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消费快速下沉,非超大特大城市和农村地区充电桩市场正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号称 " 充电桩一哥 " 的挚达科技眼中,充电桩俨然一片新兴蓝海市场,挚达科技身披与特斯拉等 7 家头部车企的合作光环,自 2024 年 3 月就开始推进港股 IPO,但遗憾的是,前两次都因递表失效而暂停,至今仍未成功。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虽然在全球和国内充电桩市场份额上保持领先,但挚达科技却出现营收下降、利润连续亏损,现金流也出现偿债危机。
在市场领先和业绩下滑的悖论中,2025 年 7 月 18 日和 8 月 4 日,挚达科技两次更新保荐人和整体协调人信息,新增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兴证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及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并更新招股书,继续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01 " 充电桩一哥 " 量大价低?
充电桩行业确实在快速增长,2024 年全球家用充电桩市场规模达 72 亿元,中国占 35 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 2024-2029 年全球复合增长率 20.3%,东南亚增速更高达 64.9%。
不过现在充电桩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低,全球 CR5(Concentration Ratio 5,指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总和)仅 33.7%,挚达以 9% 销量份额排第一,但销售额份额只有 5.7%,排全球第四,被质疑是否存在 " 量大价低 " 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挚达科技主营家用充电桩及安装服务,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挚达科技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约 67%,通过提供服务实现的收入占比 33%。
招股书显示,公司已经交付超过 133 万台电动汽车充电桩,平均售价约 823 元。其中在 2025 年前三个月,挚达科技充电桩的平均售价仅 780.3 元,低于 2022 年至 2024 年 3 个年度销售均价。
02 " 大哥 " 比亚迪带来的收入持续缩水
挚达科技最受关注的是财务风险,公开数据显示,公司已经连续 3 年持续下降,三年复合增速居然是 -8%,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亏损且进一步扩大,毛利率则从 20.5% 暴跌至 14.9%。在这背后,挚达科技 " 大客户依赖症 " 的问题尤为明显。
2022 年— 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挚达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5.8%、69.6%、56.1% 及 53.5%,其中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38.3%、32%、25% 及 17%。
乍一看,挚达科技的客户集中度逐年下降,挚达科技解释说,公司有意识地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通过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分散风险。例如,自 2020 年推出自有零售品牌 " 挚达 " 后,通过亚马逊、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及全国 137 个城市的分销商扩大零售客户覆盖,零售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从而稀释了最大客户的收入贡献比例。
但数据则展示了另一层更简单的原因:大客户贡献的收入持续下降。据多家媒体报道,挚达科技的第一大客户正是 " 新能源汽车一哥 " 比亚迪,过去 39 个月中,来自 " 大哥 " 的订单收入合计约 6.7 亿元。但问题是," 大哥 " 比亚迪带来的收入正在不断减少。
招股书显示,2022 年— 2024 年以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挚达科技第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 2.67 亿元、2.15 亿元、1.48 亿元及 0.37 亿元,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
从完整年度看,2024 年挚达科技第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相比 2022 年大幅缩水 44.57%。
挚达科技坦承,比亚迪作为大型汽车制造商,谈判能力较强,在采购过程中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条款,而公司无法保证与比亚迪合作时,始终保持最优价格。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等部分车企也在发展充电桩生产能力,减少对外采购,这进一步导致这些车企与挚达科技的合作规模收缩。
来自大客户的压力已经明显影响挚达科技的利润水平,其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20.4% 大降至 2024 年的 14.9%,2025 年第一季度略有回升,但只达到 16.5% 的水平,而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约 25%-30%。
03 负债率高达 900%,资不抵债?
从招股书中还能明显感受到,挚达科技的可持续运营面临较大挑战。
2022 年— 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挚达科技持续亏损,合计亏损总额约 3.37 亿元,其中 2024 年亏损额高达 2.36 亿元。
同期,挚达科技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 -1.33 亿元、-0.27 亿元、-1.16 亿元及 -0.68 亿元 , 主业盈利能力偏弱。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挚达科技的流动负债净额约 8150 万元 , 借款金额则达到 4.51 亿元,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 1.46 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此外,在上述财报期内,挚达科技的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进一步加大公司现金流压力。
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 3 月 31 日,挚达科技总负债分别从 6.66 亿元持续攀升至 8.97 亿元;流动负债(包含短期借款等短期债务相关科目)则从 6.52 亿元攀升至 8.78 亿元,短期债务压力逐渐增大。
资产负债率更是从 82.2% 大幅上涨至 900.3% ,偿债风险已经非常大。
04 8 轮融资后仍在亏损,上市后能盈利?
挚达科技实控人为 黄志明,早期曾在大众汽车任职,一路从工程师、技术部经理升至规划部与物流部部长,期间还考取了港大 IMBA 以及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
2010 年,黄志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萌芽期嗅到行业发展机会,辞去总监职位,创立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黄志明从策划咨询切入,为汽车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软件及配套咨询服务,后发展至独立设计软件,从事车联网、充电等软件开发。2013 年,他抓住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的机遇,凭借专业能力和 " 智能充电产品 + 落地安装 + 社区充电共享 " 的解决方案,使挚达科技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首批私人充电专业服务提供商,并发展为最大家庭充电专业服务提供商。
2015 年,挚达科技开始从事私人充电桩硬件开发与生产,逐步形成了以 " 三位一体 " 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发展模式,产品和服务覆盖多个国家。
在产品迭代中,挚达科技逐步受到资本青睐。
自 2010 年成立至 2024 年 11 月,挚达科技历经 8 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中电投、安徽金通、宁波隆华汇等知名投资机构及汽车产业链大型企业,合计获得融资 5.48 亿元。其中比亚迪参与了挚达科技在 2022 年的 C3 轮融资,投资 5000 万元。
2024 年 11 月 26 日的 E 轮融资中,世纪光华、珠海挚鼎立分别以约 2000 万元、3083 万元对价入股,每股成本为 55.21 元,以此计算公司上市前估值约为 29.5 亿元
实际上,在挚达科技早期发展中,还曾获得乐视汽车在 2015 年的 1500 万元投资,后乐视汽车在 2019 年 6 月将股权转让给上海同笃智能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股东行列 。
2020 年 2 月 - 2022 年 2 月,黄志明与包括比亚迪、申银万国等在内的 12 名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若公司未能达成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三个年度的相应业绩目标,黄志明需向投资方支付共计约 3900 万元的业绩补偿款 。由于公司未达成业绩目标,黄志明与投资方订立补充协议,推迟支付业绩补偿款 。
目前在挚达科技 16 位股东中,黄志明直接持股 27.99%,通过同笃商贸等控制合计 47.7% 股权,是公司实控人。
黄志明从 2024 年就开始推动挚达科技港股上市融资,计划募资用于海外扩张、研发资金支持、设备升级、收购能源服务商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在黄志明的计划中,大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在东南亚、南美建厂,同时进行 V2H 和 V2E 的技术开发。从技术趋势上看,V2H(车到户)和 V2E(车能互联)的智能化是行业发展方向,但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自建充电体系的威胁很大。
对黄志明的挚达科技来说,上述融资计划恐怕面临短期盈利和长期产品主义的平衡问题,挚达科技连续三年亏损且扩大、经营现金流恶化,资产负债率 900% 可以说是 " 资不抵债 "。
在亏损扩大背景下,大部分募集资金用于非盈利项目,黄志明要解决的是在回报长周期的等待中,解决眼前的可持续运营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