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8-05
数百只基金重返“高光时刻”;近期公募定增规模明显上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 8 月 5 日星期二|

NO.1 7 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31 日,135 只新发基金合计募资 1048.68 亿元,排在今年新发基金月度募资规模第二位,是今年第三个募资规模超千亿元的月份,今年 3 月、6 月新发基金募资规模分别为 1040.78 亿元和 1248.03 亿元。

具体来看,7 月新发基金中,有多类产品借力政策红利、市场热点或创新设计实现快速募集,认购期仅 1 天的 " 闪电 " 结募频频出现。其中,10 只科创债 ETF 集体实现一日募集完毕,募资合计达 289.9 亿元;4 只 REITs 产品均在 1 天内完成募集,合计募资 33 亿元。

NO.2 数百只基金重返 " 高光时刻 "

Choice 数据显示,在成立于 2021 年之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截至 7 月末,已有超 300 只基金净值超过 2021 年高点。这意味着,即使在当年高点买入的投资者,如果持有至今,依然可以获得正回报。

以富国新活力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 2017 年 6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复权单位净值一度接近 3 元。随着市场逆转,2022 年亏损 17.79%,2023 年再度亏损超 15%。今年以来,截至 8 月 1 日,该基金净值增长 29.86%,复权单位净值达 3.0396 元,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投资老将把握住了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业绩强势回归。

NO.3 近期公募定增规模明显上升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 日,近三个月已有 34 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合计募资总额超 5700 亿元。如果从今年 1 月 1 日算起,年内则有 78 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合计募资规模超过 6600 亿元。

可以发现,近三个月的定增规模占比达到 86%。从 8 月 1 日最新收盘价和定增发行价格对比来看,上述 34 家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有 31 家股价上涨,占比超过 90%。其中,有 7 只个股涨幅超过 100%,涨幅最高的超过 340%。

从披露的投资者配售明细来看,参与其中的大多是中小公募。

NO.4 高楠管理的一只基金限购

8 月 2 日,永赢基金公告,自 8 月 4 日起,对永赢睿信基金单日单账户申购设置上限,为人民币 100 万元。

关于限购原因,永赢基金表示,近期,伴随市场持续上涨,投资者投资热情进一步高涨。为保障基金平稳运作,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公司决定对永赢睿信设定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此次限购着眼于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投资,有助于维持基金规模稳定,提升持有人体验。

据了解,该基金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 22 日,由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管理,成立以来业绩回报超 60%,截至二季度末,合计规模达 50.16 亿元。

NO.5 归凯离任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8 月 2 日,嘉实基金公告,归凯因业务调整,于 8 月 2 日离任嘉实成长增强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两只基金分别由此前共同管理基金的陈涛、孟夏继续管理。据了解,归凯在管的其他产品无变化,并继续担任公司股票投委会成员。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归凯于 2020 年 6 月 3 日开始管理嘉实成长增强混合基金,任职时间超过 5 年,任职回报 30.09%;归凯管理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基金的时间同样超过 5 年,任职回报为 6.68%。截至目前,归凯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 175.01 亿元,

NO.6 上一交易日 ETF 行情复盘

上一交易日(8 月 4 日),市场全天低开后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 0.66%,深成指涨 0.46%,创业板指涨 0.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1.5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998 亿元。板块方面,航天航空、贵金属、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商业百货、保险、光伏设备等板块回调居前。

具体来看,黄金股相关 ETF 集体走强,最高涨 5.04%。

下跌方面,标普油气 ETF 领跌 2.94%,纳指相关 ETF 回调居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金 定增 上市公司 高光 限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