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松清
经济总量站上 4000 亿元台阶后,宜宾正在挖掘下一个千亿产业群。
7 月 24 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围绕 " 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 的核心主线,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等千余名代表齐聚长江首城,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从 2020 年首次入选,再到 2024 年持续入选,持续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宜宾,其产业升级变迁之路和其探索实践的 " 科技—产业—金融 " 良性循环方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图片来源: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
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在开幕式上表示,宜宾市持续聚焦做优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产业聚集,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破局起步。
近年来,宜宾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大力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 " 一蓝一绿 " 产业带,已经初步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2024 年宜宾市经济总量超过 4000 亿元,位于四川省第三。
" 科技 - 产业 - 金融 " 加速融合
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以 " 产融联动创新 合作共创价值 " 为主题,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进一步凝聚深化产融合作共识,激发产融合作新动能,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本次产融合作大会上,发布了 " 支持新型工业化创新金融产品矩阵 "" 中试保融通 " 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 创新积分制 2025" 等系列金融 " 工具包 "。
在本次大会上,深交所还联合四川经信厅发布了 " 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 ",这也是四川省首个专注于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服务的综合培育平台。
该系统创新性整合交易所的专业培育服务与省市工信部门的政务服务,首次实现 " 专精特新企业—地方工信部门—交易所 " 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培育,可为 " 专精特新 " 企业提供高效、智能的培育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本次大会上,一系列战略合作、试点基金、合作项目在现场签约,将助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 AIC 股权投向产融联动的创新领域,尤其是四川省 18 个重点产融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为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绿城等企业注入金融 " 活水 ",将更有力地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是现场签约的代表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强透露,将围绕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关注全国范围内的 " 链主 " 和 " 链属 " 企业,助力四川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积极抢占前沿赛道,从技术源头参与项目孵化,补齐增强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基础能力。
GDP 跨入 4000 亿大关
大会所发布的金融支持举措,是宜宾市探索实践 " 科技—产业—金融 " 良性循环创新方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金融 " 活水 " 精准浇灌产业,陆续出台《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13 条支持政策,创新推出宜创贷、园保贷、制惠贷等金融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末,全宜宾市存贷款规模超 1.2 万亿元,居全四川省第 3 位,贷款余额增速连续 38 个月,保持全四川省第 1 位。
不仅如此,宜宾还持续探索 " 以产兴城、以融促产、科技赋能 " 的新路径,产业蓝图不断跃迁。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宜宾从无到有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在 2020 年时,宜宾动力电池产值尚不足 20 亿,2023 年、2024 年,宜宾连续两年动力电池产值超过千亿,产量占全国的 16% 以上,全球的 10%。正因如此,在 " 酒都 " 之外,宜宾也被誉为 " 动力电池之都 "。
这得益于宜宾抢抓国家 " 双碳 " 政策机遇,抢占绿色新能源、数字经济新蓝海等产业风口,推动产业结构向 " 一蓝一绿 " 转型。
以绿色能源占比高、水运优势、川内锂矿资源等,抓住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并且宜宾对其提供强力助推。在宁德时代投产初期,宜宾仅用 81 天时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1000 亩土地平整交付,协助其快速落地建设。
宁德时代官方信息介绍,四川宜宾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也是全球第二座锂电灯塔工厂。该基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与柔性自动化技术。
在宁德时代的带动下,宜宾快速集聚了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产业链配套项目 120 个,形成了完备的动力电池全产业生态。
同样的逻辑,宜宾也将其复制在晶硅光伏产业上。
宜宾迎来英发德耀,这是首个落户宜宾的投资超百亿、产值超百亿的 " 双百亿 " 光伏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宜宾快速集聚了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项目 37 个,率先在全四川省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宜宾的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优质白酒三个产业入选了四川省先进制造集群首批培育名单。
宜宾的 GDP 也得到快速增长。在 2021 年首次突破 3000 亿大关后,2024 年又突破 4000 亿大关,三年的时间实现千亿增长。
在 2019 年以前,全国 GDP 百强城市从未见宜宾身影,2020 年以来,宜宾年年进入百强名单,且排名总体持续上升。
区域经济聚集度也更加凸显,宜宾经济总量占全四川省的比例,从 2017 年的 4.91% 提高至 2024 年的 6.19%。
挖掘下一个千亿产业群
宜宾的城市定位也在发生变化。
从 2016 年的 " 川南区域中心城市 ",到 2018 年定位 " 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 ",再到 2021 年的 "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涵盖和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目前,宜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工业大市,工业总量稳居全四川省第 2 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也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宜宾并不满足于此,在白酒、动力电池之外,还在挖掘更多的千亿产业群。
在宜宾四大主导产业中,优质白酒产值早已突破千亿、正迈向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动力电池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全球每十块电池就有一块 " 宜宾造 "。
晶硅光伏则实现弯道超车、建成全省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数字经济引进字节跳动、腾讯等 150 家头部企业,智能终端年产量占全省超 50%,两大产业预计 3 — 5 年将迈上千亿新台阶。
在未来产业中,宜宾快速拓展的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今年均有望突破百亿;同时,宜宾还在积极拓展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赛道。
今年 7 月,宜宾走进北京开展推介活动,现场发布涵盖 5 大领域 14 类场景的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签约数字经济、新型储能等项目 122 个,投资额超 400 亿元。
7 月 21 日公布的 2025 年上半年 GDP 数据显示,上半年宜宾 GDP 为 1779.84 亿元,同比增长 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7%,"4+4+4" 产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 6.9%,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 55.7%、动力电池增长 25.1%、晶硅光伏增长 23.8%。
宜宾市长廖文彬在发布会上表示,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带来的机遇,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破局起步。
宜宾市表示,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全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制造强市,让产业与资本在这片热土上持续 " 共舞 ",为探索 " 科技—产业—金融 " 良性循环贡献更多宜宾智慧和方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