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21小时前
国新证券欲甩“历史包袱”,一次性抹平逾60亿亏损,频频调整人事、组织架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7 月 16 日讯(记者 王婉莹)近日,国新证券公告,拟动用风险准备金、法定盈余公积及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将母公司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 -61.21 亿元一次性抹平归零。此举,或意在甩掉前身华融证券时期的 " 旧包袱 "。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内部对冲方式,一方面体现了国新证券自身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财务弹性;另一方面避免了股权稀释、债务增加等问题,减少了对市场外部资金的依赖,能更平稳地解决历史亏损问题,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短期内资本扩张能力。

关键动作背后,经历更名易主后的国新证券更深层的战略重置意图已展开,不到一年时间两次发起增资扩股计划,加之大力调整高管人事与组织架构,也显示出公司的革新立意。

填平逾 60 亿元巨亏 " 窟窿 "

记者注意到,国新证券公告称,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61.21 亿元,一般风险准备为 7.07 亿元,交易风险准备为 7.07 亿元,盈余公积为 7.07 亿元,资本公积为 96.28 亿元。

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风险准备金、法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议案》,将使用母公司一般风险准备 7.07 亿元、交易风险准备 7.07 亿元、盈余公积 7.07 亿元和资本公积 39.99 亿元,四项合计 61.21 亿元用于弥补母公司的累计亏损。​

本次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完成后,国新证券母公司一般风险准备仅剩 170.78 元,交易风险准备减少至 0 元,盈余公积减少至 0 元,资本公积减少至 56.29 亿元,母公司报表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0 元。相关事项已于股东会审议通过的当月进行账务处理。

国新证券表示,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财务状况稳健,各项债券均按期足额兑付兑息,未发生违约情况。公司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对于国新证券此次 " 大动作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 CEO 卢克林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证券行业这种填补亏损并不多见," 内部化解 " 一方面体现了国新证券自身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财务弹性;另一方面,相较于外部融资等风险处置方式,它避免了股权稀释、债务增加等问题,减少了对市场资金的依赖和冲击,能更平稳地解决历史亏损问题,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短期内的资本扩张能力。

事实上,国信证券此次补齐财务 " 窟窿 ",也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新证券前身为华融证券,在 2020 年,曾巨亏超过 80 亿元,重大经营失利也给公司后续经营带来十足压力,公司未分配利润持续为负。

2022 年 6 月,证监会核准中国国新成为华融证券实际控制人,同年 7 月 29 日,华融证券更名为国新证券,公司开启 " 二次创业 " 征程。此次国新证券通过风险准备金、法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弥补亏损,也意味着,公司要进一步卸下在华融时期形成的 " 历史包袱 "。

综合来看,自公司变换实控人三年来,国新证券营收逐步增长,但净利润逐年下滑。Wind 数据显示,2022 年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97 亿元、16.21 亿元、17.51 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5.02 亿元、4.85 亿元、3.2 亿元。但盈利额与早年间的巨额亏空相比,也只是 " 杯水车薪 "。

卢克林指出,国新证券选择一次性填平亏损,具有必要性,也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转折点。从财务角度看,这不仅消除了历史包袱,优化了母公司报表,还为未来盈利分配、股东回报等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为后续业务拓展、融资等创造更有利条件。不过,其也指出,当前的补亏并不意味着风险已完全出清,后续公司仍需强化各类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两度推进增资扩股,人事调整不断

事实上,剥离 " 旧包袱 " 仅是国新证券系列改革举措中的一环。

记者注意到,自 " 改换门庭 " 以来,公司动作频频,在资本运作、人事方面持续发力。​

去年 8 月至今,国新证券已两次发起增资扩股。据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2024 年 8 月,公司计划增资不超过 10 亿股,增资后投资方持股比例不超过 15%,该轮增资挂牌期于同年 9 月 23 日结束,从最新披露信息看尚未完成。2025 年 5 月,公司再度启动增资,拟新增股份不超过 24 亿股,募集资金金额将择优确定。

国新证券官网显示,目前,公司共有 23 家股东,其中第一大股东国新资本持股 71.99%;第二大股东广州产投集团持有 10.24%;中国葛洲坝集团、宁波元禾控股、湖南出版投资集团位居其后,持股比例分别为 4.07%、2.37%、1.71%。前 5 大股东均为国资背景。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资本实力不仅是券商核心竞争力的硬性体现,还直接关系到业务布局的广度、市场话语权;更是衡量其风险抵御能力的关键标尺,能为应对市场波动、化解潜在风险筑牢 " 防火墙 "。因此,国新证券持续推进增资扩股计划,也是在为业务扩张和提升抗风险能力打基础。

除了在资本层面发力,国新证券还着力于组织架构及高管人事调整。

记者关注到,2024 年底,国新证券免去邹煜公司总经理助理、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伍志鹏接替,出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执行委员会委员,内部提拔原人力资源总监辛厚东任副总经理,引入外部风控专家夏晨任合规总监。目前,已形成由董事长张海文、总经理曾建勇搭班的 10 人管理团队,

业务部门层面,去年来国新证券还对信用业务部、自营业务管理部、量化投资和衍生品部、特殊资产管理部等多个重要业务部门进行了负责人调整。

今年,国新证券又对投行部门 " 开刀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撤销投资银行业务单元原一级部门,新设 4 个一级部门。同时免去原来 16 个小部门管理人员职务,并任命了新的 4 个部门总经理,其中,乔军文任投资银行部部门负责人;由胜东任债券融资部部门负责人;彭德强任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高培任投资银行运营部部门负责人。

卢克林指出,增资扩股、人事架构调整以及最近的亏损清零,表明国新证券通过充实资本实力、优化管理团队和业务架构、清理历史亏损,打造一个全新的央企券商形象。" 这种战略重置有助于国新证券摆脱历史束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蓝鲸新闻 王婉莹 wangwanying@lanjinger.com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法律法规 对冲 元和 国信证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