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刷新率,已经开始往电竞显示器看齐了?
知名爆料数码博主 @数码闲聊站表示,REDMI 已经开始调研新机是否要搭载一块拥有 165Hz 超高刷新率的屏幕,无独有偶,隔壁一加也正在推进「165Hz 手机 +165Hz 平板」的产品组合,莫非手机也要进入超高刷新率时代了?
(图片来源:@数码闲聊站)
作为数码发烧友,小雷使用过不少搭载 120Hz、144Hz,甚至 240、360Hz 刷新率的设备,然而因为多方面的限制,这些设备并没有给小雷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小雷有些好奇,所谓的 165Hz 刷新率屏幕,真的能带来质的飞跃吗?
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机的刷新率为 120Hz,少数主打性能的中端手机会搭载 144Hz 刷新率的屏幕,从理论角度来说,144Hz 刷新率的屏幕肯定是比 120Hz 要好的,那为什么屏幕厂商们不主推 144Hz 屏幕呢?
(图片来源:一加官方)
原因很简单,144Hz 的实用性并不强,甚至可以说除了提升宣传时的噱头外,没有太大的实际提升。举个例子,手机屏幕刷新率从 60Hz 提升到 120Hz 时,画面帧率翻了整整一倍,而从 120Hz 到 144Hz,也就提升了 20%,这点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将帧率提升到 165Hz 呢?相比 120Hz 刷新率屏幕提升依旧只有 37.5%,跟之前的 100% 提升依然差之甚远,更重要的是厂商宣传的高刷新率只是体现在系统动画上,打开大部分 APP 时都会帧率被锁定在 90 帧、60 帧甚至 30 帧。
换句话说,市面上根本没有多少支持高刷新率的软件以及视频资源,以小雷自己使用的小米 15 Ultra 为例,虽然日常使用的应用基本都能稳定在 120Hz,但一旦打开抖音、bilibili 这类视频软件时,由于平台限制,视频帧率都锁定在 60 帧,这时 120 帧的操作动画和 60 帧的视频帧率就会给人一种割裂感。
再者,手机市场中也并非没有出现过搭载超高刷新率的产品,例如 2019 年发布的夏普 Aquos Zero2,就搭载了一块 240Hz 刷新率的 OLED 屏。作为对比当时市面上的手机基本都还在 60Hz 时代,应用适配自然也停留在 60 帧,就使得夏普这块 240Hz 刷新率屏幕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展示。
其次还有成本方面和功耗的双重压力,165Hz 屏幕作为新「产品」,早期的成本必然要比之前搭载的屏幕贵上不少,屏幕成本的增加就代表着新品可能会在影像、材质、影像等方面缩水;其次别看 165Hz 屏幕相比 120Hz 只提升了 37.5%,但在功耗方面的提升却是实打实的,原本这点升级感知就不强,如果因此续航时间还短了不少,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使得如今的超高刷新率屏幕仍是小众需求,属于是屏幕厂商和应用开发者看到都会头疼的存在。
不过你要说 165Hz 完全是噱头,那也着实有点偏激了。我们前文有提到,高刷新率屏幕体验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软件没有适配,其次对于一些 FPS 游戏来说,屏幕帧率越高,同一时间刷新的画面越多,就能更清晰地看到更多可捕捉的信息,对于动态视力极好的玩家来说,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瞬间决定了胜负。
而恰巧最近 iQOO 和一加都先后宣布将适配「无畏契约:源能行动」手游的 144Hz 高帧率模式,红魔旗下的游戏手机也与腾讯游戏合作,确保高刷新率技术在各类游戏上的完美适配。
不过适配是适配,能否在游玩过程中长时间稳定 144Hz 才是小雷最在意的,如果频繁掉帧,那体验还不如稳定 120 Hz 甚至 60Hz。
因此在小雷看来,165Hz 刷新率屏幕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都只会出现在一些主打性能和性价比机型上,其余机型依旧会采用 120Hz 刷新率屏幕,毕竟比起 165Hz 刷新率,120Hz 刷新率在技术上更成熟,所支持的特性也更多。
虽说目前看来,165Hz 刷新率屏幕更偏向于噱头,但它也给日益趋同的市场带来了新方向。
就以 REDMI 为例,目前 REDMI 的产品线整体还算清晰,旗舰有 K 系列,入门有 Note 系列和数字系列,小钢炮有 Turbo 系列,但 Turbo 系列在定价方面与 K 系列有些相似,难免会让消费者将两者作为比较。
而如果让 Turbo 系列用上 165Hz 刷新率屏幕,再加上 Trubo 系列本就有的大电池卖点,两条产品线的定位就错开了,K 系列继续走旗舰水桶路线,Turbo 系列则走极致的游戏路线。
既然 REDMI 用上了,与其定位相同的友商们自然也会尽快推出对应产品,届时市面上就会涌出一大批拥有 165Hz 刷新率屏幕的性能机,自然也能推动国产供应链的发展,为后续 165Hz 屏幕普及到整个市场做了贡献。一旦 165Hz 刷新率屏幕像 120Hz 一样成为主流,应用开发商自然也会加快更新适配,让曾经的噱头变成未来的刚需。
(图片来源:REDMI 官方)
高刷新率的竞争本质上还是厂商对于「流畅体验」定义权的竞争,谁能优先推出产品并拥有不错的适配体验,谁就能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就像当年率先推出 90Hz 刷新率屏幕的一加,至今在高刷新率这条路上仍是领头羊之一。
但不得不说,「卷」屏幕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方案,它既不像影像一样,让用户在体验店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差距;也不像猛堆性能、散热那样,在跑分、手游里获得畅快的体验。但一块手机是否素质过硬,很大程度上也能决定消费者选购的欲望,这或许就能解答手机厂商为何热衷于「卷」屏幕技术。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不过比起卷刷新率,小雷个人更愿意看到手机厂商们在屏幕材质上努力,其中最让小雷期待的是「双层 OLED 技术」。这项技术在 2024 年就有部分厂商运用,相比普通的 OLED 屏幕,双层 OLED 由于具有两层发射层,可以降低约 30% 的整机功耗,而且屏幕亮度也可以提升到 5000nits,甚至寿命也要长上不少。
换句话说,这一项技术就解决了亮度不足、寿命太短以及功耗太高的问题,妥妥的屏幕显示技术天花板。
但问题在于,双层 OLED 屏幕的良品率低的可怕,普通 OLED 屏幕哪怕发展了这么多年,品控率依旧不高,而将数量翻倍后,想要生产出一块完美的双层 OLED 屏幕的难度可不是翻一倍这么简单。
也因此我们目前只能在一些超高端设备上见到双层 OLED 屏幕的身影,例如华为的 MateBook Fold,雷科技当时对于这款电脑的评价是:「屏幕表现是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
对于双层 OLED 的良品率,小雷认为只是时间问题,需要屏幕供应商提升制造工艺、材料利用效率,技术成熟之后,想必会再次赢得主机厂的青睐,做到大规模铺开。
可能对于很多读者来说,165Hz 高刷新率屏幕可能都谈不上是创新,这点小雷确实认可。手机厂商创新脚步放慢,确实会让手机圈变得乏味,但小雷认为,所有技术创新和积累背后的原因,本质上都是在考虑一件事:这样做是否对用户有帮助。
但如今的手机市场早已不像当年,厂商的试错成本越来越高,一点技术上的缺陷就会给厂商带来口碑和销量上的双重损失。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手机厂商会更加 " 小心 ",所有的创新和设计都以提升用户实际体验为出发点,哪怕体验幅度没有那么大也可以接受。
毕竟,强行创新不如稳扎稳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