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从 3.25 港元涨到 5.33 港元,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民生银行的港股股价最大涨幅超 60%。这背后多少有一些深圳富豪林立的功劳。
图片来源于 Wind
最新消息显示,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香港立业公司 ")以每股均价约 2.624 港元的价格,合计买入民生银行 H 股约 1.99 亿股,总耗资约 5.23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4.77 亿元),占民生银行 H 股比例为 2.4%,占该行总股本比例为 0.455%。
香港立业公司是林立控制的深圳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深圳立业集团 ")旗下子公司,而深圳立业集团是民生银行的第四大股东。此次增持之后,深圳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增至 4.945%,距离举牌线仅一步之遥。
在增持民生银行的同时,深圳立业集团却大幅质押了华林证券的股权," 长袖善舞 " 的资本玩家林立,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从信贷员到深圳富豪
和多数中国富豪的发家史一样,林立也是出身寒微,后来凭借 " 天时地利人和 " 成为一方富豪。或许唯一的一点不同在于,林立从始至今都没有离开金融市场。
1963 年,林立出生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童年的他,因父亲的缘故,在农村的艰苦环境中摸爬滚打。
身为家中长子,林立早早便肩负起生活的重担。16 岁时,他踏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紫金县支行,成为一名信贷员,自此开启了他与金融行业的不解之缘。
林立曾先后在农业银行河源市紫金县支行、深圳市中华贸易公司、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任职。
所谓时势造英雄,1990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市场初露曙光。林立嗅得商机,抢购 " 深圳老五股 ",这一决策让其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与此同时,林立的事业也是一路高歌猛进。1993 年,30 岁的他担任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次年又调任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总稽核。
然而,国有银行的稳定工作并不能缚住林立那颗渴望冒险的心。终于,在 1995 年,林立彻底告别体制,创立深圳立业集团,开启了他在资本市场的传奇之旅。
天眼查显示,深圳立业集团前身为深圳市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4 月,早期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目前注册资本为 100 亿元,法定代表人是林立。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成立之初,深圳立业集团的股东为林立和深圳侨福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97% 和 3%。
图片来源于深圳立业集团 2017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
此后,深圳立业集团的股东名册里,林丛、韩祎、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希格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融通供应链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名称如走马灯一样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也逐渐达到 100 亿元。但是期间林立的名字从未换过,最终形成的股权结构,变成林立持股 99.9%、钟菊清持股 0.1%。
三十年后,深圳立业集团已经形成 " 产业 + 金融 " 的商业模式,涉及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金融等领域,控、参股子公司已超百家,并且荣获中国企业 500 强、制造业企业 500 强、中国品牌 500 强、总部经济优秀企业、深圳市十佳投资机构等荣誉。
2025 年 3 月 27 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林立以 950 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 176 位。
一边增持一边质押民生银行
深圳立业集团成立后,林立就开始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金融市场。
2000 年,林立入股广东发展银行,成为十大股东之一,正式踏入银行业的核心地带。
2003 年,林立再次出手,旗下企业出资 7.51 亿元,入主江门证券,并将其更名为华林证券,自此成为华林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同年,林立还通过竞拍拿下 8800 万股中国平安股份。这一投资堪称神来之笔,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
此后,林立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深圳立业集团在增持金融资产的时候,却有一系列令人费解的资本运作,例如一边对民生银行增持,一边又质押其股权。
深圳立业集团首次现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还要追溯到 2023 年第三季度。彼时,这家由林立绝对控股的企业,突然以持有 14.74 亿股位列民生银行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3.37%。
随后,在 2024 年一季度,深圳立业集团再度增持 4.93 亿股民生银行,持股比例攀升至 4.49%,股东排名跃升至第四位。
2025 年 6 月 30 日,深圳立业集团旗下的香港立业公司再度出手,合计买入民生银行 H 股约 1.99 亿股。此次增持后,深圳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民生银行 A+H 股的总持股达 21.66 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 4.945%,距离 5% 的举牌门槛仅一步之遥。
