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媒汇 前天
门店数是同仁堂的130倍,榕树家要做“中医馆界星巴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作者 | 胡青木

编辑 | 苏淮

" 中医馆 +AI" 的化学反应,正以资本热潮的姿态席卷行业。

2025 年 6 月末,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聚焦医养结合的分级诊疗网络;7 月末,问止中医紧随其后递表,公司自主研发的 AI 辨证系统成为招股书核心亮点。

当老牌劲旅与新锐势力纷纷以 " 科技 + 中医 " 为敲门砖时,若论中医诊所的规模版图,无论是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还是上市先行者固生堂,都难及榕树家的扩张速度与覆盖密度。固生堂 2025 年门店总数突破 80 家,同仁堂医养线下医疗机构共 12 家,问止中医线下实体诊所仅 8 家。而截至 2025 年年初,榕树家的门店数量已达 1600 家。

患者对 " 老字号、老医师 " 的固有信赖,让传统中医馆的扩张始终陷入 " 保品质 " 与 " 求规模 " 的两难困境——规模扩大可能稀释诊疗水准,坚守品质又难破地域局限。

当同行的门店数仍停留在个位数、两位数规模时,榕树家的 1600 家门店已形成碾压优势。这种强势扩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又是否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无限?

互联网跨界中医馆

榕树家的快速扩张,与其创始人刘宇的创业经历不无关系。

出身云南山区的刘宇,早年在互联网界的闯荡,为其埋下 " 效率至上 " 的基因。

2010 年参与创建窝窝团并推动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亲历标准化体系与资本杠杆对连锁业态的催化;2014 年操盘 40 亿规模 O2O 基金,练就了对行业痛点的敏锐嗅觉;此后,母亲的价值观熏陶与中医药 " 名医难寻、药材难控、服务难以触达 " 的困境,叠加互联网医疗的崛起,推动刘宇探索 " 技术重构医疗 " 的路径。

刘宇的跨界由此开始。他并未沿袭传统的开馆拓店路径,而是先行布局底层基建——投建中药材基地,整合供应链,并历时多年研发素灵 AI 系统。这套 " 基础设施先行 " 逻辑复刻了互联网打法,如同电商先建支付物流,刘宇为中医连锁打造 "AI 诊疗 + 道地药材 " 双引擎。

2019 年榕树家的母公司 " 上海树家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正式成立时,该系统已显著强化药材品控,为高效扩张奠定基础。

更为关键的是,刘宇将互联网领域的 " 用户思维 " 引入中医服务场景。

他注意到传统中医馆在服务场景上的距离感可能构成扩张障碍,于是借鉴消费品牌的运营思路:通过温馨的门店设计缓解就医时的紧张感,以 "9.9 元体验券 " 降低用户尝试门槛,还借助 APP 为用户建立动态健康档案。这些看似与医疗本身关联不大的举措,实则是他从团购平台的 " 用户留存 " 策略中借鉴的经验。

面对加盟商,刘宇推出的 " 赋能包 "(包含 AI 系统、药材直供、营销方案等),是将互联网平台的 " 赋能模式 " 引入中医行业,帮助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快速复制运营模式。

从窝窝团的千城布局到榕树家的千店拓展,刘宇的创业路径中始终存在一条主线:以系统化能力应对行业规模化挑战。

当传统中医馆受限于 " 对名医的依赖 " 时,刘宇尝试通过 AI 将诊疗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数据;当线下扩张遭遇地域限制时,他采用 " 中央厨房 + 卫星诊所 " 模式打破地域壁垒。

这种将跨界经验转化为行业突破能力的做法,是榕树家在中医连锁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在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这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更接近美容院养生项目

由于扩张速度过快,榕树家在合规管理、供应链管控与品牌信任等环节的短板开始暴露出来。

源媒汇在抖音平台搜索榕树家后,首先跳转出来的就是其附近门店的带货直播间。而关键是,门店内的套餐多以推拿按摩、全身舒缓为主,甚至还有草本泡脚等。

截图来源于抖音

由此可见,榕树家的服务内容与传统中医诊疗存在一定差异,其更接近美容院的养生项目。

这种 " 日化 " 营销策略,虽然降低了用户尝试门槛,却模糊了中医馆的专业定位。部分消费者反馈,榕树家的门店装潢虽具中医特色,但实际提供的服务缺乏诊疗深度,导致品牌认知混乱。

另外,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末,榕树家对外投资的 53 家关联企业中已有 19 家公司注销,涵盖科学研究、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领域,凸显其规模化复制能力的局限性。

而在供应链层面,榕树家宣称打造 " 专属道地药材供应链 ",但其 2022 年收购的湖南常繁医药有限公司(前控股股东为湖南省自然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曾于 2020 年因秦艽性状不合规、甘草含量不达标等问题被湖南等多省药监局通报。

截图来源于湖南药监局公告

即便供应链历史问题存在归责争议,但是 2024 年, 榕树家体系内加盟商已连续因多个合规问题遭监管处罚 。

2024 年 1 月,潜江榕树家中医学诊所有限公司因未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被潜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 2000 元;

9 月,成都龙泉驿朗怡榕树家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因使用统筹基金支付规定范围外费用,被当地医保局责令退回违规医保金 183.48 元并支付违约金 550.44 元。同期,湘潭经开区和升堂榕树家中医门诊有限公司因从无药品经营资质企业采购中药饮片,被湘潭市市场监管局没收 11 种违规饮片、罚款 3000 元;

11 月,广州市花都区榕树家悦仁堂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因未按注册执业地点执业,被属地卫生健康局警告并罚款 1 万元。

透过上述可见,从医疗消毒管理、医保基金使用,到执业资质规范,榕树家的违规类型覆盖中医诊所核心运营环节,处罚地域跨度贯穿南北市场。这类全环节、跨区域的合规漏洞 ,暴露出榕树家对加盟商在医疗质量把控、医保合规监管、执业资质核验等全链条管理中的盲区。

品牌快速扩张的同时,供应链末端与合规管理能力的 " 断层 " 已持续显现。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榕树家的消费者投诉虽不算多,但问题颇具代表性。

有消费者被引导体验按摩后,门店以 " 湿气重 "" 三焦堵塞 " 等话术推销百元中药调理,实际开方逻辑及疗效存疑;也有美团套餐的履约纠纷——消费者购买跨区域理疗卡后,异地门店以 " 店休 "" 在忙 " 为由推诿服务,暴露品牌对 " 连锁服务承诺 " 的管控缺失。

针对榕树家快速扩张暴露出的风险,以及被投诉等问题,源媒汇向其官网披露的电子邮箱发送了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榕树家凭借快速扩张,渐显打造 " 中医馆界星巴克 " 的野心,并试图以标准化连锁模式重构中医市场格局。然而,其既未复刻星巴克的供应链品控能力,也未夯实中医诊疗的专业根基——部分加盟店业务呈现 " 美业化 " 倾向,偏离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属性。

快速扩张进程中,供应链漏洞、合规管理缺失、资质核验疏漏等问题接连显现。伴随监管罚单的密集发布," 中医馆界星巴克 " 的愿景,逐渐暴露出资本驱动下的概念化运作本质。若无法构建 " 专业赋能体系 + 合规管理闭环 " 的支撑,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或将加速品牌信任的流失。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同仁堂 互联网 ai 医疗 团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