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8 月 6 日讯(记者 夏淑媛) 新一期财联社 "C50 风向指数 " 结果显示,市场预计,7 月政府债支撑新增社融同比多增,替代效应或使贷款新增规模转负,但增速仍较高。其中,市场机构对 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 -0.3 万亿元;对 7 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 1.51 万亿元。货币增速来看,低基数下财政支出加大,多家市场机构预计 M1 及 M2 同比增速或小幅上升。
物价方面,市场预计 7 月 CPI 同比增速或再度负增长,PPI 同比降幅或较上月收窄。具体来看,市场机构对 6 月 CPI 同比增速预测中值为 -0.1%,对 6 月 PPI 同比增速预测中值为 -3.4%。
"C50 风向指数调查 " 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 20 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7 月新增贷款规模或由正转负,市场预测中值为 -0.3 万亿元
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2.24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 1100 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从本期来看,由于 7 月是传统信贷投放淡季,叠加票据利率大幅回落,多家机构预计新增信贷规模转负,市场预测中值为 -0.3 万亿元,较 2024 年同期 0.26 万亿元少增 0.56 万亿元,预测区间为 -0.69 万亿至 0.38 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30 日,票据利差较 7 月 1 日大幅下行 67BP。在市场机构人士看来,票据利率大幅回落,反映实体信贷投放略显乏力,融资需求有待提振。具体来看,7 月信贷同比主要受企业和居民端信贷需求制约。
" 从企业贷款来看,6 月工业企业资产回报率录得 4%,工业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回落,企业融资需求疲弱。居民信贷方面。截至 7 月 30 日,我们估算的 7 月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录得 -14.2%,其中 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扩大到两位数跌幅,录得 -21.4%,14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转负,录得 -3.3%,居民信贷需求随之回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在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看来,7 月实体信贷需求淡季偏淡主因有三:一是 6 月信贷季末冲量提前投放;二是在 " 反内卷 " 升温背景下,部分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可能有一定收敛,预计对公信贷增长转弱;三是地产销售近月转弱,预计零售中长期信贷增长承压。
" 整体而言,实体融资需求依旧较为低迷,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疲弱,信贷更多依赖政策性或结构性工具支持。"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介绍,上半年社融增量累计达 22.83 万亿元,同比多增 4.74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是拉动社融增长的核心力量,相比之下,实体经济部门信贷扩张动能或仍待夯实。
" 中长期来看,信贷增速逐步放缓对应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使得信贷需求‘换挡’及直接融资的良性替代,未来合理评价金融支持力度可更多关注利率下降的成效,金融数据结构或将呈现政府加杠杆,企业稳杠杆,居民适当去杠杆的新特征。"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表示。
7 月新增社融有望同比多增,M1 及 M2 同比增速或小幅上升
6 月新增社融 4.2 万亿元,同比多增 9008 亿元,其中受政府债券净融资拉动的同时,外币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等均呈现同比多增。
本期调查显示,市场机构对 7 月新增社融规模预测中值为 1.51 万亿元,较 2024 年同期 7708 亿元多增 7392 亿元,参与机构预测区间为 1.26 万亿至 1.7 万亿元。
对于 7 月新增社融,市场预计同比多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及企业债券净融资。iFind 高频数据跟踪预计,7 月政府债净融资 1.2 万亿元,同比多增 0.5 万亿元;企业信用债融资 0.3 万亿元,同比多增 964 亿元。
货币增速方面,低基数下财政支出加大,M2 及新旧口径 M1 同比增速或小幅上升。
"M1 方面,7 月信贷投放承压拖累 M1 增长,M1 环比预计弱于季节性,不过 2024 年同期基数较低,7 月 M1 增速或小幅上行。" 鲁政委表示。
在倪军看来,本轮 M1 持续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财政赤字加码和跨境流动性改善两方面。从财政赤字来看,7 月政府债净发行量保持高位,大幅超过去年同期,预计财政支出也将超过去年同期,对企业需求端和负债端提供双重支撑。
从跨境流动性角度来看," 大而美 " 法案通过后,美元指数、美债利率回升,预计跨境流动性进入盘整期,跨境回流及结汇对 M1 的拉动作用或较 6 月有所回落。
M2 方面,今年 3 月以来 M2 同比攀升,其中 4 月环比大幅上升 1 个百分点,5 月 M2 同比收于 7.9%,6 月回升至 8.3%。
"7 月而言,考虑到跨季后流动性宽松延续,政府债净融资维持较高,财政存款向企业和居民部门转化,我们预计 M2 同比或基本持平于 8.3%"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
7 月 CPI 同比增速或再度负增长,PPI 同比降幅或较上月收窄至 -3.4%
6 月 CPI 同比上涨 0.1%,在连续 4 个月下降后首次转为增长,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增速加快 0.1 个百分点至 0.7%,创 2024 年 3 月以来最高。
从同比读数来看,市场机构预测 7 月 CPI 中值为 -0.1%,预测区间为 -0.3% 至 0.1%。
对于 7 月 CPI 同比维持低位,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主要由于核心商品 CPI 可能受下游 PPI 压制表现偏弱,加之农产品价格回落影响。
" 下游 PPI 会沿着工业产能过剩 - 核心商品 PPI 回落 - 核心商品 CPI 走低的链条传导至核心商品 CPI,导致 7 月核心商品 CPI 的涨价幅度有限 " 赵伟表示。
PPI 方面,尽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但受内需定价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基数上升的拖累,6 月 PPI 同比降幅超预期走阔至 3.6%。
从同比读数来看,市场机构预测 7 月 PPI 同比略微改善,参与机构预测中值为 -3.4%,预测区间为 -3.8% 至 -3.1%。
数据显示,7 月大宗价格上涨,PMI 分项中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相较 6 月分别上升 3.1 和 2.1 个百分点。
能源方面,受美元走强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预期等影响,布伦特原油月度均价有所回落,同比降幅扩大至 -17.1%。黑色金属方面,受益于 " 反内卷 " 行情,螺纹钢和线材价格环比由负转正,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在业内人士看来,7 月大宗商品价格多数回升,工业品、原油、天然气等价格整体收涨,对 PPI 产生正向拉动。谭逸鸣预计,7 月 PPI 可能呈现环比改善、同比降幅收敛。但在其看来,价格回升主因是供给端政策影响而非需求扩张,后续改善持续性仍需观察内需政策和外需环境变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