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7-16
合肥落地全国首家政府主办机器人“大学”,企业“拎包即可训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戴上 VR(虚拟现实)头显,手握动作捕捉控制器,人类 " 带教老师 " 抬手、拧转,手把手示范教学,机器人跟着重复动作,在真实世界中完成拧螺丝、搬箱子、洗衣做饭、分拣零件等工作。

在合肥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预训练场上,这一幕时刻在上演。

在合肥专为机器人打造的这所 " 大学 " 里,人类经验被 " 翻译 " 成看不见的数据,源源不断注入后台,成为机器人智能成长的养分。数据采集是连接物理世界与赛博世界的桥梁。它既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五官,也是学习人类技能、适配场景的指南、优化性能的依据。

通过持续的数据采集,再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随后交由人工智能大模型学习和优化,具身智能机器人完成从跟学模仿到自主学习适应的过程,逐步成长为能灵活应对复杂现实的 " 智能体 "。

7 月 15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这处机器人 " 学堂 "。自今年 5 月份开放以来,已有聆动通用、零次方、中科深谷、乐聚机器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 5 家企业或机构的机器人进入预训练场。场景构造涵盖汽车制造、家庭服务、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新零售、物流等,实现 " 拎包即可训练 "。

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预训练场的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具身智能机器人有了 " 真 " 场景

合肥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预训练场是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以下简称 " 国先中心(合肥)")牵头建设的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之一,国先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这也是目前国内首家由政府侧独立出资、独立建设的机器人真实场景训练场。

7 月 15 日下午,记者来到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实地观摩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在真实物理场景中进行数据采集预训练。

国先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方面人士介绍,区别于传统合成数据,训练场按照真实工业与家庭场景 1 ∶ 1 搭建:开放式厨房、汽车装配台、物流分拣线、超市货架一应俱全。

该人士介绍,因为前期投入大,单一企业往往很难自建完整训练场,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平台,能够降低初创企业的早期投入。

来到这里的每一台机器人,都带着特定任务。在 700 平方米的预训练场地上,多台形态各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被放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多名工作人员忙碌着在机器人与计算机之间来回调试。

记者看到,在零次方机器人的训练场地上,工作人员戴上 VR 头显,通过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 " 视角 " 来操纵机器人,在物理环境中执行任务并采集数据。这样的一台家庭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完成烧饭炒菜、厨卫清洁、叠衣服等复杂工作。

在聆动通用机器人训练场地上,分拣零件的机器人身上附加的多组高速相机每秒能够拍摄近 200 张照片。它的双手是一对夹子,力觉传感器同步记录抓握力度,后台算法计算出物体空间 6D 位姿,形成多维度数据集。" 数据采集会持续进行,每天采集的 400 条左右有效数据后续会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评估具身智能模型质量,观察它(机器人)的学习状况。"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 带教老师 " 利用遥操作系统示教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器人则正在完成汽车轴孔的装配,这对机器人来说是一项挑战,精细化对孔需要机器人拥有较高的操作精准度。中科深谷的人形机器人则需要完成 30~50 公斤负载范围内的箱体搬运。

国先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相关人士介绍,训练场并不仅从事数据采集工作,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规模," 随着发展,我们会支持企业开发一些垂直领域的模型,这些模型是小模型,主要用于特定市场 "。

预训练场有三种主要运营模式

在合肥,半导体、汽车整车制造、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孕育产业 " 雨林 " 让机器人产业有了真实可落地的场景。

7 月 16 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演讲中指出,AI 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 AI 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 AI 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训练场一楼摆放十多台即将参赛的乐聚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数据采集是机器人认识物理世界的第一步。政府主导开展具有公益性质的训练场,赛博生命之间的共创共建共享,让数据的火花迸发出灵感。通过增强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泛化能力,帮助机器人走入万千工厂。

当下,预训练场处于规划的初期阶段。孙丹丹介绍,预训练场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

" 第一,联合运营模式,由建设主体与机器人企业合资成立专业数据运营公司,共同开展特定场景运营。第二,独立运营模式,支持机器人本体企业在保持经营独立性的前提下参与平台运作,通过数据价值变现等市场化方式实现成本覆盖,为技术型企业提供灵活参与路径。第三,服务赋能模式中,平台开放通用训练场景、算力资源及数据采集服务,机器人企业可按需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算法迭代,平台通过合理收取服务费用维持运维,形成良性循环。"

" 这种多层次的运营架构,既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又通过市场化机制保障了平台公共属性的实现,真正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孙丹丹说。

预计到今年年底,训练场面积将扩建到 5000 平方米,应用场景将扩展到 20 个以上,并面向全国征召 100 个以上的机器人。未来,训练场集群将集成 50 个以上应用场景,并征召 1000 个以上机器人。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合肥 物理 大学 计算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