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23 岁的老江湖,最终登上皇位。是运气,还是人生大智慧?
笑到最后的人,绝对不是靠运气活下来的,更多是老江湖的智慧,看看这段操作,你也会为刘恒点赞!
公元前 180 年,周勃等人诛灭吕氏之后,迎立刘恒为皇帝。
刘恒在确认了周勃等人信息的真实性之后,这才准备前往长安。
刘恒让宋昌与自己同乘一车,张武等六人则乘坐另一辆车随行,一同前往长安。
到达高陵后,距离长安已经不远了。
刘恒在此停下来休息,同时派宋昌先行前往长安,察看局势是否有变。
你看,刘恒心思多么缜密!23 岁就已经是个老江湖了,处世如此老道。
宋昌到达渭桥后,见到周勃等人都在此等候迎接,再回去禀报代王刘恒。
刘恒这才放下心,很快赶到渭桥。
此时,众臣子都拜见代王,向他参拜称臣,刘恒也下车回礼。
太尉周勃对刘恒说:" 臣有事想私下向大王禀告。"
宋昌站出来说道:" 如果是公事,就请公开说;如果是私事,王者是没有私事可谈的。"(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
周勃一时语塞,只得跪下,呈上天子的符节和玉玺。
然而,刘恒并没有接受,而是说:" 等到了我的府邸(代国驻京办)再说吧。"
很快,刘恒进入长安,住进了代王的府邸。
大臣们也随之赶到这里。
此时新皇即将登基,正式分配权力和利益的时候到了。
呵呵,如果你不在场,那好处肯定就与你无缘了。
丞相陈平等人再次行礼说道:" 太子刘弘等人并非孝惠帝刘盈的亲生儿子,按理说不应继承天子之位。大王您才是高祖现在最年长的儿子,理应由您来继承皇位。请大王尽快登基称帝吧。"
刘恒几次谦让之后,最终还是接受了众臣的推举,正式登基为天子。
众臣也按照礼仪,依次上前朝贺。
刘恒此时表现得十分聪明,虽然已经板上钉钉了,但是,表面上的谦让,还是要有的,不能表现得急不可耐,显得格局就小了!
就在这时,东牟侯刘兴居站出来说道:" 诛杀吕氏时,臣并无功劳。臣愿意先为您清理宫中事务。"
于是,他与太仆夏侯婴一同进入皇宫,对少帝说:" 你并非刘氏的亲生儿子,不应当继续为王。"
同时,他们命令在少帝身边持武器的侍卫放下武器离开。起初有几人不愿放下,宦官令张释便下令他们按照夏侯婴的话去做,这才让侍卫们放下了武器。
随后,夏侯婴调来天子的车驾,让少帝上车。
少帝问:" 你们打算带我去哪儿?"
夏侯婴回答:" 先到外边去住。"
安置好少帝后,夏侯婴又带着天子的仪仗,前往代王府迎接刘恒,并告知刘恒:" 宫中事务已经清理妥当。"
刘恒随即前往未央宫。
到达宫门口时,发现有十名侍卫持武器把守正门,拦住说:" 天子在此,你怎能入宫?"
刘恒见状,知道自己无法解决,便将情况告知周勃。
周勃随即前去处理此事,这些人这才放下武器。
很快,刘恒便进入了未央宫。当晚,刘恒封宋昌为卫将军,负责统管南北两军,同时任命张武为郎中令,巡视宫内护卫。
相关部门分别诛杀了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恒山王刘不疑以及少帝刘弘。就这样,刘盈这一脉的后代应该是死绝了。
刘恒见大事定下来了,当晚便大赦天下。
这就是刘恒登基的一段故事。
即便皇位在望,刘恒依然小心谨慎。
他先派宋昌探路,确保安全之后这才进入长安。
而宋昌面对周勃时,提出私下会面,这一句话相当经典,颇具智慧,可以说是高端玩家的谋略(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
周勃本想凭借自己的功劳,以及手中的皇帝符节玉玺拿捏刘恒,结果被一句话差点呛死。
东牟侯刘兴居和夏侯婴则选择在局势未明时保持低调,直到新皇确认后才主动站出来出力。
这种策略既安全又有好处,虽然分得的好处不多,但胜在安稳。
而刘恒更是稳如老江湖,当晚便安排自己人统帅南北两军,同时更换宫内的近卫统领,确保自身安全。
从吕后试探刘恒,想改封他为赵王,刘恒婉言拒绝,到诛灭吕氏,登基称帝,真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刘恒在大势面前,一路小心,这才笑到了最后!
但是,坐上皇位不易,想坐稳也不容易啊,接下来,咱们看看刘恒怎么坐稳皇位!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点账号头像,进入主页可见)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