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西區的李子
《你行!你上!》不出意外地让人失望了。有影迷在电影刚上映时通过整理分析姜文在推广活动时的发言推测,这严格来说并不是一部姜文电影,而是别人把本子交给他、说服他、投资给他,让他拍出来的。
这对于一般导演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姜文不一样,他是最典型的导演中心制型导演,过去他的每部电影从构思到立项到剧本到制作到剪辑,都是他说了算的,虽然会向制作与出品的资方有妥协,但终究他是灵魂,他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你行!你上!》或许是一部姜文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电影,却不是一部姜文想拍什么就拍什么的电影,他自己接受采访时说过,他一开始就不想拍。
很多大导演在生涯进入中后期或晚期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姜文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人翻阅资料推测他原本计划拍摄的《战俘营里的奥运会》很可能在立项阶段卡住了,这才接手了《你行!你上!》这个项目。
图源:《你行!你上!》官方电影海报(部分截取)
另一些大导演还要惨得多。
比如徐克。《侠之大者》看上去是他会愿意拍的题材,但想想他过去是怎么魔改金庸的,哪怕想想他之前是怎么魔改狄仁杰的,这次的剧本就不在他该有的水准之内。
关键就在于,徐克想拍的东西已经不赚钱了,金庸也早已不是流量密码。所以徐克想要拿到投资,就必须妥协。《侠之大者》的主要投资方是中影,中影过去主要投资的电影包括《我和我的祖国》、《悬崖之上》、《金刚川》。徐克想拍射雕?也可以,但必须拍一部家国情怀的射雕。
比如冯小刚。他想拍的那些东西也早就不赚钱了,甚至他最近这几部电影连宣发都很寒酸,再不妥协恐怕连开工都很困难。所以《非诚勿扰 3》里出现了人工智能,《向阳 · 花》是女性题材。
同理可证——这些年我们看到传统车企越来越多地妥协。
大量新能源车型的推出自不必说,传统车企从光说不做转变成被迫跟进的整个过程,你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来看看那些能源形式之外的妥协吧,那些改变一点也不比新能源转型容易。
比如大众 ID、日产 N7 这样的战略级新车,以及大量合资车企针对现有产品的超低一口价。相比砍到脚脖子的价格,真正触及灵魂的妥协是一口价,整个销售体系都要动刀。之前大众为了顺利推进 ID 系列的透明一口价,还专门建立了代理销售体系。
再比如以卡罗拉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级传统车型开始配备 L2 辅助驾驶。卡罗拉是丰田在全球任何单一市场都能杀疯的产品,但是在快速演进的中国市场就是玩不转了,就是跟上智能化的脚步才能上牌桌。
徐克、冯小刚们如果不妥协,连开工都很困难。传统车企如果还按照曾经的方式去打造和销售车型,花出去钱就是白烧。
之所以妥协,是因为曾经那套玩不转了。
《金手指》票房近 6 亿人民币,但据报道因成本高昂仍然亏损 | 图源:官方剧照
新千年初的中国电影主旋律就是两条线,一是京圈大佬,二是香港电影人北上。整个中国电影就被这两条线牢牢把持着,别人的项目找不到投资,找到了也是小打小闹。这套规则埋没了很多有才华的电影人,但雷打不动地运行了近 20 年,因为这两拨人就是能赚钱。
那些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密码就这么简单。于是不管京圈大佬还是北上的香港电影人,组一套有点名气、本土 + 香港的演员阵容,基本上都能拉到投资,通常票房也足够支持回本。
渐渐地,一些新人、新题材开始取得成绩,越来越多的本土电影人冒头。本土电影不论从人才、题材、文化都越来越多元,市场上的选择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更贴合当下生活状态、时代情绪的电影。
伴随这个过程,京圈大佬和北上香港电影人则在过了创作黄金期之后,越来越多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和赶鸭子上架,不断消耗观众和资方的信任。
于是曾经的不满开始爆发。
传统车企已经比大导演们幸运太多,因为电影业的门槛只够它们躺平 20 年左右,而汽车业的门槛,高到足够那些股东和职业经理人躺平近百年。
传统车企的进步太过缓慢。这个行业似乎把保守刻进了基因里," 自吸 or 增压 " 都要用一两代车型的开发周期来决策,触控屏、智能系统那些在科技界里早已经没有难度的事情,在汽车上的表现却是长期的卡顿和界面反人类。
更何况传统车企还存在那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陋习,如加价卖车、国产简配、售后巨坑、金融服务费等收费项目……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门槛被踏平的过程。当门槛被新造车踏平,消费者对传统车企的不满便以用脚投票的方式爆发。
一些传统车企尝试跟上时代的脚步,比如大众 ID 系列,比如保时捷 Taycan。它们仍然失败了。就像姜文的《邪不压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杜琪峰的《三人行》。
这些改变值得尊敬,这些作品也都是带着自我表达的严肃创作。ID 系列倾注了大众的国民型产品形态思考、Taycan 倾注了保时捷对操控与速度的热情。就像姜文对英雄史观的崇尚与反思,徐克对侠义与时代角色的选择、就像杜琪峰对无常与宿命的反复叹息。
然而就像那句经典网络鸡汤文说的:这个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图源:《太阳照常升起》官方角色海报
导演大不了还能退休,传统车企却不能就地解散,前者的妥协还存在些许主动性,后者确是彻头彻尾的被迫。
更无奈的是,妥协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那只是在尝试解决问题。姜文、徐克、冯小刚的妥协并没有换来足够好的结果,传统车企也是一样。以卡罗拉为例,这款在全球市场无往不利的杀手级车型即便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这样让步,销量却还是再也回不到从前。
卡罗拉近 5 年销量走势 | 图源:" 车主之家 "
于是一些传统巨头不得不更加妥协。本土车企转型效果更好,那么,你行你上!于是自主合资出现了。
当故事讲到这里,这便是最让人苦笑的部分了。
整个职业生涯都能保持极高水准,这对于导演来说本就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会不会被时代抛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创作热情会消退、创作能力会枯竭。而对于中国导演来说,更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一个个曾经那么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为了能开工而迎合资方和时代,一退再退。
布鲁斯 · 威利斯前些年似乎是因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想要为家人和自己最后多留一笔钱,接拍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低级制作。我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看的他还算说得过去的电影,是个复仇爽片,叫做《虎胆追凶》,那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 你是勒布朗球迷?我一直是乔丹球迷,他很拽、很有型、能飞过天空。虽然勒布朗可能是历史最佳。"
为了讨好年轻观众,连乔丹不如詹姆斯这种台词都能给设计出来,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了。
封面图片截图自《你行!你上!》的官方海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