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来源:图虫
7 月 30 日,恒生银行(00011.HK)公布 2025 年中期业绩。
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209.75 亿港元,同比增长 3%,除税前溢利 80.97 亿港元,同比下跌 28.39%,股东应得溢利下跌 30.46%,为 68.80 亿港元。每股盈利减少 34%,为每股 3.34 港元。
当日,恒生银行股价下跌 7.40%,报 113.80 港元 / 股。7 月 31 日,该股略有回升,收报 114.90 港元 / 股。
虽然净利润下滑,但分红和回购仍可观。恒生银行表示,董事会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 1.30 港元,2025 年上半年每股派息合共为 2.60 港元,较去年同期高出 8%。此外,该行拟展开最多达 30 亿港元的股份回购,并预期在 6 个月内完成。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施颖茵在财报中表示,尽管市场受到不明朗因素影响,但恒生银行在发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及扩大客户群的长线策略支持下,业务表现保持韧性。以后将继续审慎管理风险,并为未来增长奠定稳健基础。
拟回购不超过 30 亿港元股份
2025 年上半年,恒生银行净利息收入为 143.39 亿港元,同比减少 7.39%。主要是平均总客户贷款减少 3% 及市场利率下调,尤其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自 2025 年 5 月起持续处于低位所致。
对此,恒生银行表示,已采取积极措施管理产品利润率,并实施长期对冲,此举有助维持利息的稳定性。
不过,该行服务费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 34%,抵销净利息收入减少带来的影响。具体来看,上半年,恒生银行净服务费收入增长 23%,为 31.47 亿港元,主要由证券经纪相关服务收入增长 60% 所带动。
此外,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成为恒生银行的主要增长动力,相关财富收入实现 43% 的同比增长。其保险产品及资产管理收入也较去年同期增长 18%。
由于房地产业持续对信贷产生压力,恒生银行上半年末的不良贷款比率为 6.69%。对此,施颖茵表示,尽管与去年底相比这一数字有所上升,但该比率的上升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因为市场仍然存在客观不确定性,这个比率仍然有可能上升。但是她也强调,恒生银行的坏账拨备和不良贷款都没有影响该行的派息能力,其基础业务仍然维持增长动力。
7 月 31 日,恒生银行公告称,2025 股份回购计划的期限为 2025 年 8 月 1 日起至 2026 年 1 月 30 日。根据经纪协议,本行已同意经纪商根据预定参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回购不超过 30 亿港元的股份。
年内更换董事长
恒生银行的历史可追溯至 1933 年,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是一家以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业务为重点的银行,是汇丰集团成员之一。1965 年,恒生银行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首批上市银行之一。
今年 5 月,恒生银行正式 " 换帅 ",出身于香港老牌四大家族之一利氏家族的利蕴莲退任恒生银行董事长,由股东派出的郑维新接任这一职位。
郑维新现年 69 岁,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背景,曾在渣打银行和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永泰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逸兰酒店及公寓管理有限公司主席、董事等。
郑维新深耕地产与金融领域多年,他自 2010 年担任永泰地产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以来,主导开发了香港铜锣湾逸兰精品酒店、湾仔 WS quare 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标项目。在金融领域,他自 2020 年起担任香港证监会非执行董事,并从 2023 年起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
2025 年中期报告也是恒生银行更换新一任董事长后的第一份财务报告。郑维新在中期报告中表达了对前董事长利蕴莲的感谢,亦表示 " 将聚焦于本行的策略重点,让本行继续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弘扬多年来的优良传统。"
今年 3 月,恒生银行曾传出裁员消息,一些部门裁员幅度在 10% 至 50% 之间。5 月,恒生银行回应外界称,该行最近进行业务调整,受影响的员工数目占银行核心业务员工总数约 1%。同时,恒生银行因应市场变化而创造新职位。该行会进行透明的遴选程序,让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均有机会申请新职位。
根据中报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恒生银行中国香港及其他地方员工数为 6880 人,较上年同期的 6987 人减少 107 人;中国内地员工数为 1263 人,较上年同期的 1409 人减少 146 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