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悠 08-05
理想I8撞飞8吨卡车?还能让卡车“磕头认错”?有人怀疑测试作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吨新能源车和 8 吨卡车对撞,居然能叫卡车 " 给小车磕头 ",这样的神仙画面,您见过么?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今天我们要聊什么了。今天咱不曾热度,也不站队,纯粹理性的探究和分析。

首先抛开谁是谁非,谁真谁假不谈,单说这次实测造成了广泛讨论也好,广泛争论也罢,其关注度之高,从传播角度来讲,显然是 " 出乎意料 " 的,是 " 成功 " 的。当然是打引号的,也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只关注技术层面本身。

那么两台车对撞,基本的逻辑又是怎样?其实全网主要围绕 2 个疑点在争论。一是理想 I8 为何能将 8 吨重的卡车撞到 " 四轮离地飞起 "。二是为何卡车在碰撞后,车头向前翻倒。咱一个一个分析。

理想 I8 能将卡车撞飞起?

关于第一个质疑,我们到认为是 " 可以想通 " 的。很多人看到了理想 I8 和卡车之间的重量差距,但却忽略了一个细节:理想 I8 的 " 子弹头 " 造型本身,就像是一个楔子一样。

高速撞击时,只要理想 I8 本身车体不崩溃,那么这个 " 楔子 " 带来的 " 飞铲效应 " 就会一直存在!——理想 I8 和 MEGA 车型一样,A 柱区域是三角形封闭框架结构,理论上来讲确实不太容易结构崩溃。

简单来说就是:卡车骑在了理想 I8 身上!这就是让卡车四轮离地的真正原因!(四轮都离地,显然是车速原因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觉得并不意外(之前其他车型也发生过将卡车撞 " 离地 " 的事件)。

卡车驾驶室为何会往前翻?

然而第二个争议点,卡车驾驶室为何会往前翻转。这确实也是我们没想通的地方。平头卡车驾驶楼,一般都是 " 前铰链 + 后锁 " 的结构。大家可以理解成 " 家里电饭锅盖子 " 的结构。

想要用撞击的办法打开锁扣,只有 2 个途径:要么撞击力道足够大,大到让锁扣瞬间解体,要么锁扣本身是坏的,或者没锁住。咱先说前者:卡车驾驶楼锁扣,一般常见的是 "1 寸锁舌 ",也就是直径 2.5 厘米的一根实心钢棒做锁舌。

想要让这么粗的钢棒锁舌失效,得用多大的冲击力?这个我们没实测过,所以也不好乱讲。从过去几十年公开的卡车正面碰撞实验画面中,驾驶楼往前翻倒的案例不是没有,但几乎都是 " 卡车撞击地柱 " 或者 " 撞击后,货物冲撞驾驶楼 " 所致。

而理想 I8 撞击测试,由于撞击双方本身重量的悬殊,理论上讲作用在卡车身上的冲击动能不至于太大。但由于上述提到的 " 楔形效应 " 导致的卡车抬高现象,加上双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吸能,导致我们不能用简单的 " 两个刚性物体对撞 " 来描述这一物理现象。

谁家卡车这么弱?

或者谁家测试作弊?

因此这个测试,我们认为单凭屏幕前看到的画面,我们不能武断的下 " 谁家卡车这么弱,或者谁家测试作弊 " 这样不负责任的结论。从测试角度来说,只有再次实测,才能有更大的说服力。

假设有再次实测,希望是公开测试,测试现场双方车辆都能接受观众的检验。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倘若再次实测的结果与之前的结果相同,那大家都秒懂了:问题出在卡车一方。

但倘若再次实测的结果与之前的结果不同,是否就能证明是之前的实测作弊了呢?这里一定会有人提出 " 实验具备一定的偶然因素,两次实测结果可能存在不同 "。但是如果实验都无法高度复现,说明实验本身就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倘若是这样,无法复现的实验,本身又有什么意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车 作弊 a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