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野玉海度假区内的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沉浸在一片炽热的节日氛围中,一年一度的海坪彝族火把节正以最隆重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火把节不仅是激情的狂欢场,更成为一场精心铺陈的非遗文化盛宴,吸引着无数目光聚焦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
▲海坪非遗体验空间。周瑞平 摄
非遗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
在节庆的喧嚣中,一片静谧而厚重的文化展区尤为吸引游客。这里,承载着时间印记的非遗项目不再是博物馆里沉默的展品,而是鲜活地呈现在游客眼前。指尖翻飞,精美的彝族刺绣在绣娘手中绽放新彩;巧手编织,竹藤在匠人指间幻化为实用艺术品;悠扬婉转的彝族古歌、热烈奔放的芦笙舞步,更是不时在人群中即兴上演,将无形的文化韵律化作可听可视的动人风景。每一件器物、每一种技艺、每一段旋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智慧与坚韧生命力。
▲展览馆内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周瑞平 摄
文创点睛,传统焕发时代活力
在海坪非遗文化展览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设计师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将神秘的古彝文、象征光明的火图腾、绚丽的民族纹样巧妙融入日常用品。一个印有抽象火把图案的帆布包,一件点缀着彝绣元素的时尚 T 恤,甚至一盏灵感源于传统器物的现代灯具,都成为游客们竞相选购的 " 文化伴手礼 "。" 没想到民族文化还能这么‘潮’!" 来自湖南的游客王丽把玩着手中的火把造型书签,爱不释手。这些充满巧思的文创产品,成功架起了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
▲展览馆内展出的农民画。周瑞平 摄
农民画韵,泥土芬芳绘就振兴图景
火把节现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首次大规模亮相的水城农民画主题展区。数十幅出自本地农民画师之手的画作,悬挂在展览馆内,以其特有的质朴笔触和饱满色彩,描绘着水城乡村的四季更迭、丰收喜悦与民俗风情。画布上金黄的麦浪、热闹的集市、盛装的彝家儿女,无不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对家园的挚爱。" 这幅农民画上绘有彝族图腾牛头,中间是熊熊燃烧的篝火,两边是彝族少女围着篝火弹着彝族民族乐器月琴,展现了彝族儿女欢庆火把节的场景,凸显出热烈的节日氛围。" 海坪非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胡丽琴站在农民画《火把节》前向记者介绍。
▲游客打卡海坪非遗展览馆。周瑞平 摄
当非遗瑰宝遇见创新设计,当泥土芬芳的农民艺术登上盛大节庆舞台,海坪彝族火把节已超越单纯的民俗狂欢,蝶变为一场立体展现水城文化根脉与创新活力的盛会。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仅照亮了仲夏夜空,更点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热忱与信心。
来源 水城融媒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