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榆林 08-01
丹薇:不会爱孩子,可能成为反噬自己的尖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破碎,宛如命门处一道伤疤,留下的痛楚不忍直视。。

今天,来自老家的那边电话,让我听后无比震惊、无比惋惜。

凶手也算我的学生(但是我只教过一次),一个 28 岁的女子,手持尖刀,疯狂地刺向自己的母亲,一下,两下 …… 整整二十多刀,鲜血染红了母亲的衣衫,溅满了房间。

父亲回来后,见女儿坐在窗沿上痴痴地看着外面。地上,气若游丝的女主只说了一句 " 照顾好孩子 ",就不省人事了。

父亲劝女儿下来,有事好好说。女儿头也不回,纵身一跃从 13 楼跳下,像是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带着决绝与悲怆,坠向无尽的黑暗。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看到的邻居都为这惨烈的一幕倒吸一口凉气。

回溯时光,这个家原本也有着温馨的轮廓。因为老家在煤矿矿区,家里经济基础好,加之父亲优秀能干、会挣钱,母亲操持家务,一儿一女承欢膝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转折出现在女孩高中的一次考试后。那次考试失利,如同一朵乌云,瞬间笼罩了女孩的世界。她心情低落,拿起手机联系了百公里外的朋友,或许是素未谋面的网友,外出游玩了几天。

回来后,女孩带着满心的沮丧和迷茫,说不想上学了,她觉得无论怎么努力,在学业上,具体说就是在分数上,她自己都无法跑在同龄人的前列。

母亲却全然不能理解女儿内心的挣扎。她眼中,这是孩子的叛逆与厌学,是对母亲和全家培养的背叛,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她像一头失控的母兽,强硬地与孩子对抗,全然不顾女孩的哀求与泪水。

到后来,母亲断定孩子精神出了问题,不顾孩子的拼死反抗,将她带到省城,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

我仍记得初见女孩时的场景。那是 2010 年左右,从事家庭教育心理学近 10 年的我,经熟人介绍见到了女孩和她的母亲。女孩坐在我对面,眼神中虽透着一丝迷茫与无助,但与我交谈时,言语礼貌,思维清晰。我深知,这不过是青春期孩子常有的叛逆,她需要的是理解与引导,而非强硬对抗和粗暴对待。

我当时对女孩的母亲说:" 孩子没有精神问题,千万别把她送去精神病院,给她贴上这样的标签,会毁了她一生的。我们要用心去温暖她,多肯定她,认同她。孩子突然不想学习,肯定是在学校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得慢慢走进她的内心,帮她化解。最多找找心理医生帮孩子疏导疏导。"

母亲不以为然,自顾自地坚持说孩子不正常,就是有问题。没多久,我听说女孩被五花大绑,像个犯人一样,被父母带的几个人,强行塞进车里,送去了精神病院。

我能想象,女孩在车内拼命挣扎,泪水决堤,绝望地呼喊:" 妈妈,我没病,我不要去那里!" 可回应她的,只有母亲冷冰冰的执拗和众人无情的拉扯。

在精神病院,药物的副作用让女孩头晕目眩,她身体日渐虚弱;冰冷的病房,像极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医生护士冷漠而恐吓的眼神,如同锋利的冰刀,一次次割破她脆弱的心灵。每一次治疗,都像是一场酷刑,将她对人间的美好一点点碾碎。

高中期间,女孩一直在 " 被看病 " 和休学之间徘徊,最终考上了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学校虽然不算很好,但至少说明她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成绩可以排在同龄人中的前 40%。

大学四年,她和母亲因在空间距离上的阻隔,能好一些。但母亲的强势、命令依然如故。

大学毕业后,女孩回到家里,母女之间的矛盾时浅时深,女孩一直在母亲为其规划的路上挣扎前行,时不时去趟精神病院。女孩没有正经谈过一次恋爱,也没有固定的工作,靠家里养着,成为一个时而听话、时而闹扭捏的 " 大孩子 "。

终于,在 28 岁这一年,也就是前几天,女孩心中那根紧绷多年的弦,彻底断了。多年的压抑、痛苦与绝望,如同决堤的洪水,将她彻底淹没。于是,她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水果刀,刺向午休的母亲,第一刀刺向腹部,然后快速拔除,不顾母亲打滚躲闪,连捅二十多刀 ……

这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吗?不,这是无数家庭的缩影,只不过这个家庭更极端。有多少父母,因为自己的无知与强势,将孩子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又有多少孩子,像这女孩一样,在本该被呵护的年纪,却被父母亲手折断了梦想的翅膀,葬送了美好的未来?

我见过很多母亲,在商场里一掷千金,为自己购置昂贵的衣服、包包和首饰,却吝啬于为自己的成长投资,吝啬于花一点时间去学习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母亲、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母亲。她们不知道,自己错误的爱,就像一把把利刃,在孩子的心上划出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而伤痛积累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反噬,最终给家庭毁灭性打击。

父母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孩子安全感、滋润孩子的心田,还能让孩子亲自感受并学习到沟通的技巧。有一个沟通的白金法则,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亲子关系也是这样,你希望孩子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孩子。

如果不考虑孩子的禀赋和兴趣,制订不切合实际的目标,或者一厢情愿命令他,甚至暴力相加,那只会潜移默化激活他藏在深处的暴力,在外面遇事会和人打架。而且没深没浅。这还不算,总有一天,当他的体力会超过你的时候,你再去压制他、打他,很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在此,我以一位母亲、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一位书法老师的身份,饱含热泪地向所有的妈妈们发出呼吁:醒醒吧!努力成为智慧的母亲,终身学习,持续成长,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感受孩子喜怒哀乐,摒弃暴力,别再让无知与固执,酿造出这样令人心碎的人间惨剧。

让我们用智慧与爱,为孩子构建温暖的港湾,为他们的心灵披上抵御风雨的铠甲;用理解与尊重作画笔,为孩子描绘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画卷;以耐心和包容为基石,铺就孩子走向广阔天地的坚实道路。让所有的孩子在爱的滋养下绽放出生命应有的光彩,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洋溢着真正的幸福与安宁。

(2025/7/30 深夜 丹薇有感而发)

作者简介:丹薇,本名张婷,丹薇墨法创始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书法教师,家庭教育高级讲师,曾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榆林市三八红旗手、榆林市巾帼英雄、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

编辑 / 周芝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考试 家庭教育 高中 心理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