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市出了几件小事。
第一件事是深圳前海桂湾土拍,12 家房企疯抢,最终由深圳招商花费 21.5 亿拿下,楼面价突破深圳历史天花板达 8.42 万每平米,溢价率 86%!
尽管这块地是一宗小地块,能做两百套房子就不错了,但地王消息一出来,还是引起了圈内不小的震动——要知道上一次爆出的深圳住宅单价地王,还是 2015 年,泰禾拍出的尖岗山地王(楼面价 7.9 万每平)。
时隔十年,深圳再次推地王!尽管行情已不是当初的行情,但深圳作为全国楼市晴雨表,招商桂湾地王还是引人遐思:
是不是操盘手开始有意识的去托举了?地块小而精美,花点小钱就能把楼面价拱成王了,可以提振市场,符合如今的主旋律。
第二件事则是北京某区新房不得降价事件。
据说 sjs 疯传,要求从 8 月份开始,该区所有的新房网签价,不得低于 6 万。
很明显,这就是奔着中海去的,衙门口的中海学府里,金安桥的中海寰宇天下天镜,特价房网签价均已破 6,最低单价甚至打到 5.5 万。
虽然去年丰台花香壹号也同样谈过一次,但整个区都打招呼,这是北京楼市很罕见的。
而这也意味着,北京部分区域房价实行 " 硬管控 ",开始步入现实。
深圳和北京的这两件事,连起来看,可以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
远郊区房价不行了,政策和土地供应等,开始集中发力核心区。
是啊,看看最近 1 年多,北京各个区新房都有降价,大致的降价幅度:丰台>昌平 / 大兴>石景山 / 通州 / 亦庄>朝阳郊区 / 海淀郊区。显然,北京楼市降价的主流地段就是各个郊区、新城。
回顾北京过去 10 年里成交的地块,绝大部分都是郊区和非核心地段。也正因为如此,最近两年北京新房和土拍市场,越来越后劲不足。
比如石景山今年首拍,只有一家房企托底竞价;昌平东小口原本预计 6 月底前三个地块一次性拍出,结果又延迟。
直到近两年从朝阳太阳宫地块开始,北京才逐渐放开朝阳、海淀和东西城核心区的土地供应,北京楼市才有了少许的热闹气氛。
对比上海,过去五年来,核心区中环内环的土地供应就没断过,上海的成交量和豪宅成交价,也一直令北京望尘莫及。参见文章《》
如今,就连深圳都开始推前海核心区供地了,北京过去打骨折卖郊区也开始明令禁止降价内卷了,说明:
北京深圳这场持续 10 年的郊区炒地的游戏,即将结束,之后的楼市,大概率像上海 2023 年后一样,大量加推核心区土地和新房。
从情绪来讲,进入 2025 年 7 月,房地产市场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前段时间中国房地产报一则 " 更猛的刺激政策要来了 " 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而今年半年来,楼市又出台了哪些政策呢?金融层面连续降息降准,尤其是存量房贷利率也降至历史新低 3.09%,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此外还有公积金新政,多地宣布缴存人可直接划转公积金支付新房首付款,有的还延长了贷款年龄上限,缓解了部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
由此,政策上的暖风吹拂,叠加北京深圳两地供地策略的转变,楼市,真的起风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