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集微APP 昨天
供应商盈利能力不升反降背后,车企支付账期缩短仍难规避风险转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年 6 月 10 日 -11 日,国内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 17 家车企陆续披露,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保障产业供应链稳定,被认为是国内车市 " 反内卷 " 的重要举措。

车企的上述举措也受到了汽车供应链产业界的大力支持,被解读为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加速研发创新的重要推助器。该举措推进至今已一月有余,那么车企缩短支付账期对供应链的影响几何?近期部分汽车供应商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受车企支付账期调整影响,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升反降,与预期出现较大偏差。

供应链企业披露:账期调整致亏损扩大

7 月 13 日,云内动力在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因公司调整了与主要客户的产品结算模式和结算周期,导致上半年发动机产品平均销售单价有所下调,单位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进而导致公司亏损扩大至 1 亿元 -1.5 亿元。

这是过去一个多月来,A 股首家披露车企承诺 " 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 以来因账期调整致业绩下行的汽车供应链企业。

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2025 年 Q1,云内动力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 102.65 天、189.45 天、155.39 天、95.13 天,虽然整体呈持续下滑趋势,但均超过车企近期承诺的 "60 天内支付 " 周期,不过此前业绩亏损并非受应收账款账期缩短影响。

根据云内动力 2023 年、2024 年业绩报告,业绩亏损主要受研发投入高、期间费用高、销量未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云内动力于 2023 年、2024 年,单台发动机毛利率均同比上升。

显然,云内动力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与过去几年的发展走势截然不同,重要影响因素变更为 " 调整与客户的结算模式和结算周期 ",具体调整情况仍有待半年报披露。

事实上,此前业内已对车企缩短支付账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一定预警。

在车企承诺 " 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 不久,产业链爆料,有部分供应商接到客户通知,要缩短账期,企业需将产品的价格调降 10%-15%;更有车企将开发费用等摊销到零部件单价上,导致零部件企业需要卖更多的货才能赚到同样的钱。这意味着,账期虽然缩短了,但车企的经营压力实际还是通过账期的形式转嫁到供应链企业身上,有悖政策初衷。

另有消息称,近年来中小企业为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投入支出大幅增加,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亟需回款以满足日常经营需求,这部分企业未到约定还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也容易遭到下游客户 " 打折回款 " 所裹挟,变相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亏损。

某行业人士分析称,随着国内车企逐步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供应链企业的地位越来越低,车企通过缩短账期裹挟供应商降价的行为,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供应商沦为工具人,没有足够的利润去创新。"

分析近期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 H1 业绩预告发现,同质化越严重的产品,面临的竞争越激烈,产品降价也越明显。

那么,类似云内动力的遭遇是否具有普遍性?从截至 7 月 14 日 A 股汽车供应链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看,尚属于个例,而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且在手订单较多的供应商,于今年上半年仍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内卷式竞争是政策效果打折主因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的施行,旨在解决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 " 长账期 " 问题(部分车企账期长达 6 个月甚至 1 年),缓解供应链企业的现金流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坏账风险,优化产业生态。其核心目标包括:

1、改善供应商现金流:缩短回款周期,降低融资成本,减少 " 三角债 " 风险。

2、稳定供应链:避免因账期过长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产业链安全。

3、规范行业竞争:防止车企利用账期优势压榨供应商,促进公平交易。

特别是地缘政治影响、全球经济走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打造稳定、健康的汽车供应链体系更显重要,相关政策的出台得到了产业链企业的热烈欢迎。

豪恩汽电认为,政策正倒逼行业从 " 价格战 " 转向 " 价值共生 ",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 60 天以内,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

尽管政策初衷良好,但在落地过程中,部分车企通过其他方式转嫁成本,导致政策效果打折,甚至产生反作用,出现部分车企在缩短支付账期的同时,要求供应商降价、协助摊销成本的现象;部分车企名义上缩短账期,但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6 个月兑付),实际资金到账时间并未改善,或通过延长验收流程变相拖延付款,均违背了政策初衷。

导致政策落实难的原因较多,其中,中国汽车产业的内卷式竞争是重要影响因素,极限价格战下,成本转嫁已成为车企的常规操作手段。

而过去几年,从供应商到车企的全产业链企业为了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红利,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扩产与创新投入,当投入产出未达预期,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作为甲方,已有部分车企陷入现金流紧张困局,难以在短期内调整资金流以满足 60 天账期的支付要求,尤其是对于资金储备不足、盈利能力较弱的车企来说,可能会面临债务违约、供应链断裂等风险,转而向供应链转嫁风险。

另有分析认为,部分车企承诺 " 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 只是为了向市场 " 证明 " 公司现金流健康,避免被同行、供应商将公司归类为 " 汽车界恒大 ",以此来维持公司稳定运营。

(校对 / 邓秋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供应商 云内动力 中小企业 发动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