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 12355 青少年服务台 " 用心守护二十载,青春陪伴向未来 " 主题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这个诞生于 2005 年的全国首个省级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二十年间从 " 一根电话线 " 成长为 " 热线 + 网络 + 面询 + 线下服务 " 的立体化平台,累计接听超过 41 万通咨询、求助电话,以在线陪伴与专业回应,编织起一张守护青春的温暖网络。
" 在 12355 的十八年,是看着孩子们获得帮助,也看着自己变得更有力量的十八年。" 活动现场,《我和上海 12355 的故事》分享环节,心理面询志愿者金小燕的话道出了千余名志愿者的心声。作为初中心理老师,她记得有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甚至存在社交恐惧心理的男孩,从最初低头沉默到半年后主动分享画作," 那种敞开心扉的瞬间,让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 "。
热线法律咨询志愿者、检察官丁琪用 " 法律温度 " 化解困境,在他介入的纠纷中,不仅厘清责任,更帮孩子们明白 " 规则是保护而非束缚 "。他曾通过持续数小时的耐心疏导,让一位女孩放弃极端想法。热线心理咨询志愿者、公安民警李莎习惯了夜间值守," 晚上的电话最揪心,却也最关键 "。多年的陪伴让她深信,每一次倾听都在重塑一个家庭的温暖。" 青小聊 " 网络心理咨询志愿者徐春芳老师,曾有着十多年社工工作经验,她用耐心和包容,让每一个隔着屏幕的求助,都能及时得到回应。
这些来自教育、公安、司法等领域的志愿者,用数万小时的坚守诠释着 " 遇见 " 的意义—遇见需要帮助的青春,也遇见更有价值的自己。活动中,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讲述《遇见 " 愈 " 好》、情景表演《来自跨境的求救》等环节,进一步展现了这些温暖 " 遇见 " 背后的专业与担当。
" 以前觉得心理咨询是件很郑重的事,现在小区旁边的共享空间就能轻松聊聊。" 这是徐汇 12355 共享空间里一位高中生的真切感受。活动现场,12355 共享空间所在地的团组织负责人共同发布服务内容与场域信息,这些分布在各区的站点,正成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支点,让专业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杨浦共享空间的 " 一站式服务 " 涵盖热线接听、线下面询和主题活动,累计帮助 2000 余名青少年缓解心理压力;徐汇共享空间聚焦心理康复期青少年,通过团体辅导帮他们重建校园自信;普陀的两个共享空间各有侧重,既为外卖小哥群体开设情绪管理沙龙,也为周边师生举办亲子沟通讲座;闵行莘庄工业区共享空间创新开展亲子平行小组,让厌学青少年家庭重新找回相处的默契;临港共享空间则将服务延伸至社会青年,实现更广覆盖。
如今,共享空间已拓展至高校,在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九院临床医学院的共享空间站点,大学生可便捷获取一对一心理咨询,缓解学业与职业规划压力。截至目前,上海 12355 共享空间已开展活动 340 余场,服务超 2.1 万人次。未来,这些空间将继续联动社会资源,织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
活动现场,上海 12355 与 12345、110、12356 工作联动机制启动,多部门协同的保护屏障更趋完善;活动为长期服务特聘专家和优秀志愿者代表颁发纪念证书,并聘请国际象棋运动员居文君、律师张玉霞、公安民警陈梁顺担任形象推荐大使,进一步扩大服务影响力和品牌知晓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