家公司董事萨蒙透露,过去五年间,空调咨询量增长了 3 倍。在德国斯图加特,电器卖场多款空调贴出售罄标签,安装订单排到了 8 月底。这股需求热潮甚至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一些欧洲城市开始提供空调租赁服务。

但不少专家警告,大规模使用传统空调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隐患。有分析指出,空调高度依赖传统能源,能源的密集使用则推动了气温的升高。

面对这种困局,技术创新成为新的突破口。在德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热泵系统,这类设备能在冬季供暖、夏季制冷,能源效率远高于传统空调。法国则通过 " 地热加速计划 " 加速部署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恒温资源为建筑提供低碳降温方式。在荷兰,包括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多个新社区开始试验区域制冷系统,集中供冷不仅节能降耗,也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路径。

未来,随着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加剧,如何在清凉与环保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长期命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法国 德国 英国 国际能源署 佛罗伦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