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7-24
翼菲科技:股权转让价格差异巨大,公司至今仍未摆脱亏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翼菲科技 ")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 IPO 上市。

笔者注意到,翼菲科技在港股 IPO 受理前夕,多位股东选择套现,而作为受让方的玉环国投与玉环投资,两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本质上一致,而就在如此背景之下,两者获得获得翼菲科技股权的成本却相差了近一倍。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翼菲科技先后进行了增资以及股权转让事件,其中投资者的增资的价格区间为每股 62 元 -66 元,而股权转让价格区间为每股为 14.95 元到 33.65 元不等,跨度极大,并且与同期增资认购的价格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翼菲科技的营业收入表现极为亮眼,但公司却始终未能摆脱亏损困境,三年合计亏损了 23965.4 万元。另外,翼菲科技在经营现金流层面也始终未能实现 " 自我造血 ",经营性现金始终净流出,三年合计净流出约 2 亿元。如何打破 " 营收增长不盈利、现金流难造血 " 的循环,将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

申报前夕,股权转让价格天地之别

翼菲科技成立于 2012 年,由张赛、张健、张立、金喆及杨栩出资设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张赛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翼菲科技约 25.07% 的投票权,为公司最大股东。

笔者注意到,翼菲科技提交港股 IPO 申请的申报稿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被港交所受理,而在申报稿受理前夕,公司股权出现了多次变更,其中每股股权价格的差异令人深感疑惑。2025 年 3 月,玉环投资以 1.4 亿元的价格认购了翼菲科技 350 万股股份,折合每股 40 元;仅一个月后,即 2025 年 4 月,王娇娇、上海东数、泉州晟联、上海峰瑞及前海蓝点将合计持有翼菲科技的 533.61 万股份转让给了玉环国投,转让价格为 1.1 亿元,折合翼菲科技每股 20.61 元。

需要说明的是,玉环投资最终是由玉环市财政局控制,玉环国投是由玉环市财政局及浙江省财政厅分别拥有 90.00% 及 10.00% 权益,两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本质上一致。但在此背景之下,玉环国投与玉环投资获得翼菲科技股权的成本却相差了近一倍。这种短期内同一公司股权价格的显著差异,不禁令人疑惑,为何翼菲科技每股股价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相关转让价格是否符合公允性原则?

股权价格悬殊并未就此终结。2025 年 5 月 28 日,翼菲科技又进行了一轮增资,风驰电掣、风驰电掣贰号、张凯风、国科盈峰等 7 名投资者的认购价格区间为每股 62 元 -66 元,具体如下: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翼菲科技的股权又出现多笔转让,价格差异更是巨大。其中李春帆、清控银杏、君利联合及上海峰瑞将其持有翼菲科技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了风驰电掣、风驰电掣贰号、张凯风,折合每股 27 元 -28 元;常春藤常州、初者之心将其持有翼菲科技的股权转让给了冲天智能,折合每股 22.39 元;济南梓遒及济南知秋将其持有翼菲科技的股权转让给了吴星陶,折合每股 14.95 元;清控银杏将其持有翼菲科技的股权转让给了国科盈峰,折合每股 33.65 元;上海峰瑞将其持有翼菲科技的股权转让给了吕大龙 25.23 元。

可见,此次股权转让价格跨度极大,从 14.95 元到 33.65 元不等,且与同期增资认购的 62 元 -66 元价格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综合申报前夕翼菲科技股权转让价格,外界完全无法知晓公司股权的公允价格究竟是多少,也难以理解为何如此多股东选择在港股 IPO 前夕转让股权。是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急于套现,还是背后存在某些不为人知的特殊交易安排?抑或是公司内部存在尚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导致股权价值出现分化?而这些谜团也急需公司详细解答。

还未实现盈利

翼菲科技是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2022 年 -2024 年(下称 " 报告期 "),翼菲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6221.4 万元、20117 万元、26800.9 万元,营收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收入计,翼菲科技在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货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尽管营收表现亮眼,翼菲科技却始终未能摆脱亏损困境。报告期内,翼菲科技的年内利润分别为 -5755.3 万元、-11060.6 万元、-7149.5 万元,年年都在亏损,三年合计亏损了 23965.4 万元。营收增长与持续亏损的并行,反映出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尚未能实现盈利转化,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这也为其港股 IPO 之路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笔者注意到,翼菲科技的长期亏损与期间费用对利润的大幅蚕食密切相关。报告期内,翼菲科技的期间费用具体如下:

其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8.5%、44.8%、48.7%,意味着公司每年至少有四成营收被期间费用消耗。如何在扩大营收规模的同时优化费用结构、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成为其突破商业化瓶颈、实现扭亏为盈的核心课题。

事实上,相较于亏损,翼菲科技的资金链问题或许更为紧迫。截至 2022 年末、2023 年末、2024 年末,翼菲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 2577.7 万元、1909.2 万元、2289.5 万元,流动负债中的计息银行借款分别为 0 万元、4561.9 万元、13468 万元。自 2023 年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完全无法覆盖计息银行借款,同时由于 2024 年因计息银行借款大幅增长,该年末公司流动负债达 34185.1 万元,与同期 34190.4 万元的流动资产几乎持平,短期偿债压力显着提升。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翼菲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4415.3 万元、-8674.9 万元、-6958.2 万元,三年合计净流出约 2 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始终无法通过主营业务 " 造血 "。

综合来看,2024 年末,翼菲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不到 2300 万元,却面临每年 4000 万 -8000 多万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计息银行借款的缺口已达 11178.5 万元。这种 " 现金储备少、借款压力大、经营不造血 " 的三重压力叠加,使得资金链问题成为翼菲科技当前最亟待解决课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股权转让 港股 ipo 财政局 张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