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7 月 21 日— 7 月 27 日 |
# 电商新零售
NO.1" 物美超值 " 硬折扣店首批 6 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
7 月 25 日,物美集团全新业态 " 物美超值 " 硬折扣店首批 6 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物美超值走 " 少量 SKU(库存单位)" 策略,全部商品围绕三餐与高频刚需做减法,商品总数控制在 1300 支以内。此外,门店 1000 多支商品中,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 60%。
点评:" 苏超 " 热度居高不下,京东此时引入官方旗舰店,恰逢其时。在即时零售赛道,京东凭借此旗舰店,借赛事流量拓宽商品品类,强化平台体育消费属性,吸引球迷群体。这一动作,既能提升用户粘性,也能在与淘宝闪购、美团的竞争中,展现差异化优势,借体育赛事营销,推动电商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挖掘更多消费潜力,为自身发展开辟新路径。
NO.2 京东计划三年内建设 1 万家七鲜小厨
7 月 22 日,京东在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启动 " 菜品合伙人 " 招募计划,10 亿元现金为 1000 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合伙人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合作研发,由七鲜小厨承担现炒制作及品控。据京东介绍,每道菜立奖 100 万元保底分成,菜品销量分成上不封顶,品牌餐厅、个体厨师均可报名成为合伙人。此外,京东将投入百亿元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 3 年内在全国建设 10000 家七鲜小厨。
点评:京东启动 " 菜品合伙人 " 计划并规划三年内建设 1 万家七鲜小厨,是在餐饮外卖领域的重要布局。当下外卖市场竞争激烈,美团、饿了么占据主要份额。京东凭借自身强大供应链与资金实力入局,以高额激励吸引菜品配方,通过统一制作与品控保障品质。这一模式若能成功规模化,或可打破现有格局。但其也面临运营成本、出餐效率等挑战,发展成效有待市场检验。
NO.3 淘宝闪购辟谣已上线 "1 分钱外卖自提 " 产品
7 月 22 日,针对网传 " 淘宝闪购预计 8 月 8 日冲 1 亿单,已上线‘ 1 分钱外卖自提’产品 " 的消息,淘宝闪购回应称:没有上线 "1 分钱自提 " 产品,从一开始就强调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不会做 "0 元购 " 这类事。同时,淘宝闪购也从来没有在内部定过 " 冲单目标 ",始终按照市场规律运营。
点评:外卖补贴大战中,"0 元购 " 等玩法频出,虽能短时吸客,但易扰乱市场、损害商家利益。淘宝闪购明确不做此类行为,坚守保障商家盈利,是在回归商业本质,这种重视商家生态的做法,或能在长期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以服务和商品品质赢得用户,为自身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壁垒。
# 物流供应链
NO.1 申通快递拟 3.62 亿元收购丹鸟物流
申通快递 7 月 25 日晚发布公告,拟收购浙江丹鸟物流 100% 股权,交易对价为 3.62 亿元。丹鸟物流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在国内提供半日达、次晨达、送货上门等高确定性履约服务。公告称,本次交易有助于充分发挥双方协同效应,推动申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推进品质快递网络的铺设和升级。
点评:丹鸟物流是菜鸟旗下自营品质快递 " 菜鸟速递 " 的运营主体。菜鸟速递曾承载着阿里对标京东物流、顺丰,切入高端快递的雄心。如今出售丹鸟物流,无疑是阿里持续 " 瘦身 "、菜鸟战略聚焦主业的关键一步。而对买家申通来说,收购丹鸟物流,或许是决定其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战。
NO.2 货拉拉与长安跨越定制货车 " 多拉大面 " 上市,起售价 7.68 万元
7 月 25 日,货拉拉旗下汽车科技品牌货拉拉多拉宣布其首款专属货车 " 多拉大面 " 正式上市,官方起售价为 7.68 万元。据了解," 多拉大面 " 基于货拉拉货运市场经验和数据,由长安跨越定制打造,以大货厢、大三座、大开门、大超充、大承载为 " 五大 " 核心功能特点,可以匹配和兼容各种尺寸的货物和货运场景。同时该车具备低能耗、高安全的特性,货拉拉方面表示,希望这款车型可以定义新一代货运面包车。
点评: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蓬勃发展、竞争激烈的当下,货拉拉联合长安跨越推出 " 多拉大面 " 意义重大。起售价 7.68 万较为亲民,有望凭借差异化优势,在城配货运领域抢占份额。不过,用户对 " 新品牌车型 " 的接受度,是其能否打开市场的关键考验,这也折射出行业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场景深耕的突围难度。
# 生活服务
NO.1 美团拼好饭启动 " 万家品牌 " 计划,日订单峰值超过 3500 万单
7 月 22 日,美团官方微信宣布,拼好饭正式启动 " 万家品牌 " 计划,将为全国 1 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共同服务好消费者。目前,入驻拼好饭的餐饮品牌已经超过 5000 个。截至 7 月,全国已有超百万商家上线运营,拼好饭日订单量峰值超过 3500 万单。
点评:美团拼好饭启动 " 万家品牌 " 计划,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在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流量与品牌是关键。为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支持,一方面能借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提升平台吸引力;另一方面,品牌入驻也能丰富平台供给,一定程度帮助美团与其他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
# 创新创投
NO.1 密集投资众擎等三家机器人企业,京东回应具身智能布局
7 月 21 日,三条融资消息让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得到广泛关注。千寻智能宣布完成 6 亿元 PreA+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宣布新一轮融资获京东战略领投;众擎机器人宣布正式完成两轮融资,其中 A1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京东对此回应表示:京东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新应用。京东将持续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等方式来构建技术创新生态,让技术为产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点评:在行业竞争加剧、巨头纷纷入局的当下,京东凭借丰富的物流、零售场景优势,聚焦供应链发力。通过投资,整合资源构建创新生态,推动技术在自身业务场景落地,降本增效。这一战略既能强化京东技术实力,也有望抢占具身智能时代先机,提升其在电商及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NO.2 阿里国际 AI 服务日均调用量已突破 10 亿次
7 月 26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上,阿里国际宣布,截至 2025 年 7 月,其 AI 服务平均日调用量已突破 10 亿次,而在 2023 年,这个数字是 100 万。据悉,目前,阿里国际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均已接入了 AI 解决方案。过去一年,商家们使用频次最高的 AI 功能分别是图文翻译、图像识别并完善商品信息、营销文案生成。其中,翻译功能在去年底实现了全面从小模型向大模型的转换。
点评:在全球 AI 竞争白热化阶段,阿里国际 AI 服务日均调用量破 10 亿次成绩亮眼,与同行相比,阿里国际基于通义大模型强化训练,成本控制或有优势。但赛道中,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巨头也在加速 AI 布局,阿里国际需持续迭代,利用开源生态拓展开发者资源,巩固技术壁垒,以应对激烈竞争,将流量优势转化为长期商业胜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