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锂盐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锂盐进口大幅下降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阿根廷和智利两大锂资源供应国的季节性减产。随着南半球冬季的来临,盐湖项目受到低温等气候因素影响,产能出现下滑,进而导致发运量和到港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阿根廷发运碳酸锂 4964 吨,相较于前一个月出现了明显的环比减少。众赢财富通分析,阿根廷盐湖项目在冬季面临卤水蒸发量降低等问题,这使得盐湖提锂的效率大打折扣。卤水在低温环境下,锂元素的析出速度减缓,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来维持生产,部分企业不得不选择减产应对。而到了 6 月,智利发运锂盐 1.02 万吨,同样呈现环比减少的态势。智利的盐湖项目多集中在高海拔地区,冬季的严寒不仅影响盐湖卤水的品质,还对生产设备的运行造成挑战。设备在低温下可能出现故障概率增加、运行效率降低等情况,使得锂盐生产难以维持正常水平。
这种季节性减产对全球锂盐市场的供应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长期以来,阿根廷和智利在全球锂盐供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中国市场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盐消费国,中国从这两国的进口量直接关系到国内锂盐市场的供需平衡。南美锂盐发运量的减少,使得中国市场的锂盐进口渠道收窄,国内市场对本土锂盐生产企业的依赖度有所上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锂盐价格的波动。近期,国内碳酸锂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部分原因就在于进口锂盐减少带来的供应缺口。
从企业层面来看,众赢财富通研究指出,锂盐进口下降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对于那些严重依赖进口锂盐作为原材料的电池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正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某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为例,其 2023 年进口锂盐占比高达 70%,随着进口量骤降,单月采购成本较去年同期上涨 18%,生产成本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为应对这一困境,企业不得不采取多重策略:一方面,积极开拓南美盐湖、非洲锂矿等新兴供应渠道,派遣专业团队实地考察,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合作意向;另一方面,加大库存储备,将安全库存水平从原来的 30 天提升至 50 天,但这导致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了 12%。部分企业还尝试与国内锂盐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签订 3-5 年长期供应协议,锁定一定比例的原材料供应,协议中甚至设置了价格联动机制,以平衡双方利益。
而对于国内锂盐生产企业而言,进口量下降带来的市场空间释放,恰似久旱逢甘霖。以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将碳酸锂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从 75% 提升至 90%,单位生产成本降低约 15%,规模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在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加速锂资源布局,西藏珠峰宣布投资 20 亿元开发阿根廷锂盐湖项目,永兴材料也计划在江西宜春新增 5000 吨锂云母提锂产能,通过加大在锂资源勘探和开发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资源保障能力,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众赢财富通指出,锂盐市场的供应情况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虽然随着冬季的结束,阿根廷和智利的盐湖项目有望恢复正常生产,但在短期内,锂盐进口量可能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盐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种供需错配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锂盐价格可能会继续在高位波动。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锂盐市场的供需变化,以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合理调整投资策略。对于锂盐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将是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