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08-01
制度创新筑基 项目集群发力 金融活水赋能 兰州市构建全方位气候投融资体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黄河之畔的兰州,一场关乎城市绿色转型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发生。作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兰州以强省会行动为指引,通过制度创新、项目赋能、金融撬动三维联动,构建起全方位的气候投融资体系,为西北内陆城市探索低碳发展路径提供了鲜活样本。

政策先行筑基石 产融对接见实效

近日,记者走进兰州市生态环境局,一份厚厚的政策汇编格外醒目。" 这 33 项政策是我们试点工作的‘四梁八柱’。" 工作人员介绍道。从《兰州市绿色及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到《兰州市气候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我市聚焦九大关键领域,构建起多层次政策支撑体系。

如今,199 个入库项目,总投资 1675.7 亿元的项目储备库,如同绿色发展的蓄水池,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大领域,包含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利用、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设施建设类等 11 个子类别的项目。

基于项目进展和融资需求,我市优选出林业碳汇固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廊道建设、低碳工业改造、城市更新、固废处理等 8 大类项目,建立了项目实施库进行重点管理推荐,入库项目 69 个,总投资 774.5 亿元,融资需求 342.578 亿元。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自试点建设以来,我市成功促进三批、12 个项目达成融资签约,总投资额 480.126 亿元,获得授信 290.3 亿元,到位融资金额 89.5 亿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00.716 亿元。

碳金融产品矩阵 创新活水润金城

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兰州新区首创推出丝路碳票制度,打造碳票交易 + 保险 + 质押闭环模式。该模式将造林项目以 5 年为计入期,量化核证碳减排量,转化为可交易、可质押的资产凭证,并配套保险和融资服务。2022 年,兰州新区城投集团通过购买丝路碳票并投保碳汇相关险种,以 2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丝路碳票为质押物,成功获得甘肃银行和兴业银行 49.5 万元贷款。

在绿色金融创新的赛道上,兰州持续发力:2296.94 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全省半壁江山,光伏贷、节能贷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累计覆盖风险 3.886 亿元,为 " 无废城市 " 建设系上 " 保险绳 "。

数字赋能促转型 生态价值显新机

2023 年 6 月上线的兰州市气候投融资产融对接平台,已吸引 34 家企业和 24 家金融机构入驻。这个集碳核算、信用评价于一体的智慧平台,正让绿色项目与资本高效牵手。

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价值的变现:兰州市首张林业碳票覆盖 3135.3 亩林地,2 万吨碳减排量在兰洽会上成功交易,让 " 零碳展会 " 从概念变为现实。"1+3" 林业碳汇政策矩阵的构建,让荒山造林既固碳又生金。

从华润永登光伏基地每年减排 90 万吨二氧化碳,到永登水泥窑项目 " 吃干榨净 "15 万吨固废,一个个鲜活案例印证着兰州的绿色蜕变。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正以气候投融资试点为抓手,在强省会建设的征程上,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胜军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投融资 兰州 融资 生态环境 可再生能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