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职场中,识别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有没有可能只靠一个问题?本文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切口,也许能让你重新理解 " 带人 " 这件事。
作者 | 智慧君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者:
一类管理者,最怕听到下属提要求。下属提出 " 我想升职 "" 我想加薪 "" 我想多承担一点重要的项目 ",他们一听脸色就凝重了,仿佛遇到很麻烦的事情。嘴上说 " 组织会考虑 ",实际上早已默默给下属打上标签:这人不好带、有野心、事儿多。
还有一类管理者,恰恰相反。这类管理者不会认为员工敢提要求就是麻烦事,相反,他会很欣慰。因为在他们眼里,员工的 " 野心 " 不是负担,而是杠杆,是增长的机会,是团队有活力的标志。真正有上进心的管理者,会因为下属的上进而高兴;反倒是那些心态懒散、没有动力的管理者才会觉得 " 员工太多要求 " 很烦。
说到底,领导对 " 员工提要求 " 的态度,其实就是领导对管理、对人性、对组织成长的态度。
员工提出加薪,不是问题,是信号
我们很容易把 " 加薪 " 当成要不要给的二选一问题,但如果你真的做过管理,就会知道:下属提加薪只是一个表达。
员工为什么会主动提出来?因为他还相信这个组织,还相信你这个领导能做出决定。更重要的是,他想知道:你的态度是什么?我值不值得更高的回报?
也就是说,员工在 " 要加薪 " 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在问你一件事:
" 我是谁?我有没有被看见?我值不值得继续在这里拼?"
一个没有期待的人,不会来谈条件。真正危险的不是提要求的员工,而是那些表面稳定、内心麻木的人,他们什么都不说,也不会走,当然,他们的产出也很一般。
所以,遇到员工提出加薪、升职、转岗这些 " 看似麻烦 " 的诉求,一个有上进心的领导,应该第一反应是:
嗯,他想上进,那我就有机会跟他谈谈未来。
真正优秀的管理者,遇到这种情况,不会第一时间就表态 " 行 " 还是 " 不行 "。而是先听听,再问问,最后才回应。
他们会问:你为什么现在提这个要求?你觉得你目前在哪些方面表现超出了预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更进一步?
因为他们知道,提出诉求只是表层,真正需要被回应的是动机、认同和方向。
我以前有个领导,每次遇到员工提加薪请求,他不是马上拒绝或答应,而是约一个深度一对一会议(一对一会议在格鲁夫看来,是个高杠杆率的管理行为)。
期间,他只做两件事:一是认真听;二是认真问。他甚至会把员工的原话记下来,之后回顾分析这个人真实的成长需求和心理诉求。
这样下来,哪怕最后没能立即涨薪,员工反而更加信任他。因为他不是在敷衍,而是真的在对话。被认真倾听,是管理者给员工最稀缺的尊重。
要看见整个系统
真正厉害的管理者,会把员工的个人诉求放大来看。
比如,一个人想加薪,是不是说明薪酬机制对成长型人才的激励不够清晰?是不是说明其他人也有类似困惑,只是没说出口?
这就是要看全局,一叶知秋,要把一次诉求变成系统有可能优化的机会。
作为领导,不能看人下菜碟,而是要识别信号,一个员工提出要求,背后可能是更多员工的类似诉求,你要借这个机会做一次深度沟通和复盘,系统的解决问题。这样,团队也更信服组织。
所以,一个员工提需求,其实像是在 " 敲门 "。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是你平时主动沟通也未必得到有效信息的机会。你要不要趁机打开门,看看门后是不是藏着一个更大的组织机会?
把需求变成杠杆
管理的本质,不是控制,而是激发。
你可以把" 我想加薪 "当成一个契机,是你和员工对齐目标、期望、启动交易的那把钥匙。
不会带人、没有格局的管理者,面对诉求只会烦躁、拖延、否定。而会带人的管理者,永远会把诉求当成杠杆:
比如,你提条件了,我就有机会设目标;还比如,你有期待,我就能设计激励;比如员工说,领导,我想带团队、想有更多挑战。你就可以回应,好,那我们先定一个目标——这个季度你带着新人跑完两个项目,如果能达成,我来推动你进入后备干部库,让你正式带团队。
这才是一个上进的管理者该有的状态。不是怕员工 " 难带 ",而是欢迎员工 " 来提 "。因为能提要求的团队,才是活的团队;愿意接住要求的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
结语
所以,别再用 " 这是规定,等到年底再看看有没有机会 " 来挡住下属的热情,也别把员工的野心看成 " 不安分 "。
说到底,员工有没有提要求,是他的选择。你把要求当成什么,是你的管理水平。
一个上进的领导,应该学会在员工的欲望里找机会,在需求的背后建机制,在一次对话中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场域。
所以,下次如果有员工跑来跟你说:" 领导,我觉得我应该涨薪 ",别皱眉头,别忙否定,你需要笑着点头,然后说一句:
" 好啊,那我们聊聊你准备怎么做到。"
—— · END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