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 NVIDIA )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7 月 15 日宣布美国批准 H20 芯片销往中国,美国 " 急转弯 " 推翻 4 月以来实施的禁令。就在市场观望之际,H20 被曝存漏洞后门安全风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31 日就此约谈英伟达。这款为规避美国管制而设计的 " 阉割版 " 芯片,从出口禁令到许可放行,再到因安全风险被约谈,其命运如 " 过山车 " 一般的起伏不仅关乎英伟达商业布局,更折射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复杂互动。
库存未清又追单?H20" 后门 " 争议
在谈论英伟达被约谈之前,不妨先厘清 H20 来龙去脉。2023 年 10 月,拜登政府更新出口管制规则,阻止英伟达 H100、A100 等旗舰 AI 芯片进入中国市场;2024 年,英伟达为规避管制,专为中国市场开发了一款名为 H20 的降规版芯片;2025 年 4 月,美国政府就对华出口的 H20 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
此后,黄仁勋多次公开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芯片限制并表达忧虑,试图保住在中国这个关键海外市场的地位。5 月,英伟达在财报中强调,由于从 4 月 9 日起受到新的 H20 出口限制影响,第一财季因 H20 芯片库存过剩产生了 45 亿美元的费用;英伟达高管则在业绩说明会预估,对华禁售 H20 将导致英伟达两季度累计损失 135 亿美元收入,并可能错失高达 500 亿美元的中国算力市场。
直至 7 月 15 日,黄仁勋在采访中表示:" 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出口许可,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所以我们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 H20。我非常期待能很快发货 H20,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黄仁勋还称,公司收到的 H20 订单数量将决定是否恢复生产,重启供应链将需要 9 个月的时间。
这似乎透露英伟达在观望中国市场反应,给 H20 是否重启供应链留出模糊空间。但有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已要求有意购买 H20 的中国公司提交新的文件,包括客户的订单量预测——目前观察,英伟达供应链中约有 100 万颗的 H20 芯片库存,其中成品芯片库存约 70 万颗。更强烈的信号是,坊间消息称,英伟达似乎向台积电下达 30 万颗 H20 芯片组订单,其不再只是依赖现有库存,开始追高。7 月 30 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顾问 Kevin Hassett 证实,美国已决定允许 H20 运往中国。
就在英伟达摩拳擦掌 " 清库存 "" 下订单 " 之际,H20 被曝存漏洞后门安全风险。7 月 31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出,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 " 追踪定位 " 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 " 追踪定位 "" 远程关闭 " 技术已成熟。
其中提出,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 7 月 31 日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 H20 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财经杂志援引网络安全资深专家分析报道,这次约谈针对的是潜在风险隐患," 是否整改要看风险是否真实存在 ",还谈不上需要承担罚款等其他法律责任……预计可能是在海外媒体报道英伟达相关产品的风险后,监管要求其提供解释说明。可能目的在于英伟达的 H20 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消弭潜在风险。
截至目前,英伟达尚未就约谈做出正式回应。
不安好 " 芯 ",出口管制耍小聪明
可以说,H20 所经历波折,自其诞生之时就已注定。
一方面,其设计精准规避了美国管制 " 红线 ",将其 " 总体性能 " 压制在 H100 之下,性能大约为后者的 15%~30%;另一方面,H20 在内存配置方面又 " 反向升级 ",其 HBM3 显存容量从 H100 的 80GB 增加到 96GB,显存带宽也从 3.35 TB/s 提升至 4.0 TB/s。有分析指出," 低算力、高带宽 " 的 H20 在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推理时,速度甚至能比 H100 快 20% 以上。
精准的 " 刀法 " 招致美国反对者抨击,配备大容量高带宽内存的 H20,在 AI 系统推理环节反超 H100;此外,用于制造 H20 的内存及 H20 其他组件本可以用来为美国企业制造更多的 H100 芯片。
尽管美国政府在今年 4 月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 H20 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但仍不放心,对先进 AI 芯片进入中国忧心忡忡。在此背景下,部分强硬派试图给芯片配上 " 电子脚镣 ",又逢 H20 解禁,事关 " 后门 " 的报道就此浮出水面。
事实上," 追踪定位 "" 远程关闭 " 技术早已存在,只是尚未广泛应用,其最大的争议在于缺乏法律依据。今年 5 月,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提出《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要求商务部强制美国芯片企业在受出口管制的芯片中加入位置验证模块,确保这些芯片不会被转运。法案由委员会主席 John Moolenaar、首席成员 Raja Krishnamoorthi 以及另外 6 名两党议员共同提出。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 Tom Cotton 也在参院提出配套版本的法案。
其中,对芯片制造技术非常熟悉、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 Bill Foster 提出要给受控芯片装上 " 追踪定位 "" 远程关闭 " 功能,一旦发现芯片被非法转运,就能远程立即禁用。他强调,这种方案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这一思路的出现,代表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更趋强硬,出现贯穿硬件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与控制新模式。但是,给芯片搞 " 后门 " 注定是一个耍小聪明、吃大苦头的做法,除了将所谓的 " 国家安全 " 挂在嘴边的美国政客,大概没有哪个厂商和客户会接受。7 月 21 日,国家安全部发布提示,一些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了 " 后门 "。
两头不看好,拉锯中的英伟达
此次美国 " 放行 "H20,不仅是对英伟达游说的让步,更像是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是,H20 的解禁虽然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在中美两国的舆论场却充满争议。
该消息首先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美智库 New Lines Institute 新兴技术专家 Kelsey Quinn 表示,允许 H20 出口的决定 " 在两党都极不受欢迎 "。
包括特朗普首届政府的副国家安全顾问 Matt Pottinger 在内的 20 名安全专家与前官员,联名致信美国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敦促特朗普政府撤销允许英伟达恢复在中国销售 H20 AI 芯片的决定。他们在信中指出,H20 绝非过时的 AI 芯片,在推理任务方面,H20 的表现甚至超过 H100。
面对抨击与指责,英伟达不甘示弱,回击这些批评是 " 被误导的 ",与特朗普政府最近公布的、强调美国 AI 技术出口的行动计划相 " 不一致 "。其认为,若对美国产品一概封禁,只会迫使并加速中国自身的芯片技术创新。
吊诡的是,与美国两党激烈的反应相比,中国市场面对 H20 的解禁可谓相当理智和平静。7 月 16 日,国产 GPU 概念股走强,寒武纪 -U 上涨 4.9%,景嘉微、芯原股份涨幅超过 4%。这显示厂商使用国产 AI 芯片的意愿持续提升,毕竟,有先进的 AI 芯片用固然好,但谁愿意将命运交给摇摆不定的美国管制政策呢?H20 的解禁,作为中美科技较量的阶段性妥协,双方各有所需,我国国产厂商在缓解部分算力芯片焦虑之余,亦借机争取国产替代时间窗口。
H20 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已将美国政府对华技术政策 " 技穷 " 的一面暴露无遗,其在既要又要、反复无常中走向极端。可以想象,H20 之外,英伟达等美国公司更高阶的产品未来是不是也将面临 " 后门 " 困境?
而这困境的始作俑者不是他人,正是美国摇摆不定的管制政策和惶惑不安的 " 芯 " 所造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