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8-07
六旬子女“无力”赡养八旬父母 法官上门释法说理 被执行人尽己所能给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宝坻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带着刚执行到位的赡养款,踏上了为八旬老人送款上门的路。这场执行行动,让一起僵持许久的赡养费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年过八旬的杨某与田某老两口,本应安享晚年,却长期被赡养问题困扰。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将子女诉至法院,期盼通过法律维护基本生活保障。法院依法判决,明确其两位子女需承担赡养义务,但判决生效后,赡养费却迟迟未能到位,老人的生活依旧举步维艰。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岳新琼第一时间启动线上线下联动机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迅速冻结扣划了其中一名被执行人的部分财产。然而深入调查后,法官发现案件背后藏着更复杂的隐情——两位被执行人也已年过六旬,不仅对执行存在较强抵触情绪,其中一人还因经济条件较差,确实难以足额支付赡养费,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 执行不能只靠强制,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面对执行困局,宝坻法院执行局联合当事人所在地镇政府与所在村委会组建协调小组,法官与基层干部一起走村入户释法说理,通过多方温情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方案,在老人同意部分减免的情况下,被执行人尽己所能给付了赡养费。

"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的现实困难,我们决定特事特办,将执行款送到老人手上。" 在简朴的农家炕头前,法官现场指导两位老人办理相关手续,并将执行款郑重交到老人手上,本案圆满执行完毕。

法官说法:

老有所养,既是子女之责,亦是文明社会不可推卸的重量。作为宝坻法院 8 月集中执行活动中的一个缩影,此次周末执行行动,以法律之手缝合亲情裂缝,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的传统美德注入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赡养费 句号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