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通义重又夺回了最强开源大模型的称号。两周前,大模型创业公司发布的 Kimi K2 模型开源后,超越 DeepSeek 成为开源大模型榜首,这让同属开源阵营的阿里通义一度略显被动。不过,7 月 25 日,阿里全新开源的千问 3 推理模型凭借大幅提升的性能,再度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其性能可与 Gemini-2.5 Pro、o4-mini 等顶尖闭源模型比肩,创下了全球开源模型的最强性能纪录。
而阿里在 AI 领域的亮眼表现不止于此。在上海开幕的 2025 WAIC 上,斑马智行联合通义及高通,行业首发了基于高通 8397 平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该方案能以纯车端形式实现智能座舱 90% 的 " 感知 - 决策 - 执行 " 服务闭环,推动汽车智能座舱迈入主动智能时代。
发布会定格合影
WAIC 前夕,全球知名调研机构 IDC 发布的最新智能座舱大模型能力评估报告显示,在对 9 家主流新势力车企和 AI 公司的智能座舱评测中,斑马智行的元神 AI 大模型表现突出,在车控、阅读、生活等 6 个场景下取得满分或第一的成绩,被 IDC 定义为已初步具备 L3 级座舱能力,领跑行业率先进入 " 真 AI 时代 ",成为阿里在 AI 领域斩获的又一个第一。
如果说通义是阿里在大模型领域拓展的触角,那么斑马智行就是阿里在 AI 时代落地应用的坚实支撑。随着新能源车智能化竞争进入下半场,大模型纷纷应用于汽车,汽车已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为智能机器人,而斑马智行正是阿里巴巴 AI 战略落地的重要现实出口之一。
从海外布局来看,马斯克将特斯拉汽车和 Optimus 都视为机器人,还计划把自己创办的大模型企业 xAI 并入特斯拉,以发挥协同效应,目前已将 Grok 引入特斯拉车机生态。与之类似,同属阿里旗下的斑马智行与阿里通义强强联手,联合行业首发的智能专属场景端模型,便是基于通义 QwenVL、Omini 等小尺寸模型专门打造的融合端到端模型。
多个行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智能座舱市场正处于规模化增长阶段,核心竞争已从基础的功能堆叠转向对生态服务能力的深度运营。未来几年,只有在技术、生态、商业方面高度协同的企业,才能形成持续领先的规模优势。
实际上,斑马智行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策略与通义类似,都强调生态布局和行业赋能,其优势尤其体现在软硬件生态的完整协作上。除适配高通 8397 平台外,其端侧多模态方案已完成英伟达 Orin 的适配。WAIC 期间,斑马智行还展示了与 10 余家芯片企业、30 余个芯片平台的开放适配合作情况,Banma Hypervisor 已与黑芝麻智能、紫光展锐等国产芯片厂商完成研发适配,且近期纷纷定点国内头部自主车企。
高通 8397 端模型台架
此外,斑马智行在技术架构层面的创新是其保持领先的关键。行业首发的智舱专属场景端模型、端云协同的生成式场景引擎以及端原生智能体共同作用,支撑元神 AI 实现主动智能的代际跨越。在 WAIC 大会现场,用户可在智己汽车上亲身体验各类主动式的 AI Agent 能力,例如元神 AI 能根据舱内环境、用户状态及动作主动打开空调,在行车拥堵时主动推荐歌单等。
其中,本地生活 Agent 是斑马智行独家首发,率先在行业内实现车内场景与本地生活服务的全面打通。大会现场,用户体验到了在车内一句话点咖啡、机器人送餐到车的场景,让马斯克此前畅想的真正智能化的特斯拉餐厅成为现实。
机器人送咖啡
凭借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全方位领先,斑马智行赢得了众多全球车企的青睐。除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出海外,还与大众、宝马、丰田、本田、日产等全球汽车品牌达成合作,让中国创新为全球车企赋能。
面向人工智能的未来,阿里从模型层与应用层双向发力,斑马智行便是阿里在大模型落地应用中的重要布局。凭借在技术、生态与商业落地上的全场景领先,斑马智行已成为智能座舱领域 " 中国智慧 " 的突出代表,与通义大模型一同引领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