从表面上看,深圳立业集团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或许是看中了其发展潜力。近年来,民生银行的原股东 " 泛海系 "" 东方系 " 式微,股东结构面临重塑,这为深圳立业集团提供了介入的机会。同时,民生银行的市净率较低,存在显著的价值洼地。
随着持股比例的攀升,林立也跻身民生银行的核心圈。2024 年 6 月,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提名林立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此后也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在两个月后,即 2024 年 8 月,因 " 月度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填报不准确、风控指标超标等问题 ",作为华林证券董事长的林立,被西藏证监局 " 予以公开谴责,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
据民生银行披露,截至 2024 年末,林立的董事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
在不断增持的背后,深圳立业集团也将大部分民生银行的股份进行了质押。
例如,就在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的 2023 年第三季度,持有 14.74 亿股的深圳立业集团就质押了 9.495 亿股。
此后,每个季度,深圳立业集团都存在质押民生银行股权的行为。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深圳立业集团持有约 19.67 亿股民生银行,其中已有 12.29 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所持股份数的 60% 左右。
图片来源于民生银行 2025 年一季报
这种一边增持一边质押的行为,不禁让人对深圳立业集团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是真的看好民生银行的长期发展,还是仅仅将其作为获利的工具?7 月 15 日,源媒汇就此致函深圳立业集团,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对方回复。
连续三年质押华林证券股权
除了民生银行之外,深圳立业集团对华林证券的股权质押操作,同样频繁得令人咋舌。
2019 年 1 月,华林证券挂牌上市,控股股东深圳立业集团所持股份在 2022 年 1 月开始解禁,此后便启动高频次股权质押模式。
2022 年、2023 年,深圳立业集团分别多次质押华林证券股权,2024 年继续质押,未解押股份比例长期维持在其总持股的 30% 左右。
截至 2024 年末,深圳立业集团持有约 17.40 亿股华林证券,其中质押股权为 7.69 亿股,占比约为 44%。
图片来源于华林证券 2024 年年报
2025 年以来,这种质押行为仍在继续。1 月 9 日,深圳立业集团将 2500 万股华林证券质押给广东南粤银行,7 天后又质押了 4000 万股给对方;3 月 3 日,深圳立业集团将 6200 万股华林证券质押给江苏银行深圳分行,4 天后质押了 6500 万股华林证券给上海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在此期间,深圳立业集团也有部分股权解除质押。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深圳立业集团持有约 17.40 亿股华林证券,其中质押股权约为 5.74 亿股,占比约为 33%。
2025 年 6 月 26 日晚,华林证券披露公告称,深圳立业集团将持有的 1.09 亿股股权质押给了中国邮储银行深圳罗湖区支行、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
此次质押后,深圳立业集团质押华林证券的股份数约为 5.913 亿股,占该集团持股总数的 33.98%,占华林证券总股本的 21.90%。
图片来源于华林证券公告
对于质押的用途,深圳立业集团给出的解释均为 " 自身经营发展 ",但这一模糊的表述并不能打消市场的疑虑。
频繁的股权质押,引发了市场对深圳立业集团的资金安排和华林证券的股权结构稳定性的持续关注。极端情况下,一旦市场行情波动,股价下跌至预警线和平仓线,华林证券的股权结构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无疑将给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业绩数据来看,华林证券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4 年,华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14.35 亿元,同比增长 41.35%;归母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14.54%,其中自营业务从 2023 年亏损转为盈利 4.85 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约 8.99 亿元,同比增长 9.74%。
2025 年上半年,华林证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7 亿元 -3.5 亿元,同比增长 118.98%-183.86%。
华林证券将公司的业绩增长,归因于科技金融转型战略的实施、权益类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上升,以及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但这些因素能否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呢?对于源媒汇的询问,华林证券方面未予回应。
林立和他的深圳立业集团,固然在资本市场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无论是民生银行的增持与质押,还是华林证券的频繁股权质押,都给市场留下了诸多疑问。
在当前证券行业监管环境日益趋严的背景下,深圳立业集团的这些资本运作,无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审视。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规范不断加强,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