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号出海 · 第 141 篇
人人都能当导演?亚马逊投资的 Fable 公司推出 Showrunner 平台,用户可创作、修改,甚至「出演」电视剧,还能基于热门 IP 生成新内容。平台采取短期免费,长期订阅制收费的策略。CEO 放言:「五年内,娱乐方式将彻底改变!」虽然目前仅限于产出单元剧,能否撑起长篇故事仍是一个问号,但是这样的颠覆性变革会将影视导向何方?
传统影视工业遵循的剧本开发、制作拍摄、后期合成的线性流程,如今被 Showrunner「指令输入 - 即时输出」的生成式 AI 实现了颠覆。用户可基于迪士尼等 IP 拓展自己的故事宇宙,或原创动画内容;更有趣的是「角色植入」功能——用户上传照片即可成为「演员」,使观众从单向观看转变为共创者。
Showrunner 突破技术边界同时塑造着内容形态:AI 当前仅能支撑单元剧叙事,无法构建长线故事,这进一步刺激了碎片化剧集产出。平台建立了双重机制规避风险:外部与 IP 方授权合作,内部由 AI 系统评估「角色行为逻辑合理性」。面对影视巨头在写实领域的算力竞赛,Fable 选择聚焦动画赛道,以创意模型构建内容「护城河」。
Fable CEO 指出 Showrunner 本质是「影视内容的游戏化迭代」——用户生成剧集后通过分享社交平台触发二创,从而形成开放式动态故事网络。然而 VR 产业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如何保证 IP 二创不侵犯版权?用户创作动力能否维持?单集叙事瓶颈如何解决?——当创作权被交给全民,影视产业将走向「故事民主化」的繁荣,还是陷入「叙事碎片化」的混沌?
Showrunner 网站主页截图
当 Showrunner 用 AI 让观众变身「编剧 + 演员」,中国影视 AI 应用也在稳步实现突围。支付宝去年爆火的年度账单短片,正是由 5 人小团队借助 AI 生成技术完成——过去需 30 人奋战几个月的 MG 动画,实现了两周内交付。这为影视 AI 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其追逐通用大模型,不如在垂直场景做到极致。
国内已摸索出一条特色路径:一览科技的「AI 编剧」与《蝶羽游戏》深度绑定,在剧本开发阶段就介入创意生成。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正在重构行业链条:深圳谜谭动画培养的「全流程动画师」能同时调度 Stable Diffusion、Runway 等工具完成 70% 基础工作,人力成本下降 40%,创意策划岗位薪资反升 25% 。
版权雷区亟需更本土化的解法:通义万相开源模型中开放的敦煌壁画元素库,被短视频团队用于二创获赞百万,这种「半开放 IP 池」或是一种破局新范式。而芒果 TV 近期上线的 AI 微短剧专区,要求创作者使用平台提供的非遗素材库,既规避风险又激活传统文化——当好莱坞为 AI 版权对簿公堂时,我们也许能用「授权沙盒」开辟一条新路。
最现实的挑战来自内容形态:正如 Showrunner 受困于单元剧创作,中国影视 AI 的突破口恰在碎片化内容:快手「剧有引力计划」扶持的 AI 微短剧《重生之逆袭顶流》,单集 3 分钟、全 AI 生成,上线三天播放破亿——这种「轻叙事」正成为新试验田。
好莱坞的「全民导演」实验虽具想象力,但中国以 「垂直工具 + 版权基建 + 轻内容试水」 的三维策略,正构建更可持续的 AI 影视工业化闭环。当技术狂飙突进时,唯有将工具效率、版权规则与人文温度融为一体,才在算法洪流中守护故事的灵魂——真正的革新从不在于让工具取代人类,而在于让每个微小叙事都找到回响的宇宙。
AI 短剧《蝶羽游戏》海报
译者|小塞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Variety
原文作者|Todd Spangler
原文发布日|2025.07.30/ 周三
《主编浅度》视频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