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票房市场 " 势如破竹 " 的上周,这一周的电影市场又被重新刷新了。
除了头部电影《南京照相馆》仍旧坚挺之外,其他电影的票房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比如《戏台》预测票房下降到了 4 亿多,《长安的荔枝》也从原来的 9 亿预测下降到了现在的 7.1 亿,可谓是断崖式下降了。
在以前,大家都想着有一两部头部大片出现,能够把整个票房市场给带起来。
但现在看来,头部是跑起来了,但是也只是带动了它们自己。
《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超过 30 亿,紧接着《浪浪山小妖怪》的预测成绩也接近了 10 亿,算是暑期档的前两名。
但它们火爆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其他电影的排片被瓜分了,可谓是双刃剑了。
《戏台》算是早都回本了,该片的投资最多一亿,因为没有什么大的布景和场景,也就是开头那一段攻城和大战的镜头有点费钱吧,估计预算最多也就是黄渤的片酬了。
在此之前,有人说黄渤是零片酬出演的,但我想那可能只是谦虚的说法,毕竟他是男一号,戏份还是非常重的。
假如按照一亿的成本来算,需要 3 亿以上就可以盈利了,该片的预测成绩下降到了 4 亿多,但也可以少赚一笔了。
陈佩斯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愣是撑起了老年人电影市场的招牌。
如果说《戏台》的 4 亿多已经回本了的话,那么有一部电影就比较尴尬了,那就是大鹏的《长安的荔枝》。
电影目前的票房有 6.43 亿,预测总成绩是 7.1 亿,这个成绩还比不上同期电影《南京照相馆》的零头。
这部电影的投资可是很大的,光是刘德华,杨幂等明星的加盟就已经很费钱了,到了后半段,每一个出场的演员都是明星,再加上泼天的宣传和路演的费用,这些费用堪称是暑期档之最了。
别的不说,光是奶茶店,和这部电影联名的都不在少数,这都是经费啊。
有一位自称是投资方的博主说,电影已经回本盈利了。
但电影到底是多少成本,大鹏也从来没有公布过。
不过,他倒是经常看网络上的一些反馈,算是一位很喜欢 " 冲浪 " 的导演了。
大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看着很无奈的文案。
他问大家 " 不想看《长安的荔枝》的原因是什么 ",他想要听听大家的想法,还想着尽力去解答大家,反思自己。
在评论区,有人还指出了该片的一些问题,比如 " 被电视剧版拖累 ",或者是 " 除了他以外别人没有号召力 " 之类的评论。
大鹏也回复了大家,说是回去反思。
与此同时,大鹏还下调了电影的结算价格,降价了,当然这个 20 元不是电影票的价格,但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
看来,大鹏也是很清楚,是有一部分不想要看他的电影的。
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其实,大鹏这几年的新片票房和口碑都还是不错的。
23 年的《热烈》,黄渤 + 王一博的配置都卖了 9 亿多的票房。
他的《保你平安》和《年会不要停》也都有不错的口碑,要说他十年前的《煎饼侠》的账,估计早都还清了吧。
观众们实在是没有必要揪着不放。
个人觉得,这一次票房不及预期,并不是因为大鹏的水平下降了,相反,这一部作品的节奏和完成度是他这几年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一来,就像大家说的,电视剧版的先播,因为节奏拖沓,支线太多太乱,影响了该系列的口碑,很多人弃剧。
其实,原著本来也就不到 10 万字,就是一部电影的体量,压根不适合拍成电视剧,因此,大鹏是被电视剧给 " 连累 " 了。
第二点,就是大鹏运气有点 " 背 "。
大家一定记得,在 2023 年的时候,他的电影《热烈》撞上了申奥的《孤注一掷》,38 亿对 9 亿,大鹏被碾压了。
到了今年,这大鹏还是没有长记性啊。
他的电影又和申奥的《南京照相馆》撞了,又被吊打了,可见,人和人的磁场有的时候很奇怪,一物降一物是真的啊。
如果大鹏当时定档到 7 月初,那么也许票房就起来了,希望大鹏下次定档的时候,第一个要避开的,就是这个申奥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